iPad Pro配USB-C 代表Lightning介面要退役了?
全新一代 iPad+Pro/">iPad Pro 終於如期釋出了,不僅採用了去掉 HOME 鍵的全面屏設計,加入無劉海的面容 ID 功能,而且還搭載了蘋果迄今為止最強大的晶片 A12X 仿生。蘋果表示,“說白了,iPad Pro 就是強到讓許多筆記本電腦都羨慕”。不過,這些都是預期的改進,而比較讓人驚喜的是,釋出會前夕才被爆料的 USB Type-C 介面終於出現在新一代 iPad Pro 上了。
訪問:
ofollow,noindex">蘋果線上商店(中國)
新 iPad Pro 通過 USB-C 介面取代了原有的 Lightning 閃電介面,其傳輸速率可以達到 USB 3.1 Gen 2 級別,這還是 USB-C 介面第一次出現在 iOS 裝置上。蘋果表示,USB-C 是一種高效能的連線方式,未來將會改變大家使用 iPad 的方式,因為該介面提供了很多功能,例如可以外接 4K 或5K 顯示器,還有連線相機等裝置,“甚至還能給手機充電”。
講真,蘋果認真宣傳 USB-C 介面的時候確不多見,但自從本月蘋果釋出一款 USB-C 版本的 Apple Watch 充電器之後,多數人普遍認為蘋果有意開始為全面轉移介面做準備。之前蘋果就在 Mac 電腦上推廣 USB-C 介面了,現在最新的 iPad Pro 終於換成了這一介面,接下來總該到 iPhone 了吧?這是否標誌著已經有 6 年曆史的 Lightning 介面即將結束生命了呢?
iPad Pro 換成 USB-C 介面標誌著離通用介面更近了
無論蘋果內部是否有讓 iPhone 用上 USB-C 介面的計劃,新 iPad Pro 的舉動就已標誌著蘋果移動裝置的連線性又向前邁出了一小步。雖然隨著這一代 iPad Pro 推出,蘋果官網又再度新增了一些新的 USB-C 轉換器 配件 ,價格還不便宜,例如讓 iPad Pro 給 iPhone 充電要多花 149 元,但這至少意味著蘋果的產品,或者說全球的消費電子產品,離統一的、通用的 USB-C 連線方式又更近了一步。
USB-C 似乎一直蘋果不願意邁過去的坎,或者說一家公司要生存就必須盈利,而盈利的方式有各種各樣,利用 USB-C 做文章就是其中之一。所以,我們看到 iPhone XS Max 儘管售價萬元,卻依然缺少快速充電必備的配件。按照蘋果的方案,使用者要給 iPhone XS Max 實現快充,就需要花五百多元去購買一套“連線線+充電介面卡”配件,包括 149 元的 USB-C to Lightning 轉接線,以及 384 元的 30W 的 USB‑C 電源介面卡。
由於 MacBook 或 MacBook Pro 都配備 USB-C 介面,如果想在蘋果生態之中配合使用其產品,包括 iPhone 和 iPad 都要購買各種各樣的轉換器配件。這肯定給蘋果的死忠粉絲帶來了不必要的麻煩,而且就算花錢之後事情也不會那麼美好,因為帶 MacBook 出門要帶上一堆轉接器或集線器配件,便攜性大打折扣。
不過,好就好在今天 USB-C 介面的產品比前幾年更加普了。不只是智慧手機大量轉向 USB-C 介面,很多相關數碼產品也都開始採用這種介面,包括常用的耳機。這就表示,未來 USB-C 相關的配件會變得越來越便宜,尤其是連線線纜。如果 iPhone 接下來也真正換成 USB-C 介面,那將會是皆大歡喜的事情。
蘋果需要全面擁抱 USB-C 介面嗎?
蘋果真的會這麼做嗎?很難說,但也有一些理由可以去做。根據 2013 年公佈的 USB Type-C 介面的標準,該介面不僅支援更快速度,更有助於製造商完成更薄的工業設計,同時具有極為強大的可擴充套件性,通過 USB Power Delivery 技術該介面可處理負載量為 20V 5A 的電源,傳輸的功率可達到 100W,最高可勝任 20Gbps 速度的資料傳輸。
蘋果一直標榜 iPad Pro 會是下一臺電腦,而且新品還宣稱“不是一般的電腦”,這就是 USB-C 介面的必要性,而且是當前 Lightning 介面所不能做的。因為一臺電腦強大的效能肯定必不可少,蘋果在釋出會上也強調了這一點,而且蘋果還提到了“便捷”,所以可提供高傳輸速度、高功率傳輸的 USB-C 介面無疑符合蘋果對“Pro”產品的設計,至少更高的資料傳輸速度目前是蘋果強調的關鍵。
蘋果直接表示,USB-C 是一種高效能的連線方式。蘋果硬體工程副總裁約翰·特努斯(John Ternus)在釋出會上聲稱:“一臺高效能的電腦應該有高效能連線性,所以新 iPad Pros 我們將轉向 USB-C 介面。這就為 iPad Pro 帶來了全新的功能,比如接上能改變你使用 iPad 方式的配件:照相機、樂器,甚至是基座。或者連線到高達 5K 高解析度的外部顯示器。”
雖然 iPad Pro 上的 USB-C 介面傳輸速率只是 USB 3.1 Gen 2 級別,也就是 10Gbps 的傳輸速度,也暫時不支援外接 USB 儲存(1TB 版意義所在),但是蘋果認為已經足夠讓幫助 iPad Pro 更像電腦了,至少使用外接方式上可以實現更多專業功能。可以想象,配合輔助供電的 USB-C 集線器,如何未來能支援插上外接儲存、顯示器、遊戲手柄、讀卡器、調音臺、樂器等,那麼 iPad Pro 看起來就更像是一臺工作站了。
那麼對於 iPhone 呢?其實生態大統一是蘋果一直都在做的事情,只要能讓裝置擁有更好的效能和功能,蘋果就會使用新的介面。就比如之前從 30 針介面更換到 Lightning 介面,反對的一件很少,因為 30 針介面不那麼方便,而且使用體驗上相對糟糕。但 Lightning 介面支援正反插,速度也更快,並沒有什麼反對的聲音。
現在,全新的 USB-C 介面體驗又得到了更進一步提升,佔用空間雖然沒有 Lightning 那麼小,但成為了大量裝置的連線介面的標準,支援可逆的正反插,整個業界追捧程度十分火熱,大量相關的連線裝置和配件已紛紛登陸市場。所以,現在運用到 iPhone 上不是存在更大的意義了嗎?
在這其中蘋果自己也贊同的一點是,USB-C 當前速度可以上升到 USB 3.1 Gen 2 標準,效能更好了,可擴充套件的功能更多,而且使用者無需轉接線就能在整個生態中無障礙的連線,這是多麼便捷的事情。簡而言之,當所有裝置都是 USB-C 介面的時候,這將是一勞永逸的事情。
今年一直有傳聞稱,2019 年蘋果將把 iPhone 的 Lightning 換成 USB-C 介面。只希望這是計劃中的事情,而不是傳聞。就目前來說,iPhone 上 USB-C 介面,不僅能讓充電更簡單,便宜的快充不是夢,MacBook 和 iPad Pro 都能給 iPhone 直接充電。再者,USB-C 外接音效卡市面上已不少,若是 iPhone 能支援,去掉 3.5mm 耳機口就變得更有意義了。
USB-C 也可能不會那麼快出現在 iPhone 上
但話說回來,在 iPhone 上使用 USB-C 介面可能對於蘋果來說仍會相對固執,畢竟蘋果長期以來這種堅持獨有介面的方式,本質上是希望獲取更多控制權,並通過授權賺取更多的利潤,畢竟整個蘋果生態是多麼龐大,大多數第三方 Mfi 認證裝置賣得更貴的原因便是如此。
從這個角度來說,蘋果要繼續賺許可費就會深思是否願意給 iPhone 上 USB-C 介面,因為 USB-C 介面是一個行業標準,完全在蘋果控制的範圍之外。而且出貨量的角度來說,iPad Pro 和 iPhone 不是一個級別,蘋果可能在想,少賺 iPad Pro 部分配件的錢還能迎來高階專業使用者的好感,何樂而不為呢?除非蘋果繼續在 USB-C 線纜內加入獨有的 MFi 認證的晶片,否則不會太過輕易放棄。
再者,蘋果向來不那麼開放,並不是什麼 USB-C 標準的外設插上 iOS 裝置都能使用,這需要蘋果增加支援。雖然 USB-C 外設已經多得無法想象了,但即便現在有轉介面可以接入 Lightning 介面的 iOS 裝置,但仍不是每一件外設都能相容使用,因為這個 USB-C 介面有可能是 Thunderbolt 規範。相反,只要是 Lightning 介面的外設,插上就能使用,所以單純更換 USB-C 介面暫時並沒有體現出好處在哪,甚至還可能給使用者帶來混亂,或者因為線纜規格不對及電壓不同燒燬裝置。
同時,USB-C 介面火起來之後被吐槽的聲音也不少。現在市面上有很多 USB-C 介面的智慧手機了,不少使用者都有抱怨稱,就算是 USB-C 耳機轉接器,插入 USB-C 介面不夠穩固,甚至輕輕搖動就掉出來,或者會出現很多連線不穩定的情況,相比插入 Lightning 介面的牢固程度差了不少。所以,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蘋果不應該給 iPhone 盲目上 USB-C 介面。
另外,蘋果似乎更傾向於“無線世界”,不斷推廣無線耳機 AirPods、藍芽鍵盤和藍芽音箱都是顯著的例子。在幾年之前,蘋果設計總監 Jony Ive 曾公開表示,蘋果的最終目標就是讓 iPhone 看起來就像“一片玻璃”。同時,蘋果也多次表達要“建立一個無線的未來”雄心,所以在未來某一個時間點,iPhone 甚至可能移除大部分介面和按鍵。如果是這樣,蘋果不必經過 USB-C 的過渡階段。
全面擁抱 USB-C 介面肯定是有意義的事情
無論如何,雖然蘋果依然以堅持盈利為公司的最大目標,但企業對環境的責任也是蘋果一直在強調的事情,而且近些年每一場釋出會新品亮相之後都會發布環保報告。就拿 iPad Pro 來說,蘋果確認其提供了不含砷的顯示屏玻璃,不含汞的 LED 背光顯示屏,不含溴化阻燃劑 (BFR),不含聚氯乙烯 (PVC),不含鈹,而且是再生鋁金屬機身,而其包裝材料也是來自回收材料。
也就是說,蘋果一邊盈利,一邊不斷向著環保優先的目標邁進,希望產品中的每個元件使用的物質都可以安全地回收利用,這種舉動堪稱大企業的標榜。然而,在“介面”這件事情上,蘋果卻做得不那麼環保。當年 iPhone 從 30 針介面轉為 Lightning 介面之後,一夜之間古老介面的相關配件成為了電子垃圾,至少舊 iPhone 不再保留而直接換成新介面 iPhone 的使用者,仍提供 30 針介面的配件都成為了垃圾。
很顯然,這種浪費更多材料,鼓勵第三方創造更多的電子元件的行為,本身就是與蘋果自身的環保責任目標不一致。因為無論在哪裡的垃圾場,我們總是能看到大量廢棄的消費電子產品,其中就不乏蘋果獨佔介面相關的配件產品。如果一款配件不能繼續給其他裝置使用,或不通用,那差不多就是資源浪費了。
很多人會拿蘋果放棄耳機介面來說事,認為這種迫使消費者購買無線耳機的方式也是資源浪費。實際上,這與獨佔介面是兩碼事,因為有線耳機是通用的,可給其他裝置或給親朋好友繼續使用,並不會直接成為垃圾丟棄。因此,蘋果雖是固執,但這一次在 iPad Pro 上放棄獨佔專屬的 Lightning 介面一定是一件好事。
未來一旦 iPhone 也轉換成了 USB-C 介面,相當於蘋果生態中主要的硬體產品均擁抱 USB-C 介面,考慮到行業普遍追隨 USB-C 的趨勢,理論上 USB-C 介面成為通用的連線口只會是時間的問題。相信蘋果也很清楚,方便和通用的 USB-C 介面已是大勢所趨。試想一下,iPad Pro 給 iPhone 充電不再需要轉接線,那是多麼方便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