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財年Flipkart喜憂參半:業務損失下降30% ,批發虧損猛增7.5倍
今年10月是印度最大本土電商Flipkart值得大書特書的一個月。這個月初,Flipkart因為舉行自創的印版“雙十一”促銷節Big Billion Days而上了媒體頭條。到了月底,因為在向本國商業註冊局和商工部遞交的報告中披露了2018財年的財務業績,該公司又再度佔據了頭條。
商業資料平臺Tofler公佈的資料顯示,在2018財年,Flipkart旗下專營電子商務的公司Flipkart Internet Private Limited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5.8%,由2017財年的225.3億盧比增至306.02億盧比。
在虧損方面,這家電商成功地將2018財年的虧損額降低了30%,由上一財年的163.93億盧比降至115.94億盧比。
值得一提的是,減少虧損的成績是在費用增加的情況下取得的。截至今年3月的2018財年,Flipkart Internet Private Limited的費用由上一財年的389.2億盧比降至421.96億盧比。
而Flipkart旗下從事批發銷售的子公司Flipkart India卻令人擔憂。2018財年,該公司虧損是上一財年的8.5倍,由24.37億盧比暴增至206.26億盧比,同期營業收入增長40%,增至2160億盧比。
綜合來看,兩家Flipkart子公司的虧損額較前一財年增長71%,由188.3億盧比增至322.2億盧比。
Flipkart Internet的主要收入源是市場平臺、資料收集、物流和儲存。這些服務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特別是在管理像Big Billion Days這樣的重大購物節時。
今年9月,Flipkart Internet位於新加坡的母公司Flipkart Marketplaces Pte. Ltd.對其注資346.2億盧比,幫助公司做好管理物流、儲存和資料收集的準備,以及為在印度排燈節銷售旺季達到創造史上最高商品成交總額(GMV)的目標做準備。
在印度市場,Flipkart與亞馬遜印度公司在線上出售商品方面激烈競爭。Flipkart尤其要保持在智慧手機銷售方面的霸主地位,在兩個銷售旺季以及今年全年獲得更高的商品成交總額。
未來值得關注的是,Flipkart的這些財務資料與亞馬遜印度2018財年對比的情況如何,以及Flipkart如何保持在本土市場的財務業績以及市場份額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