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企業資訊化管理面面俱到
公司在經營快速開發平臺時接到最多就是企業資訊化系統的開發,而在各自領域的一些管理“特殊之處”,無法做的面面俱到,但從資訊化需求不斷加大的角度說明了企業發展過程中資訊化是極其重要的環節,當今不管是管理,還是社會,資訊都是爆炸的,管理者和員工之間快速有效的資訊交流是提高公司整體的效率最佳途徑。

近些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和深入,中小企業面臨的最大痛點,在於如何在網路資訊、娛樂、購物、社交等多個生活場景,以合適的時間、合適的裝置和平臺,將合適的資訊傳遞給目標使用者?如何利用"視覺化"大資料做到精準營銷、提高轉化、推動銷售?
如何跟上繁複多變的時代、用網際網路的思維管理和發展企業,就成了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最迫切的需求。
實際上,越來越多的的企業已經意識到資訊化管理的重要性。但資訊化不是那麼好建設的,資訊化不僅是技術變革,也是管理變革,企業無論採用怎樣的技術與管理手段,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實現企業戰略。目前,大多數企業沒有明確清晰的戰略,即使有,也是模糊地存在於最高管理者的腦海中,系統的制定者要想運用企業戰略指導資訊化建設,無疑存在一定困難。
企業如何才能成功的實施資訊化建設?這幾個關鍵點你一定要掌握,資訊化建設不是一拍腦袋決定了就開始實施的,它必須要有規劃循序漸進的來,否則一定會失敗!

1、規範的流程
資訊化管理就是把工作流程視覺化,如果企業內部流程管理混亂、業務標準不清晰的情況下員工有自己一套的工作流程,盲目實施資訊化建設,直接安裝一套管理軟體,會打亂員工原有的工作狀態使管理越發的困難。
資訊化建設的難點說到底還是管理的問題,如果企業現在的管理模式與管理軟體的思想內涵有嚴重衝突時,即使再先進的企業管理軟體,也很難幫助企業去改變現狀。
軟體只是一個工具、一種手段,它的作用,是固化你的流程、你的規則,然後使之標準化、規範化。沒有具體的流程、標準,那軟體就沒法去切合你企業的真實場景需求。
2、細緻的選型
作為一個軟體商深知軟體市場的激烈競爭,市面上各類管理化軟體特別多,如何挑選適合自己企業的軟體尤為重要,挑選的過程是值得你花時間細緻的去做的,因為一個糟糕的選型後面再怎麼改,也挽救不了你失敗的結局。
有些企業在選型時,往往會陷入一些誤區中,他們會關注同行的管理方式或一些大公司的理念然後去施行,忽略了自身已經固化的管理方式,這樣的資訊化系統在實際使用中必然會有許多不合理的地方,久而久之就成了擺設;
還有些企業在制定自己的資訊化目標時,總是太過於著急,希望一下子就上大而全的軟體,以為這樣就可以把企業的所有問題都解決,殊不知一些大而全的軟體對於管理落後的小企業其實就是種累贅!
3、緩慢的推行
選好軟體系統後,有些企業會直接通知員工開始使用新系統,然後你會發現,在員工中全面推行新系統非常難。
做資訊化系統是其次,理念最重要。有一天老闆在工作群裡發了一個檔案,要員工安裝這軟體並執行,員工會怎麼想。即使員工表面上執行了,但心底並不認可這個軟體,那最後這個系統也只會成為一種形式。
你要全面推行資訊化之前,絕不能是悄無聲息的,你至少得讓員工提前意識到現有的業務環節是存在問題的,是需要去改變,讓他們有一個適應的過程,而不是直接空降。

我們之所以資訊化是為了推動創新,推動企業不斷變革。以上三點是幫助資訊化系統能否成功實施,並不是安裝了新的系統就是資訊化了,關鍵在於創新思想和人才隊伍建設。
資訊化是推動技術創新和體制創新的重要引擎。對技術創新而言,通過資訊科技推動相關科學知識、技術、人才等創新要素資訊擴散,可以促進創新所需知識和資訊的獲取,降低創新成本。同時,利用資訊科技手段,可以縮短新知識創新週期,加快技術創新步伐。對體制創新而言,應用資訊科技,不僅要改進生產手段、優化生產流程,而且要求調整組織與管理體制,並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組織架構、管理模式。
企業資訊化建設是一個逐步迭代和優化的過程,做一錘子買賣雖然很爽,節省了許多開銷,但市場是不斷變化、公司是不斷髮展的,所以系統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當市場或技術發展等外部變化時,可以及時調整規劃目標,不讓自己處於被動的局面。

有興趣的可以關注力軟敏捷框架,為你提供優質資訊化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