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租寶”案週年祭,創新的“A2P”模式其實樣樣假
大概在本次P2P雷潮前,我注意到一些論壇、微博、貼吧有疑似“e租寶”受害投資人的呼籲,他們希望北京市中高兩級人民法院儘快公佈“e租寶”案件的判決書。在有“e租寶”字眼出現某些地方,還會有零散的“何時還錢”的追問留言。
“e租寶”事件過去兩年有餘,正式判決也有整整一年。儘管在網際網路環境下,熱點一茬接一茬,但不影響“e租寶”案成為互金領域中的經典。
判決結果一年前的9月12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依對“e租寶”非法集資案件作出一審判決。
對鈺誠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集資詐騙罪、走私貴重金屬罪數罪併罰,判處罰金人民幣18.03億元;對安徽鈺誠控股集團以集資詐騙罪判處罰金人民幣1億元。
對主犯丁寧以集資詐騙罪、走私貴重金屬罪、非法持有槍支罪、偷越國境罪數罪併罰,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50萬元,罰金人民幣1億元;對丁甸(丁寧之弟)以集資詐騙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罰金人民幣7000萬元。
對張敏等24人分別以集資詐騙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走私貴重金屬罪、偷越國境罪判處有期徒刑15年至3年不等刑罰,並處剝奪政治權利及罰金。
兩個多月後,北京市高階人民法院依法對安徽鈺誠控股集團、鈺誠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及丁寧、丁甸、張敏等26人集資詐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上訴一案二審公開宣判,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此外,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法院、宜春市袁州區人民法院、南昌市東湖區人民法院、北京市朝陽市雙塔區人民法院、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法院、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法院等各地法院分別對此案中的其他相關人員作出刑事判決。
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全國多地如安徽蚌埠、河北承德等地均還發生多起與此案有關的民事訴訟案件。
事件經過2015年12月開始,網路便有傳聞“e租寶”被經偵突查,數十人被警方帶走,疑涉嫌自融等問題。隨後新華社跟進報道稱,金易融(北京)網路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的“e租寶”網站以及關聯公司在開展網際網路金融業務中涉嫌違法經營活動,正接受有關部門調查。
12月8日晚,“e租寶”關聯方安徽鈺誠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在中信銀行總行營業部開立的風險備用金賬戶被公安機關遠端凍結,該賬戶存款餘額為10.71億元人民幣。
12月9日訊息人士確認,警方已控制“e租寶”實際控制人、鈺誠集團董事長丁寧,並帶走一批高業績員工。與此同時,鈺誠集團及“e租寶”分公司在北京、上海、安徽、廣東等省市均遭警方調查。
2016年1月,深圳對外宣稱已對“e租寶”網路金融平臺及其關聯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件立案偵查。
同年3月13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在兩會工作報告中點名“e租寶”,並表示全國各地檢察機關對本案其他犯罪嫌疑人同步批准採取強制措施。高層直接關注,註定了“e租寶”將成為集資詐騙的典型案件。
4月27日,公安部、最高法、最高檢等14部委組織召開了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法律政策宣傳座談會。座談會指出,“e租寶”共涉及使用者ID901294個,累計充值581.75億元,累計投資745.11億元。其中約有15億元被實際控制人丁寧用於贈予妻子、情人、員工及個人揮霍。
5月13日,公安部“非法集資案件投資人資訊登記平臺”結束對“e租寶”案件的投資人登記。大約一個月後,公安機關完成對投資人的身份資訊稽核。
8月11日,廣州市檢察院通報“e租寶”案件工作進展,在案嫌疑人有9名,涉案金額初步計算達到2.2億元。
8月15日,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依法受理此案審查起訴。“e租寶”實際控制人、鈺誠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董事局主席丁寧、總裁張敏等11人涉嫌集資詐騙罪,黨委書記、營運長王之煥等15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正式被起訴。
泡沫開始 根據“e租寶”的自我介紹,它是一家基於融資租賃資產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通過所謂A2P(AssettoPeer)經營模式,致力於探索多層次融資租賃市場間的融通渠道,為出租方、承租方和投資者搭建融資橋樑。“ ofollow,noindex">e租寶”宣傳自己是“網際網路金融+融資租賃”,“融資與融物”相結合的典範。
看起來很厲害,其實很簡單。打個比方:
1)一直用傳呼機的我(承租人)非常喜歡新出的iPhoneXs,但苦於沒有錢;
2)於是找了一位有錢同事A(鈺誠融資租賃公司)幫忙買,然後再租給我,並約定租期一年;
3)兩個月後A家道中落急需用錢,於是把我剩餘的期數掛到“嫌魚”(e租寶)上賣;
4)外地分公司同事B、C、D看到後,認為A儘管家道中落,但父母雙全(擔保公司)還算有個保險,於是紛紛下單。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這裡的我、iPhoneXs、同事B甚至A的爹媽皆為虛構,“嫌魚”則是A花5毛錢做的盜版軟體,只有外地同事B、C的錢是真的。而A真正的目的,就是想騙錢買iPhone8。
假的“我”非常多據辦案民警介紹,e租寶平臺上所謂的207家承租公司,僅有1家與鈺誠融資租賃公司發生了真實業務。為了取得投資人的信任,“e租寶”還採取了更改企業註冊資本等方式為融資企業包裝。大多在“e租寶”平臺上融資的企業在融資前,都有變更註冊資本的前戲。據零壹資料統計,2015年10月共有309家公司在“e租寶”上發標借款,94.5%的公司在借款之前發生過註冊資本變更。變更前這些公司的註冊資本平均為154萬元,變更後達到2714萬元。
iPhoneXs換掉傳呼機除了大規模的變更註冊資本外,很多公司的經營狀況也存在重重疑點。比如承租人寧德市耀輝石材有限公司2013年的營業總收入為1.3萬元。但是在“e租寶”2014年的宣傳中,它竟搖身一變成為年銷售收入41816.12萬元的大戶。
假的同事B 零壹資料關於“e租寶”2014年7月20日至2015年12月28日的借貸交易顯示(下圖),在700億元累計借款中,名義上已經償還的借款本金為50億元,名義上仍有約650億元的資金缺口。該測算資料與新華社公佈的實際吸收資金500億元之間存在差額,原因可能是“ e租寶”偽造投資人所致。“自投”使名義吸收存款金額高於實際吸收存款金額,目的是推高平臺人氣,誘導更多投資人進入。
為了讓投資人消除安全顧慮,“e租寶”設計多重“擔保機制”,但實際上也不是這麼真實。
首先,五河縣政府在2015年11月24日釋出公告稱,為了劃清與安徽鈺誠融資租賃有限公司關聯的原五河縣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擔保方)的責任,五河縣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要做出法人變更和公司業務責任劃分。然而變更後,安徽鈺誠融資租賃公司經營的原五河縣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公司業務,仍由安徽鈺誠融資租賃公司負責。這證明了五河縣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公司曾經與鈺誠融資租賃有事實的關聯關係。
其次,龍子湖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公司(擔保方)的法定代表人王蘭蘭是鈺誠集團的副總經理,增益國際保理有限公司(擔保方)的法人代表直接就是丁寧。
《融資性擔保公司管理暫行辦法》第三十條規定:“融資性擔保公司不得為其母公司或者子公司提供融資性擔保”。P2P平臺與關聯的融資擔保公司之間極容易發生“自融自擔”問題。
最後指出的是,上述承諾為“e租寶”提供擔保的三家公司最高擔保額度加總後不足五十億元,這與“e租寶”500多億元的實際吸儲相差甚遠,三家擔保公司已經超額擔保。
虛假宣傳功夫深高中畢業的丁寧通過與高校專案合作成了碩導,沒有金融投資管理方面經驗或者實際操作案例的總裁張敏被包裝成“互金第一美女總裁”。這與“e租寶”一擲千金,在各大媒體上進行宣傳是分不開的。
特別是電視媒體。
資料顯示,“e租寶”在央視投放廣告費3102萬元,北京衛視2454萬元,江蘇衛視1440萬元,東方衛視1479萬元,天津衛視1440萬元,總計9915萬元。湖南衛視、浙江衛視、安徽衛視,則預計每家至少1500萬元。
裡裡外外,“e租寶”編制了一件華麗的衣裳,只苦了那大幾十萬圍觀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