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博覽:“飛蝶VR教育”打通”任督二脈”智解智慧教育難題
“K12教育”是一個舶來詞,隨著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它正在被廣大家長所熟知,也正在被各大教育機構所推廣。它是學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縮寫,如今普遍被用來代指基礎教育。K12教育階段是孩子構建“三觀”的黃金時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全國中小學數量近40萬所,K12教育在校人數接近一個億。
當前,我國正處於K12教育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國十九大提出了“到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到2035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創新型國家戰略目標的提出必然會引發我國 K12教育改革的重大變革。
一、VR教育為“教育資訊化2.0智慧教育行動計劃”助力賦能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 5G 技術商用化的來臨,VR裝置佩戴舒適性將大大提升、隨之而來的 AR/VR/MR/AI 技術將會深刻影響人們的應用習慣與互動方式, 催生出智慧化的多維影象視覺技術和新型互動技術的井噴式發展,特別是我國傳統升學教學中“減負降壓”已經成為教育主管部門、家長、學生常態化的問題。如何利用VR、人工智慧、網際網路技術開展智慧教育,提升教學效率已經成為迫在眉睫、勢在必行趨勢。
國家“網際網路+”行動專家諮詢委員會成員、教育部教育資訊化專家組成員、教育部數字化學習支撐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鍾紹春教授曾用三句話總結了智慧教育的含義:
1、讓學生們體會到學習知識是有價值的;
2、使學生能夠主動地,能夠個性化地學習,儘可能以歸納的方式(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對學生因材施教的高效學習模式)進行學習活動;
3、能讓學生會思考、會創造、變聰明和更加有智慧的教育(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
利用VR、網際網路+等技術與教育融合,讓學生快速實現以上三點教育目標的教育我們稱為 VR智慧教育。
二、K12教育迎來瓶頸期,VR技術成推進智慧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點
然而,K12教育在飛速發展的同時也正在面臨一系列的痛點。我們知道,傳統的K12教育形態,往往重理論,輕實踐。學生對課堂上大量抽象的、晦澀難懂的概念、理論、公式、知識點等,基本上都是依賴死記硬背、重複記憶的方式,很多學生因此無法快速消化,從而導致學習興趣低、學習效果差。如此,不僅不利於創新性人才的培養,也不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傳統的K12教育形態已經很難滿足現實的需要。
資訊科技往往蘊含著驅動現代化的巨大潛能。教育部下發的《2018 教育資訊化和網路安全工作要點》、《關於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 2.0 的意見》指出,要推動大資料、虛擬現實(VR)、人工智慧(AI)等新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深入應用,建設開發一批互動性、情境化的教師教育課程資源。
VR等資訊科技,對優化K12教育學科建設、打破K12傳統教學形態的瓶頸具有重大意義。當前,利用VR資訊科技塑造“沉浸式”的學習環境,推動教學改革,提升教學成效,已成為K12教育最為關注的焦點之一。“飛蝶VR教育”便是深耕VR教育、推進K12智慧教育形態改革的探索者、領航者。公司成功打通了K12教育教與學之間的“任督二脈”。VR智慧教育對於學生而言增進對知識點的理解和增強對學習的主動性從而提升學習效率;對於教師而言輔助課堂教學和創新教學模式,進一步探索實踐智慧教育新模式。
三、“飛蝶VR智慧教育”為K12教育注入鮮活的創新因子
據悉,西安飛蝶虛擬現實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飛蝶VR教育”)是一家致力於研發網際網路+VR精品數字內容的企業。公司率先在行業內把大資料/人工智慧技術與VR教育內容融合開發,極大地簡化了體驗操作,為個性化教育查漏補缺提供科學決策 。同時,公司率先在行業內實現了VR場景化體驗式學習、實訓、考核、評價的閉環的體驗式教學模式。
記者瞭解到,“飛蝶VR教育”已成VR/AR教育行業創新教育的知名品牌,公司在全國首創的“BIES沉浸式智慧教育雲平臺”受到了業界的廣泛關注和好評。該系統成功打造出“教-學-練-考-評”的VR場景化教學新模式,讓教育變得更簡單、快樂、高效。其中,K12 學科創新課程便是該平臺的五大核心部分之一。
公司創始人、執行長王亞剛告訴記者,“飛蝶VR教育”針對我國K12教育形態中存在的瓶頸、短板及痛點,並深度結合國際化的創新教育理論、未來教育發展的最新趨勢,在現有國家教育部制定的課程基礎上,充分利用自身先進的VR技術優勢,精心開發、設計了一大批VR教育課程,為K12教育注入了鮮活的創新因子和豐富的人工智慧時代內涵。
“我們開發的VR教育課程資源,幾乎涵蓋了K12教育的所有學科,貫穿於各年級的教學課堂中,包括小學、初中、高中K12三個教育階段的VR學科課程(數學、科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國學等),以及 VR安全教育課程、 VR航天STEAM課程、VR德育教育等六大方面的課程資源,總計約近千節VR 3D課程資源。”王亞剛如是說。
王亞剛表示,這些特色課程將K12學科課程知識點與VR/AR、大資料、網際網路等技術深度融合,將抽象概念具體化,將巨集觀的、微觀的知識點視覺化、簡單化。同時,通過理虛結合、虛實結合的形式,使學生如臨實境地“觸控”那些難再現、難理解、難動作、難進入的知識,又巧妙地消除了一些高危險、高成本、高汙染化學品帶來的安全風險和成本壓力,公司目前已經形成VR智慧教育(升學版)產品方案,目標是提升學習效率,為學生減負、為老師減壓,讓學習變得更美好。
千節VR 3D課程資源圖
四、讓沉默的課堂“跳躍”起來,讓枯燥的學習變得簡單高效
“比如,我們的VR安全教育課程資源通過開發、設計VR場景化教學課程,讓學生在虛擬化的場景中如臨其境地體驗地震、火災、交通事故、校園安全事故等各類突發性公共安全事件的驚心動魄的情境。”王亞剛說道,該課程同時以非常直觀的形式教學生們如何進行自救、逃生等,如何將危險降至最低。不僅大幅度提升了教學的“沉浸感”和現場感,也生動形象地普及了公共安全知識。
再比如,公司開發的VR+科普教育課程將複雜的科普課程原理簡單化,讓學生在VR沉浸式的互動學習方式中,體驗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奧妙;VR國學教育則是通過VR技術重現國學知識場景現場,使學生快樂地學習中國經典文化民族智慧和人生哲理,從而陶冶其道德情操,提高其人文素養。又如,VR+愛國教育通過VR技術重現革命歷程中的經典場景與事蹟,幫助青少年更好地瞭解黨史國情,發揚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的革命傳統。
王亞剛表示,公司開發的一系列K12 VR智慧教育課程對推進K12教育改革來說意義重大,也是積極實現教育部資訊化2.0智慧教育行動計劃的重要舉措,示範引領作用性極強,可以較好地實現三大目標。
1.讓沉默的課堂“跳躍”起來。通過VR體驗式學習模式,實現了更偏向於趣味性引導、更具有吸引力和爆發力的課程。課堂氛圍煥然一新,一下子變得“活躍”起來,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讓枯燥的學習變得簡單高效。通過VR場景化技術,將抽象的概念知識具象化、視覺化、生動化地呈現出來,非常便於學生記憶和理解,使學習變得更為簡單、高效。
3.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中激發創造力。通過VR/3D圖形化的程式設計課程,讓學生通過有趣、簡單的方式學習複雜的程式邏輯思維,同時讓學生學習人工智慧的基礎程式設計課程,為AI時代的到來蓄銳養威。如此,既更好地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與創造力,又提升了學生的資訊素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當談及公司當前的市場運營狀況時,公司聯合創始人、營運長王培寧備感欣慰地說,目前,公司已與國內數所知名中小學學校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並深受學校老師和學生的好評。2019年伊始,隨著教育部教育部智慧校園建設腳步加快,公司智慧教室產品新接訂單的數量更是持續增加。
五、“飛蝶VR教育”提供VR智慧教育方案
方案一:VR智慧教室
將VR技術與教育融合,可將K12教育中抽象概念具體化;將巨集觀的、微觀的、難點的知識點變得視覺化,通過場景化沉浸式、互動體驗式的方式讓學習變得簡單、快樂、高效。
VR智慧教室(學科教育應試版、實驗版、校本課程版)圖
方案二:人工智慧教育-圖形化程式設計教室
通過VR 3D程式設計實訓模擬平臺,為學習加分,為升學助力;提省綜合素質,讓孩子全面成長;培養學生程式設計思維和邏輯思維;掌握程式設計技能,迎接人工智慧挑戰。
VR 3D程式設計教室(程式設計課堂)圖
方案三:人工智慧教育-航天STEAM教室
基於航天特色STEAM創新教育模式,讓學生通過有趣的、三維視覺化的方式圖形化程式設計實訓平臺,將K12教育中學到的基礎知識(數學、物理、地理、資訊學、航天等多學科知識)應用到航天專案實踐專案中去,形成學生“學以致用、學以延用”實踐創新能力,從而激發和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探究力,實現航天科技領域的基礎創新人才培養體系。
VR 3D航天STEAM教室(STEAM創造力教室)圖
公司都曉飛告訴記者,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公司還先後與錢學森大成智慧教育研究院(由中國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院與陝西師範大學聯合共建)、教育部虛擬現實工程研究中心、中國虛擬現實產業聯盟協會等多家教育研究院等合作,聯合開展“智慧校園”、“智慧教育”、“K12各學科教研方案”等重大專案的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