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車電商百花爭鳴時代:毛豆新車VS花生好車誰長誰短?

近年來,新車電商的發展日益興起,逐漸形成風口,其中,融資租賃形式讓大家對汽車銷售有了全新的認識。此類形式購買新車與4S店購車最大的區別就是:僅0到1成首付便可快速把新車開走,提車效率提高,購車選擇方案多。通過輪番的廣告轟炸,毛豆新車、花生好車等汽車租賃融資平臺,以低首付購車方案迅速走進大眾的視野,俘獲眾多消費者的心,尤其是年輕人群體。
百度大資料顯示,截止今年,市面上提供低首付購車金融方案的平臺已有數十家,呈現出百花爭鳴的盛況。而毛豆新車和花生好車是知名度比較高的兩個平臺,又都屬於融資租賃類新車電商,同行之路必將相比,那毛豆新車和花生好車究竟誰能更勝一籌呢?
毛豆新車與花生好車各有所長
通過無孔不入的廣告轟炸,一批新車電商企業成功進入大眾視野。其中,毛豆新車依託車好多集團迅速開啟市場,花生好車則以“反式”銷售抓住消費者的心。
正所謂背靠大樹好乘涼,依靠車好多集團,毛豆新車的發展呈現飛躍式的進展。成立至今不到一年,毛豆新車已經覆蓋全國近百個城市,新車品牌有34個,車型共122款。其中,毛豆新車的平臺搭建也略有優勢,對比其他汽車電商平臺,增加了貸款資格測試功能,使用者可以在此前提下選購合適的車,更加貼合用戶的購車需求,便於使用者購車。
相對於毛豆新車的高速,花生好車的發展速度就要稍微遜色一點了。花生好車經過三年的時間積累,目前覆蓋全國300多座城市,新車品牌有12個,車型共22款。其平臺設計也很簡潔,僅提供使用者購車的必須選項。由此來看,毛豆新車在平臺設計方面要更勝一籌。據艾瑞諮詢統計,在平臺設計滿意度上毛豆新車40%要高於花生好車的38.5%。
在新車電商的運營的過程中,渠道建立和車輛及服務是新車電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下面將分別從這三個方面來比較毛豆新車和花生好車。
渠道建立方面。毛豆新車與瓜子二手車同屬車好多集團,品牌建立相對比較容易,基於瓜子二手車已有的品牌效應,毛豆新車在大眾中可以獲得較好的第一印象,更加順利搭建形成客戶渠道。而花生好車的渠道卻是從零開始,只能通過各式活動和服務來逐步形成渠道,建立難度較大、花費時間長。從渠道建立來看,毛豆新車擁有資源背景,對比白手起家的花生好車,前期發展上毛豆新車要易於花生好車。
銷售服務方面。毛豆新車和花生好車的服務都是0到1成首付,包含一年車險、免購置稅和上牌費,均提供租賃分期服務但不收服務費。毛豆新車的租賃分期包括24期、36期和48期三種,使用者還貸結束之後,車輛所有權再從毛豆新車網名下轉移到使用者名稱下。花生好車只有36期和48期兩種分期服務,租期期結束後用戶一次支付尾款,所有權才能轉移。以短期租車來看,花生好車的分期比毛豆新車更加便利划算,但從長期購車來看,毛豆新車分期完即可0元購入,花生好車還需支付餘款,則毛豆新車要優於花生好車。
新車車源方面。毛豆新車和花生好車都打出廠家直購的宣傳口號,與廠家合作。其中,花生好車主推時興的款式,並且實時更新車型。而毛豆新車卻相反,更符合“經典”,追求長期穩定式發展。因此,花生好車的成交量要高於毛豆新車。據百度資料,2017花生好車新車銷量破萬,而毛豆新車至今尚未傳出銷量捷報。
以當前的規模來看,毛豆新車要略優於花生好車,但從銷售和服務上來看,花生好車要更勝一籌,算是各有所長,都在新車電商市場佔據一定的市場份額。但是身處動盪的新車電商行業,嶄露頭角的毛豆新車和花生好車其實也存在發展上的短處。
毛豆新車花生好車也各有硬傷
新車電商行業目前尚處於探索階段,還未進入成熟期,行業競爭局勢風雲變幻。毛豆新車和花生好車的也處在發展上升時期,兩者各有不足,隨著新車電商行業的發展和企業規模擴大,毛豆新車的線下硬傷也越來越明顯,而花生好車亦有長期發展的短處。
新車銷售是一個重線下的交易,線下體驗不僅是運營的重點環節,也是後期發展擴大的奠基。但在毛豆新車的高速之下,線下問題漸漸成為包袱,提車慢問題尤為突出,提車保障時間由原來的最長40天提升到70天,提車時間是幾大平臺中最慢的。與此同時,今年上半年毛豆新車又提出增加上百家線下門店的新計劃,但百度資料顯示,毛豆新車建成並交付的門店不到20家,與目標相差甚遠。
這樣一來,毛豆新車的線下門店服務明顯支撐不起線上規模,導致線下包袱硬傷日益突出,如此形勢下,不僅是今後發展的奠基問題,規模擴大也將成為難題。再加上頻出的投訴問題極易對毛豆新車產生負面影響,進而影響整體的發展。
再看花生好車,從花生好車平臺的都是時興的車型可以看出,花生好車的長期發展存在不確定性。由於消費者的喜好是一個不確定因素,花生好車以消費者喜好為出發點,固然可以在短期獲得可喜的發展,但同樣面臨著階段性的風險,假設花生好車沒有及時更新車型或品牌,將面臨銷量驟減的困境。這也意味著,花生好車目前的發展短期可觀,不過想要實現長期的穩定發展則十分困難。
由此來看,毛豆新車雖然有車好多集團的資源基礎,可是如何利用已有基礎並結合自身發展來利用資源還是個難題,再加上日益加重的線下包袱,毛豆新車今後的發展難度同樣不容樂觀。就線下體驗來看,毛豆新車的短板難以忽視,而花生好車雖然有線下門店服務優勢,可是短期的捷報也不能掩蓋後續發展的難題。
而且,由於新車電商行業還處在百花爭鳴的階段,未來的發展還存在諸多變數,企業的排名也將不斷變化。儘管目前毛豆新車和花生好車身處在頭部隊伍之中,但行業並不缺有潛力的競爭者,比如彈個車就是他們的強勁對手。所以,毛豆花生的未來雖然飽含機遇但同樣有著挑戰。
得使用者者得天下,毛豆新車花生好車誰更勝一籌?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消費的升級,新車電商呈現井噴式的迸發,但眾多的競爭者還處在增強實力的階段,未形成穩定的競爭格局。目前來看,除了擁有資源基礎的毛豆新車,以服務為主的花生好車之外,市場上還有一些頗具實力的競爭者,比如彈個車、大白汽車分期等。
不斷增加的入局者也加劇了競爭的激烈程度。不過從百度貼吧的投訴貼和汽車媒體報道來看,新車電商還未出現巨頭企業,現今還處於行業發展初期,再加上各企業自身發展不完善,使用者規模難以提升,新車電商成長緩慢。
使用者規模對新車電商的發展影響巨大,比如滴滴出行就是以龐大的使用者規模為基礎,涉獵各大相關領域,進而發展壯大。而使用者規模的提升與使用者滿意密切相關,由此可見,對毛豆和花生等新車電商企業來說,使用者滿意度很可能是下一階段的競爭重點,也是增強實力的基礎。毛豆和花生顯然已經意識到這點,花生好車的線下直營店和中心倉就是針對使用者體驗而設計,助力增加使用者好感度。據艾瑞諮詢統計,花生好車的線下直營店已經將近300家,規模遍佈全國。
毛豆新車也不甘示弱,提出增加上百家線下體驗店的目標,雖然目前還在建設中,不過依託車好多集團的資金和使用者基礎,毛豆新車的未來也會朝著增加使用者滿意度的方向加速發展。毛豆花生兩大平臺都針對使用者進行佈局,用以爭奪使用者,擴大使用者規模,增強企業實力。儘管目前花生好車的線下體驗要強於毛豆新車,但是毛豆新車未來的發展也將加速改進,這樣一來,未來兩者的競爭究竟孰優孰劣還是存在變數。
總的來說,從新車電商行業的發展態勢來看,市場下一階段的競爭重點將可能是使用者規模,得使用者者得天下,企業也不例外。不過,雖然2017年的新車電商排名中花生好車在毛豆新車之上,但是毛豆新車的發展實力也不容小覷。再加上行業競爭還處在競爭初期,未來誰能更勝一籌,待看兩者誰能爭奪使用者規模高地了。
文/劉曠公眾號,ID:liukuang110,本文首發杉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