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走進生活:帶來什麼,改變什麼
福建福州舉辦的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上,參觀者在瞭解從1G到5G的“進化史”。潘登攝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上海市民在體驗5G高速網路。王岡攝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羅鬆 郭紅松繪
朱伏生 郭紅松繪
沈少艾 郭紅松繪
【聚焦5G發展系列訪談之二·智庫答問】
本期嘉賓
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副總工程師
羅鬆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無線經營部總工程師
朱伏生
中國電信科技委常委、IMT-2020(5G)推進組專家
沈少艾
摘要導讀
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統計資料顯示,在我國5G應用示範中,垂直行業5G應用佔比超過50%,其中智慧製造佔20%,能源電力佔15%,遠端醫療佔13%。未來,或可體驗這樣的“5G生活”——
通過VR、AR技術進入虛擬教室,通過頭戴式裝置參與課程。“雲上辦公”等新的工作方式將成為可能
帶有實時語言翻譯功能的5G耳機、基於5G的智慧家居服務、多視角的體育賽事或文藝演出直播
應用於車聯網,車輛可以與紅綠燈、道路限速和危險提示標誌等通訊,為緊急剎車、交叉路口碰撞預警等提供智慧化輔助
攝像頭拍的視訊、影象能夠及時傳輸,大大增加了影象識別的準確率和識別速度。警察可快速識別犯罪嫌疑人,快速識別車牌,提高通行速度
遠端診斷更加可靠,支援醫生遠端為病人做手術。應用5G、人工智慧技術的智慧機器人可提供更優質的養老服務
5G技術將應用到新聞採集、生產、分發、接收、反饋等各個環節,使得媒體內生技術屬性不斷增強,媒體形態不斷創新,傳播內容更加精準
1.“身臨其境的資訊盛宴”觸手可及
光明智庫:5G技術可以給生活帶來巨大便利,具體而言,5G會在通訊服務、資訊娛樂等方面給人們怎樣的體驗和驚喜?
羅鬆:與4G網路相比,5G的速率至少是4G峰值速率的10倍,其毫秒級的傳輸時延和千億級的連線能力更是令人驚歎。對於個人使用者而言,最直接的使用感受就是網路速率的大幅度提升。
5G在帶來更好的資料應用體驗的同時,也會促進互動方式的再次升級。在資訊娛樂方面,5G將推動視訊、遊戲等應用向超高清、3D和沉浸式體驗方向發展,成為8K超高清視訊等新應用不可或缺的網路支撐。在學習方面,人們將能夠通過VR、AR技術進入虛擬教室,通過頭戴式裝置沉浸式參與自己喜歡的課程,並與課堂上的老師和同學進行全景式交流。另外,“雲上辦公”等也將成為可能。5G網路能夠使娛樂、消費、工作等行為突破時空限制,擁有更好的互動體驗,使我們享受到身臨其境的資訊盛宴。
從歷史發展經驗看,網路基礎設施與業務創新共生共榮、相互促進。5G時代,行動通訊將大幅提升以人為中心的移動網際網路業務使用體驗,不斷給使用者帶來驚喜;同時,也會促進生活方式全方位、深層次變革。5G時代的到來,將為人們徐徐展開一幅“數字化生活”美好畫卷。
朱伏生:5G具有高頻寬、低時延等特徵,在通訊服務、資訊娛樂等方面會帶來很多新應用。在5G時代,上網、下載檔案、看視訊等都會很流暢,速度要比現在快很多,人們可以隨時隨地觀看高清視訊,享受VR帶來的新體驗,身臨其境地參與視訊會議、體育賽事直播等活動,還可以在網上沉浸式體驗各種遊戲。
沈少艾:消費者從來都不缺乏想象力,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人們對資料業務的需求不斷增加。在5G時代,消費者比較感興趣的5G創新應用有很多,比如帶有實時語言翻譯功能的5G耳機、基於5G的智慧家居服務、多視角的體育賽事或文藝演出直播,以及戴著VR頭盔觀看電影等等。
2.催生更多新業態新模式
光明智庫:5G將如何影響傳統服務行業?在構建智慧城市、智慧醫療、車聯網、智慧養老等方面將發揮怎樣的作用?
羅鬆:當前,資訊通訊技術向各行各業融合滲透,經濟社會各領域向數字化轉型升級的趨勢愈發明顯,數字化的知識和資訊已成為關鍵生產要素。5G為行動通訊賦予了通用技術的屬性,已成為與能源網、公路網、鐵路網相併列的、不可或缺的關鍵基礎設施,將全面推動數字社會的發展。以智慧城市、智慧家居等為代表的典型應用場景與行動通訊深度融合,預計千億量級的裝置將接入5G網路。5G還將以其超高可靠性、超低時延等效能,深度影響車聯網、工業網際網路等垂直行業。
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和成熟需要大量的行業執行資料,而資料的獲取則必須依託網路技術。5G的發展將使資料的積累速度和總量達到一個新的高度,真正實現“隱性資料的顯性化”,為人工智慧、雲端計算等技術的應用提供強大的網路支撐能力。在5G時代,人們將會體驗到更多的智慧應用。比如,在車聯網領域,可實現基於5G網路的輔助駕駛。在行駛過程中,車輛既可以與紅綠燈、道路限速和危險提示標誌等交通設施進行通訊,實現車路協同應用,又可以利用5G低時延、高可靠的網路能力,在緊急剎車、交叉路口碰撞預警等交通和駕駛安全方面實現智慧化輔助,從而有效提高交通效率,節省資源,減少環境汙染,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改善交通管理。
朱伏生:近年來,移動寬頻和網際網路的發展讓零售業、餐飲業、票務服務業、銀行保險業等產生了較大變化,無現金消費等業態日漸流行。未來,5G將進一步催生更多新業態、新模式,改變人們的生活和消費習慣。
目前,在我們的城市中裝有很多攝像頭,可對車輛、人員、環境進行監控,保障“最後一公里”的安全。藉助5G技術,這些攝像頭拍的視訊、影象能夠及時進行傳輸,不需進行壓縮,大大增加了影象識別的準確率和識別速度。在5G的支援下,各種應用也將更好發揮作用。比如,通過VR技術進行人臉識別,警察可快速識別犯罪嫌疑人;識別車牌時能夠更快進行資訊讀取,提高通行速度等。依託5G技術,我們的社會將變得更安全、更高效。
智慧醫療主要包括遠端診斷、遠端緊急處理和遠端手術等。特別是在火車上、戶外等場景中,緊急診斷和處理很有價值,甚至可以挽回很多人的生命。5G、VR技術能讓有經驗的醫生通過網路清晰地看到病人的各種資訊,使遠端診斷變得更加可行、可靠。同時,5G的大頻寬、低時延特點,能夠支援醫生遠端為病人做手術,實現對醫療資源的充分利用和再分配,有助於解決地區醫衛事業發展不平衡問題。
車聯網對於安全行駛、減輕人的勞動強度等有著很大意義。特別是應用5G、人工智慧技術的自動駕駛,會給汽車形態、汽車管理、車輛執行、人車關係帶來改變。未來,計程車駕駛員這個職業也許會消失。傳統車聯網技術存在區域性建站、覆蓋有限、移動速度支援不夠等缺點,而5G技術可實現密集建站、全網覆蓋、支援500km/h的移動速度等,這些技術可在固定線路執行等場景中率先應用。
在智慧養老方面,應用5G、人工智慧技術的智慧機器人可提供更優質的養老服務,讓老年生活更便利、更舒適、更安全。未來,5G帶來的改變將是持續的,甚至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一些顛覆性變化。
沈少艾:5G能夠營造身臨其境的虛擬購物環境,帶來更好的購物體驗,提升人們的購買慾望,改變人們的消費行為。比如,人們可以在“魔鏡”中看到自己身穿多款新衣的樣子,不用再抱著一大堆衣服排隊走進試衣間;線上購買傢俱、窗簾時,也可通過VR眼鏡感受尺寸、顏色等是否合適。
5G與人工智慧、雲端計算等新技術的結合,將改變我們對未來的認知。智慧城市、智慧醫療、智慧養老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舒適。5G將匯聚更多智慧,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全方位的改變。
3.帶來全新媒體業務體驗
光明智庫:作為資訊獲取、生產、再造、分發的重要主體,媒體具有與通訊技術結合的天然屬性。5G技術會給媒體帶來怎樣的改變?
羅鬆:在5G時代,輿論生態、媒體格局,以及媒體的傳播方式都會在資訊科技革新的影響下不斷髮生變化。5G技術將應用到新聞採集、生產、分發、接收、反饋等各個環節,使得媒體內生技術屬性不斷增強,媒體形態不斷創新,傳播內容更加精準。
5G技術的應用將帶來全新的媒體業務體驗。一方面,將使得全維視訊直播等成為常態資訊傳輸模式。比如,在5G技術和邊緣計算能力的“加持”下,人們可以在家裡全方位、多視角觀看體育賽事。對於突發新聞事件,可通過無人機攜帶資訊採集裝置進行及時報道。另一方面,隨著5G技術的推廣,其低流量成本能力將逐步顯現,受眾將能夠隨時隨地享受5G提供的大頻寬連線。“5G+人工智慧”可充分利用使用者的碎片化時間,幫助媒體進行精準化推送,進一步釋放媒體的內容紅利。
朱伏生:5G對媒體帶來的影響,除了提高視訊畫質外,還能讓新聞的表現方式變得更加個性化、定製化。“5G+人工智慧”還可以使受眾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對新聞事件有更深刻的瞭解與體驗。
沈少艾:5G時代商業模式的突破,首先是在增強寬頻領域出現顛覆式的網路傳媒變革,相信將會出現顛覆性的平臺。視訊將主宰天下,Vlog將升級換代,未來屬於AR、VR虛擬世界。
4.深度挖掘5G應用場景及需求
光明智庫:5G從技術變為應用、進入生活,企業的作用不可或缺。今後,企業應如何更好地抓住“風口”,推動5G技術發展與實際應用?
羅鬆:5G技術能有效提高企業生產效率,降低企業生產成本,越來越多的工業企業、運營商、裝置製造商等正在開展5G應用試點示範,探索未來5G應用新模式。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的統計資料顯示,在全球5G應用示範中,垂直行業5G應用佔比超過40%,其中智慧製造佔22%,醫療佔9%,能源電力佔7%;在我國5G應用示範中,垂直行業5G應用佔比超過50%,其中智慧製造佔20%,能源電力佔15%,遠端醫療佔13%。垂直行業對5G應用的關注度和積極性顯著提升,並已開展實際探索。
5G將使生產力獲得極大提高,並使生產關係發生變化以適應生產力的發展。在5G與行業結合的浪潮中,傳統的工作模式、生產方式都將發生較大變革,垂直行業企業應該積極瞭解5G相關知識及5G與行業結合帶來的種種變化,並結合自身情況,適時開展相關應用嘗試,在有條件、有能力的情況下,開展5G創新應用探索。對於資訊通訊企業來說,需要更多地與垂直行業交流,共同探索5G應用的場景和需求,研發滿足垂直行業企業實際需求、精準對位其痛點的整體解決方案。
沈少艾:中國消費者對5G的關注度和認知度較高。5G從技術走向現實需要生態鏈夥伴通力協作,需要相關企業不斷挖掘消費需求和行業痛點。
朱伏生:5G對垂直領域的衝擊很大。智慧港口、智慧物流、智慧製造等都體現出5G的技術需求點,相關企業也很有意願改進自己的業務方式和戰略方向,積極與運營商進行溝通。不過,企業環境是非標準化的,需要在原先的個性化場景中進行改造,5G網路建設也需要更多地關注企業的痛點問題。相關企業要以開放的心態擁抱5G技術,與運營商、裝置商攜手,共同尋找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充分發揮5G能力;要在將來的改革浪潮中,不落後於時代,隨時針對科技變化做出優選戰略抉擇。
學術支援: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網際網路+智媒技術創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