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國零售服務業白皮書:技術帶來持續改變和模式創新
近日,畢馬威釋出了最新的《中國零售服務業白皮書》,這項研究發現, 2017年,中國零售服務的市場規模接近6萬億元,過去14年間的複合增長率超過17% 。巨大的市場規模和增速讓這家世界知名的諮詢機構認為,有必要將“零售服務”作為一個新概念重新認識。

▍ 零售服務業的轉變
從移動時代到數字時代
零售服務自零售興起之始即生根發芽,隨著社會分工的細化不斷演進。在畢馬威的調查中,他們將中國的零售服務業發展劃分為:以資源集約化為主要特徵的 工業時代 、商品陳列泛化的 電商時代 ,消費場景化為主導的 移動時 代 和實現消費者數字化的 數字時代 。

資訊傳輸技術的發展和移動裝置的普及,賦予了零售消費場景互動和體驗的無限創想,也讓我們邁入了零售服務“移動時代”。 而隨著消費資料分析的完善,消費者向零售商的反向鏈條逐漸建立。 未來零售服務的主要物件將轉向零售生態的連結關係,零售商與消費者在零售鏈條的兩端合力推動零售服務的變革。

數字時代的零售服務將大幅提升零售鏈的透明度和效率,實現更優化的生產要素再分配,並給予細分領域的長尾零售商更多機會。 因此,終端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得到了更好的匹配,零售商也會從“碎片化時間”的競爭逐步轉移為“滿足即時需求”的競爭。
ofollow,noindex"> 點選瞭解“億級資料、秒級響應”的觀遠智慧BI
▍ 線上線下邊界消弭
全渠道數字化零售模式興起
零售服務行業逐步進入產業研究的視野得益於近年來的 零售邊界弱化 和渠道融合 。電商的發展促進了電商服務業的繁榮,但是隨著移動時代來臨,線上線下的邊界弱化,零售服務的邊界也隨之減弱。

零售服務從僅服務實體店或電商的傳統模式中解放出來,在新零售業態的推動下迭代更新,逐步發展成為服務於全渠道零售商的生態體系 。線下零售商則延續線上化轉型的趨勢,致力於拓展全渠道數字化模式。
該報告顯示,進入移動時代後,百貨零售業O2O業務增長迅猛,尚未開展O2O業務的百貨零售企業比例從2013年的73%銳減至2017年的14%。

通過移動互聯技術與線上平臺構建實體、線上、移動端相結合的全合作已成為最受青睞的線上化方式,由此創造出了豐富的交易場景和流量轉化形式。研究還發現,實體店線上化的途徑呈現多樣化的發展趨勢。根據百貨零售業報告顯示,2016年,同時擁有企業自建網路銷售平臺和入駐三方網銷平臺的佔比達到20.7%,而入駐三方網銷平臺的企業僅佔3.4%。
▍ 營銷和技術賦能
作為零售服務的終點前景看好
2017年中國零售服務業規模擴張近10倍至約6萬億元,14年間年複合增長率超過18%。 零售服務行業取得如此迅猛的增長,一方面得益於零售商對零售服務的依賴度越來越高 ,將部分企業內部職能外包給專業的第三方服務提供商的意願也越來越強,促使零售服務業規模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佔比從2003年的12%提高至17%。
另一方面,除了傳統板塊的持續擴張外, 支付服務與技術賦能兩個新生板塊異軍突起 ,前者成為了當下零售環節中不可或缺的通用服務板塊,後者通過技術賦能不斷加強零售商與終端消費者之間的雙向連結。

技術賦能作為零售支援服務板塊,通過資料分析幫助零售商提高運營效率,賦能零售鏈條的參與者,創造挖掘零售市場的潛在價值。而時隨著資料技術的完善和消費者話語權的提升, 營銷服務也將成為完成零售鏈閉環的關鍵環節, 因為營銷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達成交易,作為營銷的重點,內容和注意力經濟將成為未來獲取流量的關鍵。

結語
在零售變革的推動下,消費者對於商品的期待不再侷限於對其本身的功能訴求,而向外拓展出對即時、靈活、個性化服務的體驗訴求,使得零售服務創造的價值變得越來越重要。與此同時,零售服務企業也在以消費者為核心的生態體系建設中實現更新迭代,依託科技的發展,為商品在零售鏈條中的流通賦能,推動整個行業的前進。
隱藏在枯燥數字下的 資料分析其實也有有趣的靈魂,《有趣的資料》帶你以各種新奇視角看資料,助你培養資料分析思維、學習資料驅動運營。歡迎新增微 訊號: shopbi2018 ,等你來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