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玩轉區塊鏈商城:迅雷、網易、360、公信寶大比拼
作者:互鏈脈搏資深編輯 · 梁山花榮
自去年94之後,作為區塊鏈生態體系內數字通證及價值載體的Token,市場流通的渠道大大受限,越來越多的區塊鏈專案方開始將區塊鏈商城作為實現其體系內Token流通的新載體,就像積分商城那樣,成為一項合法合規的業務。
無論是網易、迅雷、360等大型網際網路企業,還是公信寶等新興區塊鏈公司,都在相繼發力區塊鏈商城。
就像線下商城,檔次有高下,經營有優劣,究竟誰家區塊鏈商城能承載起區塊鏈的業務。互鏈脈搏從入駐商家、可兌換商品數量、交易量、兌換門檻等四個維度綜合對比了包括網易星球、網易圈圈、鏈克商城、360愛得鑽、360雲鑽商城、公信寶Bmall商城等6個區塊鏈商城的實際運營情況。
入駐商家:最多超過200家
從商家入駐的整體情況來看,儘管大部分割槽塊鏈商城上線時間都不長,但入駐商家在數量上的差異卻已經開始顯現。
其中,商家入駐最多的平臺要屬迅雷的鏈克商城,目前入駐商家的數量已經超過200家,並且商家型別集中度較高,超過80%的入駐商家與迅雷的CDN業務相掛鉤。
另一個入駐商家較多的區塊鏈商城是公信寶的Bmall商城,入駐商家接近50家,商品類別覆蓋從手機數碼、零食飲料、虛擬充值到日用百貨。
而網易星球的入駐商家僅只有7家(包含網易考拉),商家涵蓋移動電源、珠寶手串、U盤、資料線以及家紡用品等,型別較複雜。而近期上線的網易圈圈中目前尚沒有第三方商家入駐,在售商品幾乎全都來自於網易考拉。

(網易圈圈商城:商品幾乎全部來源於網易考拉)
360愛得鑽商城中並未顯示商家資訊,如按照商品型別粗略計算,入駐商家約為13家左右(含360自營),而360積分商城雲鑽專區主要以商品競拍為主,目前尚無法判斷其入駐商家數量。
可兌換商品數量:個別商城無商品可兌換
在區塊鏈商城中,可兌換商品的數量與入駐商家數量成正比。入駐商家較多的鏈克商城和公信寶Bmall商城可實時兌換的商品數量分別為85個和90個,並且庫存充足。
相比較之下,網易星球和網易圈圈可兌換的商品數量明顯要少很多。其中網易星球近期可兌換的商品有25個,而網易圈圈的星鑽抽獎商品數量更少,僅只有15個。

而360的兩個區塊鏈商城可兌換的商品更是少得可憐。在360積分商城的雲鑽兌換專區中,可兌換的商品數量僅只有8個,另一個愛得鑽商城中的商品要麼在補貨中,要麼還未上線,幾乎沒有可兌換的商品。
交易量:兩極分化嚴重
除了入駐商家和可兌換商品數量存在較大差異外,不同區塊鏈商城之間的交易量更是天壤之別。
比如在網易星球的商城中,每期可兌換的實物商品庫存非常有限,其庫存最多的商品血檀手串和U盤的數量僅為70個,其餘大部分商品的庫存數量僅只有10多個,其交易量之少可想而知。
而360積分商城雲鑽專區不僅每期可兌換的商品數量只有8個,絕大多數競拍商品的數量僅限1個,愛得鑽由於貨源不足,近期幾乎沒有交易量。
但反觀鏈克商城,其單個商品交易量最高超過了7萬多單,這個體量幾乎將其它區塊鏈商城甩出幾條街。

(鏈克商城單個商品交易量)
兌換門檻:大部分商城兌換門檻高
由於採用Token兌換,不少區塊鏈商城在商品兌換過程中都必須要滿足一定的條件,或者設定較高的兌換門檻。
如360愛得鑽和網易圈圈直接採用商品競拍和星鑽抽獎的模式,使用者需要先押注Token,押注Token越多,中獎兌換的機率越高,這無疑大大提高了使用者消耗Token的成本。
而網易星球的商品兌換不僅有庫存限制,還不能隨時兌換,需要到約定時間進行搶兌,大多數商品往往在不到幾分鐘之內就一掃而空,更為苛刻的是,使用者的原力需要達到350方以上才能參與兌換,這無疑又過濾掉了相當大一部分的使用者。
相比較之下,鏈克商城和公信寶Bmall商城的商品兌換沒有條條框框的限制,商品兌換幾乎是零門檻。

綜合對比來看,無論是商家入駐、可兌換商品數量,還是交易量和兌換門檻,這6家區塊鏈商城中,只有鏈克商城的運營情況相對較樂觀,網易星球、網易圈圈、360愛得鑽以及雲鑽商城等仍存在各種短板,運營起來顯得力不從心。
做好區塊鏈商城的關鍵:生態體系要真正閉環
不吹不黑,眾多區塊鏈商城,鏈克商城多項指標出類拔萃。互鏈脈搏探究當中原因:
其一,這要歸結於迅雷鏈生態體系完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商業閉環和運轉。
在鏈克商城中,基於迅雷鏈生態體系,礦工通過玩客雲裝置貢獻大量的頻寬和儲存獲取Token,超過150萬臺玩客雲貢獻出的頻寬和儲存同時又能夠為迅雷B端客戶提供CDN雲服務和TCFS儲存服務,而這些B端客戶的2C商品入駐鏈克商城後,又能夠為礦工提供鏈克兌換服務,B端客戶在收取鏈克後,可用於購買CDN和TCFS儲存服務,整個迅雷鏈生態體系形成了2B2C的完美閉環。
可以說,在整個迅雷鏈生態體系內,鏈克真正實現了價值的自由流通以及實現價值的再分配。
但其它區塊鏈商城的生態體系並沒有完成閉環。比如在商家入駐方面,網易和360的區塊鏈商城中,有相當大部分的兌換商品都是自營商品,網易圈圈的星鑽抽獎商品幾乎全部來自於網易考拉。
這意味著,在網易和360等區塊鏈商城體系中,可兌換商品的定價是由Token發行方直接決定,而Token的價值又跟商品掛鉤,那麼Token的價值幾乎是中心化意志的體現,這顯然已經違背了區塊鏈去中心化的初衷。
其二,由於區塊鏈商城中大多數商品是自營產品,B端商家稀少,Token基本上沒有打通C端和B端的流通,那麼所謂的兌換隻能算是積分兌換,區塊鏈商城自掏腰包補貼使用者,這也不難解釋為何網易和360的區塊鏈商城要設定重重兌換門檻。
目前,ICO在國內基本上已經涼涼,為了讓Token實現流通,越來越多的專案方可能已經將目光瞄準了區塊鏈商城。希望上述分析能夠提供一些助益。
本文為【互鏈脈搏】原創,原文連結: ofollow,noindex">https://www.blockob.com/posts/info/6081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