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為什麼要了解產品資料?

資料
文/阿玉
大家好,我今天想和大家探討下網際網路產品資料方面的知識。
在平日大家看到的手機APP、網站等產品中,圖片顯示多大、什麼字型、什麼顏色來呈現都需要多次驗證。曾經我們聽到設計就聯想到廣告、創意、文案、認為一枚出色的設計師只要具備了一定的設計天賦和直覺就可以。我們設計是圍繞產品設計來,其功能和表現在一定程度上都需要依賴資料分析。
有人會問了?設計師為什麼要了解產品資料?
在我們大家的工作中是不是常遇到被產品經理讓把圖示或入口縮小、放大,變更功能層級等等。有時候產品張口就說,資料反映了什麼什麼。訊息下發給哪類使用者群體?在哪個時間點下發?這個頁面要不要給一個分享按鈕?……我們在專案過程中,常常遇到諸如此類較為細節而又不易直接決策的問題。以資料分析作為佐證,不失為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法。
我們設計是圍繞產品來進行設計,其功能和表現在一定程度上都需要依賴資料分析。在產品設計過程中,資料可以幫助對其概況監控、輔助決策、效果驗收、轉化分析、特徵研究。常常聽產品提這些指標:PV頁面瀏覽量、DAU日活躍使用者、MAU是做啥的?總的來說這些資料指標的作用有以下3個方面,瞭解產品的現狀(基礎資料)、原因分析、預測分析。有的人說,產品給的資料不準,參考意義不大。 我們看到一組資料,或者一組報告後,我想不應該盲目的去相信結論,而是向產品瞭解這組資料背後的原因?

資料報告的幾個環節
從專業書籍中瞭解到,一組資料或報告,往往是通過這幾個階段,首先明確分析目的和思路、然後收集相關資料,對資料處理、分析後呈現在大家面前。在這些環節中可能出現了比較大的偏差,很可能導致展現在大家面前的資料不準的這種現象,所以瞭解這些資料背後如何產生過程對幫助理解和分析有一定好處。這裡強調一句在統計學的範疇中,資料有一定的置信區間,誤差在置信區間內是可以接受的範圍。接下來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資料分析的過程。
首先可以從公司內部產品部門瞭解到,使用了什麼框架進行分析,這組資料的意義是什麼?如果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瞭解下產品或運營相關的一些分析框架體系:如4P理論、使用者使用行為、STP理論、SWOT、等。舉個例子說明,有些產品經理除了對日常資料分析瞭解外,還有對自己業務線進行PEST行業分析,以便更好的瞭解行業產品動態、走勢等。從這幾個方面:政治、經濟、社會、技術這些個方面去了解行業現狀。這時候有些資料指標就出來了,然後接下來就進入資料收集的階段。

PEST分析框架
首先從資料收集階段,我們可以通過資料庫、公開出版物、網際網路、市場調查等手段渠道。當獲取到比較有價值和參考的原始資料後。作為設計師可以簡單的瞭解或者是學習資料如何去處理?包括以下幾個步驟:資料清洗、資料轉化、資料提取、最後到資料的計算。以上的每個環節,都可以非常細緻的講解,也可以通過專業的資料分析師的書籍進行學習。
在這裡我大致給大家提出三種分析情況:如果要對一件事物現狀進行分析,可以用對比法,對比分析、平均數分析、綜合評價分析。當對事物原因進行分析,那麼可以用到分組分析、結構分析、交叉分析、杜邦分析、漏斗圖分析、舉證關聯分析、聚類分析等方法。當你想對一件事物進行預測,那麼可以去了解迴歸分析、時間序列、決策樹、神經網路等方法。除了對分析方法的瞭解學習,如果覺得對於日常運用起來有困難。那麼至少我們要能看得懂一份日常的資料通報,如相關的資料展現形式是需要了解掌握的。比如:各種柱形圖、折線圖、條形圖、散點圖、餅圖、氣泡圖、雷達圖等等。另外定期也可以去看看產品使用者專題分析報告、綜合分析報告等等。另外還有幾個資料基本概念:
絕對數與相對數
絕對數是反映客觀現象總體在一定時間、地點條件下的總規模、總水平的綜合性指標,也是資料分析中常用的指標,如GDP、總人口等。此外,絕對數也可以表現為在一定時間、地點條件下數量增減變化的絕對數,比如A國人口比B國人口多1000萬人。絕對數是反映客觀現象總體在一定時間、地點條件下的總規模、總水平的綜合性指標,也是資料分析中常用的指標,如GDP、總人口等。此外,絕對數也可以表現為在一定時間、地點條件下數量增減變化的絕對數,比如A國人口比B國人口多1000萬人。
而相對數是指由兩個有聯絡的指標對比計算而得到的數值,用以反映客觀現象之間數量聯絡程度的綜合指標。分母是用做對比標準的指標數值,簡稱基數;分子是用做與技術對比的指標數值,簡稱比數。相對數一般以倍數、成數、百分數等表示。反映的是客觀現象之間數量聯絡的程度。注意:使用相對數時需要注意指標的可比性,同時要與總量指標(絕對數)結合使用。
百分比
百分比就是相對數中的一種,它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也稱百分率或百分數。 注意:百分點是指不同時期以百分數的形式表示的相對指標的變動幅度,1個百分點=1%。舉個例子:
1、各位好,我們公司今年的利潤是45%,比去年的78%提高了17%。
2、各位好,我們公司今年的利潤是45%,比去年的78%提高了17個百分點。
這兩句話哪個說法正確?
這裡混淆了百分比和百分點的概念,表示構成的變動幅度不宜用百分數,而應該用百分點。因此這句話的正確說法應該是:“公司今年的利潤是45%,比去年的28%提高了17個百分點。
同比與環比
同比是指與歷史同時期進行比較得到的數值,該指標主要反映的是失誤發展的相對情況。例如:2010年12月與2009年12月相比。
環比是指與前一個統計期進行比較得到的數值,該指標主要反映的是事物逐期發展的情況。例如2010年12月與2010年11月相比。
倍數與番數
接下來再來看一個例子:
“產品流量翻兩番,從去年的3.2千萬提高到今年的6.4千萬。此外,我們成本控制也很好,由2000萬元下降了一倍,今年成本1000萬。”
倍數與番數同樣屬於相對數,但適用哦時容易混淆。倍數是一個數除以另一個數所得的商。如A除以B=C,就是說A是B的C倍。需要注意的是,倍數一般表示數量的增長或上升幅度,而不適用於表示數量的減少或下降。番數是指原來數量的2的N次方倍。比如翻一番為原來數量的2倍,翻兩番為4倍。
這位公司發言人在講話中就混淆了倍數與番數的概念。正確的說法是:公司產品銷量翻一番,從去年3.2千萬提高到今年的6.4萬件。此外,我們成本控制也很好,由2000萬元下降了50%,今年成本為1000萬。
總結
此篇文章只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了一下設計師為什麼需要了解資料,以及基礎的資料知識。如果有相關的資訊交流可以聯絡我,下次再進行更加深入的探討研究。如果對網際網路資料相關有興趣,可以在網際網路上找到不少關於資料收集、收據處理、資料分析等相關書籍。對於非專業的資料分析師以外,需要用到資料結論報告的夥伴們,這裡推薦兩個網際網路產品及運營資料相關的報告網站:
http://www.199it.com/archives/tag/analysys 易觀國際/中文網際網路資料資訊中心-199IT
http://www.iresearch.cn/mindex.shtml 艾瑞網網際網路資料資訊聚合平臺
http://www.cnnic.net.cn 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CNNIC
無戒90天寫作主題訓練營
愛吃桃的阿玉*原創,歡迎轉發給你的朋友或者分享到朋友圈,公眾號轉載請通過簡信聯絡作者本人獲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