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原鏈開發者大會 |“JoyPub趣吧”陳暉:“區塊鏈+網路通訊“將最大化發揮革命性價值
11月17日,2018比原鏈全球開發者大會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召開。經過4個月激烈廝殺,16支團隊最終在這裡展開最終角逐,爭奪桂冠。
“JoyPub趣吧”是本次比原鏈開發大賽最終入圍的第一個展示專案。這是一個融合PPk開放協議和多鏈(比原鏈+以太坊)實現的去中心化社交網路群組應用原型。通過PPk開放協議支援多鏈結合靈活滿足應用需求,所有應用資料都以ODIN標識作為關鍵字,支援跨多鏈開放、可信搜尋和整合展示。
PPk技術社群發起人陳暉是北郵網路管理研究中心區塊鏈技術顧問,著有《區塊鏈技術指南》,早在幾年前率先提出了“區塊鏈+網路通訊“將最大化發揮區塊鏈革命性價值的觀點。
在15年BTC市場熊市最低迷,參與者大多悲觀失望時,PPk技術社群就定義、釋出和推動ODIN命名標識開放協議,在陳暉看來,這是因為團隊把握了區塊鏈技術的創世價值,專注以興趣驅動、跨界融合區塊鏈和網路通訊技術的獨特路線,在大部分人不理解時能堅持長期推動。
介紹參賽案例之前,陳暉首先丟擲了兩個問題,第一,為什麼各大網際網路巨頭不自己定義私有DNS和HTTP協議?第二,當前的網際網路基於IP網路,IP網路是傳輸通道,這個角色不會變嗎?
針對第一個問題,陳暉的回答是,“因為多層合作的業態非常關鍵。如果他們定義私有的,這個業態就不存在。”
從傳統網際網路的演變延申至現在的區塊鏈業態,比原鏈、以太坊、比特幣,這些各有特色的公鏈、聯盟鏈,私有鏈,它們現在的狀態是分割的,和傳統區域網一樣。所以誕生了一些跨鏈專案,把異構的區塊鏈專案互通互聯起來,扮演IP協議的角色。
但有了類似IP協議的跨鏈協議的角色,基於區塊鏈的應用就能興起嗎?陳暉認為並不是,跨鏈協議的側重點解決底層異構區塊鏈之間的資料互通問題,而不是面向應用的,因此在跨鏈協議之上,還需要一層協議,如同傳統的DNS、URI、HTTP協議角色,用區塊鏈技術進行改造,形成新一代的面向應用的中間層協議,多層合作業態雛形基本就完成了。
而對於第二個問題的答案,陳暉認為,這是大家需要去思考的大的發展趨勢,如果網路不會變,那意味著比特幣這樣的新型事物顛覆不了傳統勢力,但實際上比特幣正在顛覆傳統格局。陳暉認為,NDN(命名資料網路)+Blockchain有可能替代現有IP網路。
而PPK開放協議所做的就是在跨鏈組網和對等web應用之間定義兩個可信的協議,一個是命名標識協議,一個是傳輸協議,兩個協議相結合就是陳暉一開始丟擲的兩個問題答案。
而在今天的比原開發大賽現場展示的“JoyPub趣吧”案例介紹中,陳暉介紹,為什麼會基於比原鏈?因為比原鏈的特質和有趣的極客特質是相通的。比原鏈的有趣體現在它的創新點上,基於比原鏈相比其他公鏈的差異化優勢特性,選擇好的適配場景可對相關DAPP開發有事半功倍之效。具體來說,
第一,面向AI提出了友好型POW演算法,做出自己的嘗試,沒有跟隨別人的大流;第二,它定義的BUTXO模型,基於金融資產交易需求的可程式設計合約機制,和比特幣和以太坊在安全可控性和靈活開放性上取得一種新的平衡特性;第三,它側重數字資產線上和線下連線,面向跨鏈、跨平臺的設計也是引用ODIN標識方案關鍵性的考慮,它是完全開放的心態採用ODIN標識未來和更多的鏈,更多的平臺合作。

隨後,陳暉現場展示了“JoyPub趣吧”,通過PPk開放協議將Bytom和Ethereum融合到一個應用裡的原型概念方案,可以靈活發揮不同區塊鏈平臺的各自優勢特性,比如比原鏈發行數字化資產很簡單和交易成本低,以太坊的Metamask外掛很好用,而且應用也能支援隨著技術發展來接入更多新興公鏈比如EOS、IPFS等,獲得更自主、靈活的發展空間。
作為一個基於區塊鏈的社交專案,“JoyPub趣吧”相比傳統的SNS應用有什麼本質改變?陳暉介紹,相比傳統SNS網站的“圍城”和“資料黑盒”,DAPP應用模式下,使用者自主擁有標識,並通過區塊鏈技術達成完全開放的“資料白盒”,進行“對等、可信”的資訊交流。這樣同一份社交資訊,開放、可信、持續地託管到區塊鏈上,可以被其它SNS應用所自主、可信、穩定地呼叫和整合,所謂“1+1>2”,自組織成更有生命力的SNS應用生態。
也許正如“JoyPub趣吧”專案的命名,
儘管第一個WEB網頁很樸實,美觀度不比現在多彩燦爛的WEB網站,但WEB關鍵性的‘有趣’的創新價值點都已然在其中。同樣的,ODIN標識和PTTP協議的關鍵創新點的‘有趣’也盡在其中。現在的熊市來得更猛烈些又有何妨,因為‘有趣’新世界已然是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