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贊多少錢 ?那些“刷量”買來的繁榮
2018年10月20日,自媒體“小聲比比”爆料,估值175億的旅遊平臺“馬蜂窩”是一座“殭屍和水軍構成的鬼城”,指出其點評內容中85%涉嫌抄襲其他平臺。兩天後,馬蜂窩發表宣告迴應,將開展全網核查並查處涉嫌虛假的資訊。
“水軍”的存在,已經是網際網路時代公開的祕密——他們用機器或者組織人工,刷點選率、刷評論、刷點贊、刷APP下載量……幾乎可以滲透在所有使用者產生內容的平臺上。
只要是以資料衡量價值的網際網路平臺,資料造假就不是不可能。視訊網站、微博、豆瓣、知乎、小紅書、虎撲、淘寶,各家平臺都有水軍活躍的身影。
在網際網路造假產業鏈中,有需求的專案方出資,買來了大量虛假的繁榮,這恰恰是很多平臺喜聞樂見甚至親自參與的。買資料的價格貴賤,完全在於平臺的城牆壘得有多高。
純人工的豆瓣很貴,能機刷的便宜些
南方週末記者近10天混跡QQ水軍群中發現,在“刷量”的世界裡,豆瓣是最貴之一。
如果要“買”豆瓣,一位“水軍”的報價是,不保證顯示點評的打分,5元一條,保證顯示影評的,10元一條,點贊或打分1元一次。
這個價格,比買微博等其他平臺要高出許多倍。
他說,因為豆瓣對水軍防範嚴格,新號一般不給顯示內容,註冊半年的號最容易顯示,所以“半年號”最受歡迎。但是這些號風險也很大,如果經常做、被發現是水軍,就會被鎖死ID,不顯示它的影評。
別的平臺,如果“量大”可以打折,但豆瓣不行。“因為豆瓣是純人工的,有的平臺能機刷,就便宜一些。”他說。
但真正“幹活”的人能分到多少錢呢?
當南方週末記者扮作兼職水軍時,接到的豆瓣任務是為電視劇《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打分,打4或5星,並配上15字左右的短評,然後晒截圖,通過QQ紅包付酬勞。
接這樣一條點評的價格為1元,買同一條點評的價格是10元,90%的差價被中間環節吞了。
在水軍的世界裡,“水軍頭子”是連線上下家的,負責找活,再在QQ群或微信群裡發任務。直接操作的一般是“散兵遊勇”,他們是學生、待業人員、全職媽媽和其他想賺點外快的人。南方週末記者所在的QQ群裡有近2000人,幾乎每分鐘都有任務發在群裡待領。
“水軍頭子”也有可能是兼職的。比如,跟南方週末記者聯絡的一個“上線”,女性,佈置任務的間歇還要接送孩子,微信頭像是李嘉誠的照片。
通過觀察豆瓣打分的情況,也能發現某部電視劇中水軍的痕跡。比如上個月全國收視率前三名的電視劇《月嫂先生》,在播放過半的2018年9月29日上午,南方週末記者發現,在有幾十條點評的情況下,該劇卻沒有打分,因為“評分人數不足”。
南方週末記者詢問了豆瓣方面,迴應是,公開發行的影片,過濾掉“非正常評分”後,評分人數達到一定數量會顯示評分。以此推理,該劇的點評人數早已達到顯示評分的程度,那麼只能是因為“非正常評分”佔比過高。
此前,豆瓣創始人阿北曾經解釋,他們把“老子還就不信了,我就要把這個平均分擡高/拉低”動力之下的打分行為統稱為“非正常評分”。這大致有四類,註冊和購買賬號刷高分的、刷低分的、明星粉絲團的和鐵桿使用者的“反水行動”。
他們的原則是“所有能判斷屬於非正常評分的一概不算”,不分高低貴賤。為了“反刷分”,24小時都有大小程式在跑。
類似《月嫂先生》的情況現在仍然可以看到,比如湖南衛視的熱播劇《你遲到的許多年》,2018年10月16日就沒有顯示評分,但短評最高有186個贊。
在豆瓣,也可以發現一些貌似水軍的賬號,他們的打分往往只有1星和5星,評語都是捧或罵演員。比如一個賬號經常為熱播劇打一星,評語諸如“江疏影演戲總是咬牙切齒的”“王凱演技爛”“馬天宇娘”,也會一直為一些明星的劇打五星,寫“靳東好帥好帥,有靳東的都是精品!”等。
刷量套路
跟豆瓣一樣難刷的是知乎,同樣只能純人工。
一位“水軍”跟南方週末記者透露,幾個月以前,知乎還可以發大量誇或者黑某個明星的帖子、評論和點贊,但現在不行了,有宣傳和廣告性質的內容都容易被刪,點贊也容易“掉”,點10個贊可能留下一兩個。
從前他下面有一批老號,點贊太頻繁了,被封了。他就註冊了新號,但新號點贊更容易被發現,如果不點贊這個號也沒有用,就形成了“惡性迴圈”,點贊被發現、封號、註冊新號、點贊、再封、再註冊……“養個知乎號太難了,所以價格就蹭蹭往上漲,現在一個贊漲到2.5元了”。
不過,這裡面的差價和豆瓣一樣驚人,在QQ群裡,一條知乎點贊價格是0.25元,賣出去同樣漲了10倍。
在QQ群裡,知乎買讚的內容形形色色,除了娛樂圈,還有淨水器、種植眉毛、英國短毛貓、英語培訓,甚至烏克蘭代孕的內容。
知乎方面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他們不斷在迭代反作弊系統,事前攔截明顯作弊行為,事中針對沒那麼明顯的作弊行為進行不同層級的處理,要麼送審、要麼限制、要麼處罰,事後對非常低頻的賬號進行模型檢測和控制。此外,他們還做了針對“陰陽怪氣文字”的識別,進行摺疊處理。
水軍常出現的平臺除了微博、豆瓣和知乎以外,還有小紅書和虎撲。
南方週末記者聯絡了一個水軍團隊,微信頭像是紅色的“水”字,他們說豆瓣很嚴,微博很鬆,小紅書也可以做,評論做不了,點贊可以,30塊100個贊。
在所有內容平臺中,最簡單的是微博。
上述頭像為“水”的水軍報價是,微博一律五毛,提供“評論+轉發+點贊”全套服務。另一位水軍報價是,買微博“熱搜”,6萬左右一次,保證掛一天左右。另外,一萬次轉發200元,一萬次點贊200元,一萬次評論500元。
微博的價格可以商量,因為“評論和點贊可以機刷也可以人工,機刷很便宜”。他們有專門的程式可以做出來。
捧一位明星,在微博上已經做出了整套套路:微博加粉、轉發、點贊、評論、明星實力榜都可以買,還可以實時“霸屏”,即用大量的實時號發明星內容;可以壓制負面資訊,這個按條計算,一條几十元,一般來說明星公司都會提供文案、照片和視訊用來“霸屏”;還有微博熱門、做下拉框(搜尋時出現關鍵詞)、刪除負面下拉框,這三個都比較貴,因為只能人工操作;也可以“黑”別人,5塊錢一條評論,內容自由發揮,“最近就黑了LC。”一位水軍神祕地說。
機器取代人
微博動輒數以萬計的“水”法,主要是基於機器。一個名為“一個程式設計師的日常”的部落格,曾經爆出微博機器刷量的做法。
博主發現,一個程式設計師,在電腦螢幕上可以控制多個伺服器視窗,不同視窗執行不同的任務。流程是,不停監控新浪微博大號是否發出了新內容,一旦發了新微博,則根據該微博的主題特徵,從評論庫裡提取評論,自動評論在原微博下面,然後從市場上買成千上萬的微博賬號,批量自動給這條評論點贊,再另外買一批微博賬號自動轉發、點贊該微博。
“就這樣,一個人用一臺電腦,再加上從市場上買到的成千上萬的賬號,完成了整個流程。”
該博主對南方週末記者說,可以用文字聚類分析來排查水軍,通常來說,水軍的行為特徵是短時間內超多使用者、評論內容文字簡單重複,而且資料一般比較簡單。
自動評論的內容出自評論庫,他說,這個評論庫的內容也都是採集的。從技術上來看,所有平臺的資料都可以機刷,只是技術難度以及平臺方是否管理的問題。想看哪些是機器刷的,基本把評論往後翻幾頁就能看出來了。
他說,平臺應該是能識別水軍的,但難以處理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怕誤傷使用者,很多水軍的行為和普通使用者區別不大;第二是有些平臺預設水軍的存在,營造繁榮的假象。
大量水軍賬號是從已有的號碼中盜用的。比如一位53歲的男性使用者告訴南方週末記者,他只是早年註冊過微博,但目前他的微博在大量轉發“火箭少女101_孟美歧”的微博,並且評論“淡定強力圍觀!”。他本人並不知道孟美歧是誰。回看孟美歧最新的一條微博,評論、點贊、轉發人數都達到了50萬-60萬次。
可以機刷的除了微博,還有視訊網站的點選量和彈幕。
一位“水軍”對南方週末記者說,50塊錢可以買騰訊視訊一萬次點選量,優酷和愛奇藝也可以做,三個平臺價格差不多。彈幕如果是一行多屏的,每條1元,如果刷幾萬、幾十萬次的彈幕價格也可以談,最低5毛一條。
他說,這已經是行規了,“除非是很好的電影或者電視劇,不然很多都是刷出來的”。
另一個水軍報價更低,1萬播放量12塊錢,都是機刷。彈幕如果不卡時間、文案隨機的話,0.8-1元一條。
對此,一位網際網路資料統計公司的負責人說,常見點選量的演算法其實是按照“VV”指標,也就是開啟率來算的,只要你在任何平臺,打開了相關網頁,就算是一次點選率,片花也算。刷單也確實存在,電商網站都可以直接買到,後來網上少了,大家線上下也形成了灰色鏈條,“都不用心做事了,因為這個太容易了,造假是會形成閉環的”。
另一位資料統計平臺的創始人對南方週末記者說,視訊點選量是沒有第三方監測的,但是廣告商會僱第三方進行資料審計。除此之外,播放量由平臺說了算,沒有第三方佐證。
真正準確的監測方法叫加碼監測,相當於在需要監測的視訊上加一個程式碼,每次觸發都會返回資訊到第三方伺服器上,這樣來計算點選量。但目前這樣的監測只應用在視訊網站的廣告上,因為廣告主要求加,但視訊內容的資料監測是不對外開放的。
與收視率不同,收視率資料是廣告商前期參考和後期結算的標準,但網站點選率對於廣告商來說主要是前期參考作用,因為決定結算的資料是相對獨立的、第三方加碼的。
“視訊網站之間的競爭,導致他們互相把這個點選量越吹越大,吹到中國人都不夠用了。”上述資料統計平臺創始人說。
2017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電視劇上線23天播放量突破189億,有人大代表質疑,全體中國網民不分晝夜地看,也不能帶來每天8億的點選量。隨後,《中國電影報道》揭露,《孤芳不自賞》一天之內網站點選量猛增14億,資料監測機構發現其播放量注水程度高達90%。
“反刷量”抗爭
2017年,中國首例因視訊網站“刷量”而引發的不正當競爭案開庭。2017年2-6月,杭州某公司三人,在視訊網站愛奇藝上針對某視訊,製造了不低於9.5億次的虛假訪問。原告愛奇藝最終獲賠50萬元。
2018年9月3日,愛奇藝發表宣告,告別唯流量時代,關閉顯示前臺播放量。
愛奇藝資料研究院院長葛承志對南方週末記者說,以後愛奇藝將用“內容熱度值”的方式衡量一個作品的熱度,它包括觀看資料、互動資料和分享資料等多種維度。因為單純的播放量並不能體現一個劇的熱度,比如在愛奇藝,播放量最高的不是最近流行的《延禧攻略》,而是《小豬佩奇》,大人很少一集看三遍的,但是孩子經常能把一集看上十幾遍。
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在近日的活動中說,“關閉播放量是我們非常不情願做的一件事,但與其讓市場混亂,還不如自己痛下決心,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不希望無論是內容製作方、廣告主還是我們自己,多花精力在這個無聊的事情上糾結,我們應該研發更科學的指標。”
靈河傳媒CEO白一驄也公開表示,該公司是最早一批傳統電視劇轉做網劇的,2014年時覺得網播過億是非常困難的事。真過億的那天,所有團隊的人都高興瘋了。但是現在,如果上線兩小時不過億變得非常奇怪,“三四年時間真的能有幾百倍的增長嗎?我們播放量是有問題的”。
南方週末記者聯絡騰訊視訊,對方表示近期這個方向的話題不參與討論。
一個刷量水軍在貼吧說,水軍的本質就是公關公司,你乾的活只有兩種,表揚和批評。作為一個水軍,你不需要分對錯,只要看利益,然後用成千上萬個虛假的身份說出客戶想說的話。
水軍的波及範圍其實早已超出了網際網路內容平臺。在APP刷量領域,針對廣告方普遍採信的友盟資料,已經衍生出一批“友盟刷量”公司。南方週末記者看到有一個叫做“有夢資料”的平臺,可以全真模擬各種手機資訊刷量下載APP,官網上寫道,“APP刷量和友盟刷量已成為最快獲得融資方法”。
一位公關公司資深人士對南方週末記者說,很多企業都愛買水軍,刷正面稿件,對衝負面資訊,保證百度搜索前三頁沒有負面報道就算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