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熱評:共建5G,引領持續創新
日前,工信部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標誌著我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作為第五代行動通訊網路,我國5G技術在本輪科技競爭中已經從“跟跑”“並跑”邁向“領跑”,未來要與世界各國深化合作共謀發展。中國正處在經濟發展方式由傳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的關鍵時期,5G商用將使創新驅動的作用更加凸顯出來,為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和更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的科技基礎。
5G帶來的不僅僅是速度,更是整個社會和生活的變革。 5G是新一輪科技革命最具代表性的技術之一,與4G相比具有超高網速、超低延遲、超廣連線的顯著特點,傳輸速率是當前4G的十倍左右,在無人駕駛、智慧城市、智慧家居、虛擬現實、遠端教育和醫療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5G時代,更高的頻寬速率、更低更可靠的時延和更大容量的網路連線,將給人們生活帶來更多便利和樂趣。早在“十三五”規劃中,我國就將5G定位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增長的新領域”。 5G的商用,不僅會給我國乃至全球經濟持續發展帶來強勁動力,還將成為拉動數以百萬計新就業、提高民眾生活質量的巨大引擎。調查資料預計,到2035年,全球藉助5G提升生產力的產業將會創造12萬億美元的產值,將直接或間接創造2200萬個工作崗位。
我國5G技術的“領跑”優勢,源於自主創新。激烈的世界競爭中,關鍵核心技術買不來、討不來,只有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目前,我國在5G技術、標準、產業方面初步建立競爭優勢,祕訣就是堅定不移的自主創新。在技術標準方面,中國在整個體系中扮演著領導者角色,我國倡導的5G概念、應用場景和技術指標已納入國際電信聯盟的5G定義,我國企業提出的靈活系統設計、極化碼、大規模天線和新型網路架構等關鍵技術已成為國際標準重點內容。截至今年5月,在全球20多家企業的5G標準必要專利宣告中,我國企業宣告數量佔比超過30%,位居世界首位。在產業發展方面,我國率先啟動5G技術研發試驗,加快了5G裝置研發和產業化程序,5G中頻段系統裝置、終端晶片、智慧手機等均處於全球產業第一梯隊。
“共商、共建、共享”,為5G發展注入新動力、新活力。當今世界,各國相互聯絡、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裡,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裡,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歷史實踐證明,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導致落後,互利合作、共同發展是世界的主流。我國一直以開放的心態擁抱全球創新,在自主創新中進一步開放,在開放創新中實現更高層次的發展。世界各國只有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深化合作、互惠互利、共贏共享,才能實現長久持續發展。在5G方面,我國一直秉持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理念,與全球產業界攜手推進5G發展。未來,我國將一如既往地歡迎國外企業積極參與我國5G網路建設和應用推廣,共謀5G發展和創新,共享我國5G發展成果。
沒有永遠的“領跑者”,唯有創新才能保證持續領先。中國5G建設的領先優勢,值得國人驕傲,也增強了國人的信心,但現在領跑不等於永遠領跑,要保持頭腦清醒,持之以恆地堅持自主創新,不斷解決5G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技術難題和應用難題。 5G商用是一個持續完善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定會引發新一輪技術創新和應用發展。因此啟用5G強勁動力,要加強5G建設的政策保障,支援相關運營企業開展網路建設,全面落實提速降費要求,著力打造高品質的5G精品網路。創新服務方式,營造5G應用發展的良好環境,推動相關企業加強與各行各業、各領域溝通協作,深入挖掘5G典型應用。繼續推動5G增強技術的成熟,在加快5G產業鏈成熟基礎上,支援開展5G增強技術研發試驗,為未來發展打好基礎。(桂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