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挑起咖啡戰爭,星巴克遭遇史上最猛奇襲
從5月份開始正式營業,半年時間瑞幸咖啡已成為史上最快新晉獨角獸。7月11日,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宣佈A輪融資2億美元,估值達到10億美元。從試運營開始佈局線下本店,僅僅11個月門店超過1400家,雙11購物狂歡節首日銷量突破515萬杯,瑞幸咖啡正續寫著自己的傳奇故事,而星巴克則迎來前所未有的危機感。
瑞幸高歌猛進,星巴克徹夜難眠
雙11首日銷量超過515萬杯,這樣的成績是什麼概念?一天的銷量超越了瑞幸咖啡從2017年10月到2018年1月試運營期間內的銷售總量,這也是星巴克在中國3000家門店5日內的銷售總額。整個雙11活動期間,瑞幸咖啡最終銷量為1820萬杯。僅僅成立一年就有這樣的成績,你要說星巴克不慌,我還真不信。

瑞幸咖啡在2018年5月開始正式運營,當時已有525家線下門店,到11月份全國21所城市已擁有1400家門店。2018年8月,瑞幸咖啡宣稱要在全國部署2000家門店,按照目前的速度來看,完成的可能性很高。如果可以保持這樣的增長速度,明年年底極有可能超越星巴克的線下門店。毫無疑問,瑞幸咖啡用極短的時間形成了自己的咖啡品牌,不斷向星巴克施壓。
網際網路時代的寵兒,流淌著新零售的血液
瑞幸咖啡最大的區別就是從誕生那天起就是新零售咖啡,不用揹負沉重的包袱轉型。一直使用網際網路企業經典的“燒錢打法”迅速造成規模效應占領市場,再考慮盈利。雖然這樣的打法有很大風險,也有很多其他垂直領域的前車之鑑,但從目前的效果來看,消費者還是很吃這套“砸錢補貼”的套路。

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瑞幸將咖啡的價格下調到20元檔,相比星巴克每杯便宜了將近10元,加上瘋狂的咖啡卷補貼,短時間聚集了大量使用者。邀請湯唯進行代言,形成了粉絲效應。獨立的App設定,使得瑞幸可以脫離巨頭生態圈的控制。另一方面,瑞幸與順豐形成戰略合作,專打外送業務,力推新零售理念。
場景化競爭,瑞幸推動“無限場景”新零售
從1999年至今,星巴克進入中國市場將近20年幾乎沒有競爭對手,沒想到瑞幸的出現打了個措手不及。瑞幸咖啡沒有選擇和星巴克正面剛,而是將觸手伸向家庭和公司進行場景化競爭,結合線上線下,打破地理位置的限制,力推咖啡新零售,這也是瑞幸咖啡倡導的“無限場景”理念。

今年9月,瑞幸咖啡與騰訊簽署戰略合作,開始探索自動化配送和微信支付方面的更多可能,未來會不會有更加便捷的方法喝到可口的咖啡?這是消費者們非常期待的。而隨著雙方的共同推廣和移動支付的優化,瑞幸咖啡確實承載了更多的可能性。
眼看著競爭對手爆發式成長,星巴克也吹響了反擊的號角。8月2日,星巴克與阿里巴巴旗下餓了麼展開合作,力推外賣咖啡,試圖以自身體量的優勢和阿里的賦能形成自己的護城河。但傳統企業能否平滑轉型也是很大的挑戰,不降反升的價格是否有消費者買單也需要時間的驗證。不過,隨著阿里和騰訊的入局,相信未來咖啡新零售領域會有更多有意思的事情發生,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