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商控股:加大服務力度,緩解民企、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長期以來,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困擾民企、小微企業發展的突出問題,嚴重阻礙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尤其今年,一些意料外因素的集中爆發,使得這類企業又陷入新的融資困境。在此大背景下,供應鏈金融作為緩解民企、小微企業融資問題最重要的抓手,仍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目前,供應鏈金融是實體企業獲得融資服務的最佳途徑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中小企業融資缺口,解決了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未來,在國家利好政策支援下,廣闊的市場需求,均將有力地推動供應鏈金融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國商控股董事長車健說道:“國商控股將一如既往立足產業資本運營商定位,深耕供應鏈金融領域,不斷創新業務模式、協同資源整合,重點扶持民企、小微企業發展,切實服務好實體經濟。”

國家不斷髮布利好政策支援民營、小微企業健康發展
眾所周知,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佔有重要地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自今年以來,人民銀行已經四次實施定向降準,最近的一次是10月15日,釋放了7500億的增量資金,主要支援小微企業、民營企業、創新型企業。
11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加大金融支援緩解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會議指出,為民營企業、小微企業解困,是更大激發市場活力、更多增加就業的重要舉措。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各地區、各部門多措並舉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取得一定進展,但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依然突出。下一步,要加大對民營企業、小微企業支援力度,切實做到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等各類所有制企業一視同仁。
對此,國商控股董事長車健認為,當前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經濟質量優勢,迫切需要非公經濟培育新動能,需要民營、小微企業闖市場。
“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加大金融支援緩解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又一次釋放了政策紅利,相信在國家相關政策利好下,民營、小微企業融資問題將有效得到緩解。”國商控股董事長車健表示:“國商控股積極貫徹國務院關於支援民營和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精神,加大對民營、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援力度,促進民營小微企業健康發展,支援實體產業轉型升級,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供應鏈金融是支援實體經濟和小微企業的有效工具
近年來國家緊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主線,圍繞振興實體經濟、推動產業創新發展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不斷完善政策體系,營造良好發展環境。而供應鏈金融是支援實體經濟和小微企業的有效工具,因此監管層一直持鼓勵態度。
此前,國務院辦公廳釋出的《關於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提出積極穩妥發展供應鏈金融。鼓勵商業銀行、供應鏈核心企業等建立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為供應鏈上下游中小微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資渠道。
10月17日,商務部在上海召開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工作會議。商務部副部長王炳南表示,供應鏈上升為國家戰略,在當前國內外形勢錯綜複雜的環境下,深入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尤為重要。廣泛應用雲端計算、大資料、物聯網、認知技術、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一代資訊科技,加大技術和模式創新,逐步實現供應鏈協同全過程的數字呈現、實時感知和智慧決策,大力發展智慧供應鏈。
“供應鏈核心企業的上下游企業基本都是小微企業,因此大力發展供應鏈金融業務正契合國家要求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總體戰略,符合國家的發展方向,可以說利國利民。”國商控股董事長車健如是說。
國商控股深信:未來中國經濟發展趨勢一定是穩中向好。值此契機,國商控股將繼續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堅持產融結合、以融助產的發展戰略,深耕供應鏈金融業務領域,促進網際網路、大資料、人工智慧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併為相關企業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同時,國商控股以金融資本助推實體經濟發展為價值核心,在特色產業園、影視院線、汽車後市場、醫療+養老、教育、高科技等領域積極佈局,全面拓展服務實體經濟的廣度與深度,致力於實現資本與產業的有機融合、互動發展,不斷以國際視野推動企業運營機制與發展模式的迅速轉型,為踐行“產業報國、實業興邦”的企業夢想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