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革命開啟數字化時代,萬物互聯成為數字化時代最根本特徵
雲是指雲化計算、雲化服務、雲化產業:這個區域主要為業界提供雲化應用開發和接入能力。雲平臺能夠聚合各行開發者,並且聚焦PaaS平臺能力能力,針對智慧家電、抄表、工業物聯網等垂直行業終端裝置管理。
管是指豐富管道、高速管道、智慧管道:這個區域主要通過智慧管道連線,打造優質穩定,安全公眾物聯網。電信運營商推出了CCMP連線管理平臺,CCMP與jasper、DCP、GDSP並列為全球領域領先四大連線管理平臺。平臺連線數超2億、企業客戶超4萬、API月呼叫量超24億次。
端是指移動終端、數字終端、家庭終端:這個區域主要通過自主研發+行業合作的模式打造晶片模組等一站式解決方案,並將物聯網模組成本拉低到行業可以接受的範圍,然後部署到各個終端載體上發揮價值。
那麼,在基於數字化時代的雲、管、端作用下,電信運營商也穩健步入到一個新的戰略階段——資料化連線戰略。作為戰略願景,這將使其成為數字化創新的全球領先運營商。作為戰略內涵,它包括要做大連線規模、做優連線服務、做強連線應用。作為戰略目標,收入仍然是核心要素,力爭高於世界一流運營商平均水平,連線數量 “翻一番”;作為戰略路徑,主要開拓大市場、打造大網路、夯實大能力、構建大協同。

作為數字社會建設的主力軍,電信運營商具備八大領域資料優勢,能夠基本覆蓋人們的生活。它包括:最靠譜的社交資料、最豐富的上網資料、最廣泛的ID融合資料、最實時的位置資料、最準確的跨屏資料。為何運營商的數字化能力這麼強悍?這是因為覆蓋了全國近9億大規模人口,並且擁有323萬高質量基站,覆蓋100PB級別資料規模、還包括PB級別的上網資料和信令資料處理。因此都能突顯通訊網路覆蓋、客戶消費洞察、社交網路連線、使用者上網普及、終端市場發展、身份實名驗真、位置精準營銷和時序資料管理等八大能力。
就拿中國移動的“大雲”戰略而言,“大雲”在逐步完善的同時也在逐年豐富其應用能力。從最初少量的應用試驗發展到每年幾十次的應用,每年至少增加50%。“大雲”應用已經涵蓋經營分析、網路管理、業務、網際網路、電子政務等多個領域,並在清華、北郵、北大等高校得到了部署和應用。“大雲”還在盤古搜、WAP/彩信雙業務雲資源池、無線城市等商業系統以及南方基地雲端計算實驗室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以中國移動南方基地為例,部署WAP閘道器、MMSC雙業務系統,並作為全網的備份節點,支援WAP業務30000TPS、彩信業務3000條/秒的併發,並預留了30%的資源冗餘,實現了雙系統資源共享,統一管理,降低了建設和運營成本。在應用領域,中國移動還重點打造了個人雲服務,加強“端+雲”協同,為使用者提供完善的個人雲服務。另外,中國移動還依託開放雲平臺,打造工具商店新模式拉動移動網際網路產業升級。
我國市場規模龐大,對雲端計算應用有著廣闊的需求。在國際上雲端計算產業格局並未定型,依然處於發展階段。經過十餘年的技術積累,我國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產業基礎。網際網路企業在大規模分散式計算系統方面漸漸成形自由體系,裝置商在定製伺服器、分散式儲存系統等軟硬體製造領域也有突破的機會。

最後,十九大報告描述巨集偉藍圖中強調:要推動網際網路、大資料、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階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技術革命開啟數字化時代,萬物互聯成為數字化時代最根本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