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新戰略對你我的意義
剛剛過去的雙11,同以往一樣,熱鬧非凡。
(微信:neutyz,公眾號:U-4EverYoung)
可能沒有幾個人會記得這是阿里的第幾個雙11,但我相信會有不少人知道這個雙11是騰訊的20歲生日。
騰訊籠罩了我們大多數人的大多數生活,佔據了我們手邊的很多終端裝置,也分享了我們每天的很多時間。我們都習以為常了她的存在,卻很難意識到她也只是一個只有20年曆史的公司,一個相對年輕的公司。
騰訊20年,通過她最新的組織架構調整向市場傳遞了她戰略重點的變化,傳遞了她自己對於網際網路的理解,對於產業結構的理解,對於新未來新形勢新生態的理解。
對於我們這些網際網路的從業人員來說,我們可能因為資源、知識、格局、時間、認知的侷限,無法很清晰的看到並把握住行業的未來。
這個時候,進行認真學習研究本行業頭部企業的戰略變化、發展重點、對行業的觀點態度,就尤為重要了,很可能他們的觀點和態度,就能夠反映出行業的未來。
因此,你我也很有必要研究一下騰訊這次的組織結構調整和新戰略,對於我們捕捉行業發展規律和變化趨勢,有著重大的意義。
本文就來分析一下這個部分,試圖給出行業發展規律和變化趨勢的自我觀點。

背景
騰訊公司調整組織架構的重點內容:
撤銷三大事業群;新成立兩個事業群;組建騰訊技術委員會;升級廣告營銷服務線;持續投資未來前沿基礎科學,加大對 AI、機器人、量子實驗室等投入。
撤銷的事業群包括移動網際網路事業群(MIG)、社交網路事業群(SNG)、網路媒體事業群(OMG)。其中,MIG 代表過往騰訊對於移動網際網路的戰略及戰略落地。旗下有 QQ 瀏覽器、騰訊應用寶、騰訊手機管家等工具型平臺。
分析
戰略變化的核心,我認為有如下幾點:
從08年開始,至今10年的時間,移動網際網路紅利基本消失,這個領域也沒有新的生產力型的技術出現,各個產品分佈在各個方向各個領域。移動網際網路再往上發展,尤其對於騰訊非垂直類的這種平臺型公司來講,瓶頸明顯。
To C的領域基本佔滿,對於騰訊這種大體量的公司而言,已經沒有更多空間。
To C領域產品擁擠,但網際網路上的內容,尤其是優質內容,仍然是重要資源,按騰訊公告中所言:“一方面,內容將有助於豐富和提升平臺的使用者價值,是平臺對使用者的“磁力石”;另一方面,各大平臺也大大激發了內容的傳播效力,成為了內容流轉的“放大器”。平臺是內容的載體,內容是平臺的使用者沉澱器,兩者密不可分。因此單獨新成立了平臺與內容事業群(PCG)。
目前的網際網路可能還有的空間就在於To B的產業網際網路機會,以及通過加大對基礎科學研究帶來的重大技術、重大生產力提升的機會了。
To B領域,大有可為,有著廣闊的市場,太多的企業在其所處的產業鏈和行業業務中有很多可優化空間。
基礎科學的研究,可以帶來生產力突飛猛進的發展,生產力的發展可帶來巨大的產業機會。
預測
To B領域將有更多的發展,產業網際網路機會空間巨大,圍繞垂直行業做平臺或者依附於大平臺做上下游產業,均可以有更多的機會。
至於,前沿基礎科學的研究,我們拭目以待,我們用熱烈的目光深情的期望著...
微信:neutyz
公眾號:U-4EverYo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