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博會舉辦的一百年前,中國產品如何打入國際市場?
文章轉自公眾號:盒飯財經(ID:daxiongfan),作者:卯妮子
早在一百多年前,崛起中的歐洲強國就意識到,舉辦一場世界性的博覽會,可以給一個地區帶來商機、財富、就業機會,能鼓勵政府在急需改進的專案上投資,能幫助經濟衰退的地區重振活力,能給一個國家或民族帶來自豪與自信……正是由於舉辦一場博覽會有如此之多之強的功能,使得世界上諸多強國競相效仿。
1851年,處於工業革命全盛時期的英國,已經成為了世界上的頭號強國,為了向世界展示其強大國力,於當年五月到十月期間舉辦了長達六個月的“萬國工業品大博覽會”史稱“水晶宮博覽會”,展會吸引了630萬名參觀者,還意外取得了18.6萬英鎊的盈利。
儘管清政府拒絕了英國政府的官方邀約,但是一些來自上海的商人和商會卻自行組織前往參加,將絲綢、茶葉等傳統商品出口至英國,並取得了多項大獎,這次博覽會也是中國人在世界性博覽會上的首次亮相。


巴拿馬萬國博覽會海報
1873年,奧地利政府為了重振日益衰敗的奧匈帝國,在維也納舉辦了博覽會,這是清政府首次以官方名義有組織地參加,不過,由於清政府的無能和外交人才的匱乏,負責此次參展的卻是由洋人操縱的中國海關。這一時期,由英國人操縱的中國海關還參加了一系列的世界性博覽會,包括巴黎世博會、費城博覽會、倫敦世博會、河內世博會等。直到1904年,中國商會和商人們對由海關主導中國參加博覽會心生不滿,強烈要求由中國人自己主導籌辦博覽會事宜,於是,當年的聖路易斯世界博覽會,變成為第一次由中國官方率領中國商人正式參加的博覽會。
中國人逐漸意識到,博覽會有“聯交易、擴物產、將人才、察商情、廣貿易、贈關稅、興商地及除積習”這八項益處。
1915年,美國為慶祝巴拿馬運河開通,在加州的舊金山市舉辦了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儘管當時的歐洲正籠罩在隆隆炮火之中。巴拿馬運河工程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工程”,從工程籌備到首航,前後達34年之久,自1517年,征服墨西哥的西班牙人瓦斯科·科爾特斯就提出過修建運河的主張,西班牙、英國、法國等國家都曾張羅過開鑿運河,但由於地理距離、政治局勢等種種原因,都以失敗告終。

巴拿馬運河
在獨立運動之後,美國政府逐漸意識到開鑿巴拿馬運河對於美國對外貿易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於是在1902年以4000萬美元收購了法國一家在建公司的全部資產,並於次年取得運河開鑿權和10英里寬運河區的永久控制權,在萬事俱備後,美國人在汲取前面幾個國家失敗的經驗的基礎上,於1906年正式開工建設,並於1914年8月順利完工。運河開通後,往來於美國東西海岸之間的船隻,不再需要繞行南美洲的合恩角,行程大大縮短,由歐洲去往美國西岸和東亞、澳洲的船隻也得到了便利。
儘管巴拿馬萬國博覽會是在巴拿馬運河開通後舉辦的,但舊金山卻是從巴拿馬運河開鑿之前便著手準備一次幾年運河開通的盛會了,舊金山市從1904年有此提議開始,討論了五年,籌款2年,規劃建設徵集展品4年,直到1915年舉辦,經歷了11年,此間,舊金山還經歷了一場8.3級的強震,地震引起的火災幾乎摧毀了整座城市,使得20萬人無家可歸。
這次博覽會於1915年2月開始,一直到12月閉幕,持續了十個月之久,參會國涵蓋了五大洲,中國、英國、法國、西班牙等35個世界上主要國家都建立了自己的政府館,美國國內有27個州參與。共設機械、交通、農業、製造業、冶礦、畜牧、食品、園藝、教育等12個展覽館,此外,還在會議期間舉辦了822場會議,約有200餘家團體赴會,涉及到農業、經商、教育、工業、歷史、社會、宗教等各個方面。如此空前的盛會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參觀,平均每日參觀人數少則5萬多達21萬,十個月的時間共接待了將近兩千萬的參觀者,不僅使得展會方付清了所有欠債,最終還盈利240萬美金。這次博覽會盛況空前,是20世紀初全球最盛大的一次博覽會。

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頒獎現場
1913年5月,美國政府承認了袁世凱北京政府,是西方列強中最早承認中華民國的國家。因此,在收到美國政府邀請後,北洋政府便開始了緊鑼密鼓的籌備,立刻成立了隸屬於工商總長的“籌備巴拿馬賽會事務局”,由曾經遊歷多國,並有多次參加舉辦國際博覽會經驗的陳琪擔任局長,成為中國參與巴拿馬博覽會的總負責人。工商總長劉揆一在事務局成立大會上講話指出: 美國承認中華民國最早,逢此盛典,我國理應參與,並且對此事應格外表示隆重,方為敦睦邦交之道。
陳琪提出了參加博覽會的具體的十條目標:
一、恢復固有國產名譽,二、擴張土產輸出額,三、採外人嗜好改良輸出品,四、比較各國改良大宗出產,五、誘起國民世界的企業心,六、研究運河開通商業大勢變遷後國際貿易辦法,七、循世界企業潮流確定吾國商業上之進行方略,以植國際貿易之本源,八、乘機調查萬國出產中與我國同類物品之競勝辦法,九、表示我國民商業道德,以植國際貿易之本源,十、聯絡美國,共圖太平洋之商業權。
從這十條參展目的來看,北洋政府當時積極參與國際貿易與合作,擴大貿易出口,遵守國際貿易規定並參與國際競爭、學習借鑑國外先進的企業管理制度的決心非常強。
由於當時的北洋政府組織到位,專業人才各顯其能,全國人民團結一心積極參賽, 在這次博覽會上,中國展品達10餘萬種,佔到整個巴拿馬博覽會的一半,展品出自全國各地4172個出品人和單位。共獲獎章1200餘枚,位居參展國第一 ,為當時的中國創造了極大的商機,也使得中國在工業化和國際化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時至今日,仍有很多中國老字號企業以自己的產品曾經在巴拿馬博覽會上獲得殊榮而自豪,在廣告中紛紛把自己獲過巴拿馬大獎的事蹟廣而告之。被稱為國酒的茅臺,在廣告裡光榮地說自己是是獲得過巴拿馬金獎的酒,茅臺集團名譽董事長季克良也表示過," 巴拿馬金獎"成就茅臺世界級地位,獲得"巴拿馬金獎",是茅臺最重要、最值得紀念的事件。
汾酒不服氣,緊接著便拍了廣告,強調 汾酒是唯一一家榮獲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中國白酒品牌甲等大獎章的品牌 ,除了這兩家老牌白酒,西鳳酒、五糧液等也紛紛拿這個獎項作為營銷噱頭來強調自己的國際地位和輝煌歷史。老牌酒廠對這一博覽會獎項如此在意,足以看出,巴拿馬博覽會舉足輕重的歷史地位。

民國時期的汾酒廣告,已經將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獎章作為宣傳口號
作為一場盛會的高潮和結尾,評獎環節是必不可少的,大賽組委會組成了由500名專業人士構成的評獎組委會,其中,美國人佔十分之七,其他各國參賽代表佔十分之三。巴拿馬博覽會的獎項共設六等。依次為:大獎章、名譽獎章、金牌獎章、銀牌獎章、銅牌獎章和獎詞。因此, 儘管茅臺宣稱自己所獲為金獎,卻實為六等獎裡面的第三等,而當年酒類裡獲得一等大獎章的目前仍在銷售的酒僅有汾酒和張裕葡萄酒 。中國代表團最終斬獲了1211項獎,儘管數量居多,但從品類來看,多數集中在農業、食品、手工業品等行業類別中。
中華實業團訪美是此次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中極其特殊又重要的一環。這個代表團的組成人員都是中國大名鼎鼎的實業家,包括張裕釀酒廠創始人張振勳、天津開灤煤礦協理施肇祥、江蘇教育會副會長黃炎培等人。

參加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的中國代表
代表團於當年4月9日從上海出發,5月3日抵達舊金山,用一週的時間全面詳細地參觀了博覽會,隨後,5月10日從舊金山啟程,歷時50天,出訪了美國26個主要城市,參觀了243個工廠,通過切切實實的實地考察和調研,中國代表感受到了兩國發展的巨大差距,尤其是在工業領域的差距,同時向美國政府和企業傳達了中方的態度,包括:中國人民非常信任美國人及美國貨,希望擴大兩國商務,在上海、南京、廣州等地設常設陳列點,展示美國產品;增設兩國金融機關,以便商務需要;增設兩國之間的轉運機關;互相在對方國家設立通訊所,方便兩國加強交流等。中華實業團的訪美在此次萬國博覽會中收穫了意外之喜,既考差了實業,找到了自身短板,使實業界的觀念發生了新的變化,又對美方釋放出了積極的政治和貿易信號。

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中國館海報圖
除此之外,此次博覽會對中國更直接的影響是中國的茶葉、絲綢、地壇等產品,經過改良之後,成功產生了一批更加取悅美國市場的產品,很多產品的出口貿易量在短短一年內便翻了十倍。

巴拿馬萬國博覽會會址
儘管中國人蔘加博覽會的初衷是為了與外國政府在外交上建立聯絡,但在參展過程中,中國的貿易外交官員和商人們逐漸意識到,博覽會中更多的是“商業競爭”的含義,通過參加各國舉辦的博覽會,中國的農業產品和手工業產品走向了世界,得到發達國家商人和民眾的青睞,但當貿易代表團們為低附加值產品的熱銷獲獎沾沾自喜時,歐美髮達國家卻在賣力地推銷自己新型的工業機械產品,這些產品最終成為決定各國現代化程序的關鍵因素。

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的中國館,主館仿造紫禁城太和殿的外觀建造
一百年前,崛起中的美國舉辦了規模空前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中國產品在世人面前大放異彩,能夠獲斬獲獎項在百年後仍然能使一個企業引以為傲。而一百年後的今天,中國由一個參展國變為了最重量級展會的主辦國,對國際貿易及交流起著深遠的影響,推動著全球治理的實質性變革,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
特別宣告: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DoNews專欄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oNews專欄的立場,轉載請聯絡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