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陳磊:區塊鏈可解決新經濟發展的2大核心問題丨高交會2018
文丨互鏈脈搏 作者丨李秀琴
互鏈脈搏訊息11月14日,“第二十屆高交會-中國高新技術論壇”在深圳如期開幕。迅雷集團CEO、網心科技CEO陳磊出席大會主會場的“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論壇並發表演講。他也是唯一受邀的區塊鏈界的演講嘉賓。

圖:迅雷集團CEO、網心科技CEO陳磊
會上,陳磊站在歷史視角來分析數字經濟的發展。
首先,陳磊將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的融合分為兩個階段:
一、1.0時代:網際網路對實體經濟的幫助主要體現在營銷領域,如電商、O2O、新零售等,幫助實體去獲客。
二、2.0時代:實體商品開始數字化。陳磊會場上拿起手中的一杯水舉例:杯子可以記錄誰什麼時間喝了這杯水,喝水量多少,頻率多高等。這個時代正在到來。
接著,陳磊分析了在此過程中企業重心發生的變化:
1. 計劃經濟時代,企業的重心在生產;
2. 市場經濟時代,企業的重心在銷售;
3. 網際網路經濟時代,企業的重心在使用者體驗;
4. 物聯網經濟時代,企業的重心在使用者本質需求。
陳磊認為,數(數字)實(實體)融合將在智慧城市、智慧政務、智慧產業等方面給人類社會帶去很大的發展。
但當中,資料的使用和隱私會給數字經濟的發展帶來挑戰。因為從人到物都數字化後,資料被不法分子利用將存在巨大的破壞力。陳磊給出解決這個挑戰的關鍵鑰匙——區塊鏈。
陳磊表示,區塊鏈與網際網路的最大差異,在於網際網路缺乏資料所有權概念,而區塊鏈將資料所有權形成一個自然機制,並建立一套授權機制,從而提升使用者資料的安全性,讓資料在產業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最後,陳磊表示,要讓區塊鏈真正賦能實體經濟,兩大核心問題還在於:
一、區塊鏈機制是否與實體經濟的機制能結合。
二、區塊鏈的效能是否能達到實體經濟,特別是面向大眾使用的技術指標。
為此,迅雷做出諸多努力,如迅雷鏈突破100萬TPS效能指標,實現秒級確認;同時,面向開發者和企業開放迅雷鏈開發平臺,為其提供知識版權、防偽、公益、文化等領域開發區塊鏈應用的技術框架支援。
以下為陳磊本次演講全文,互鏈脈搏對其進行不改變原意的編輯:
陳磊:
各位領導、各位尊敬的嘉賓,大家下午好
網際網路經濟本身也是數字經濟,所以迅雷作為一家網際網路企業參與數字經濟的時間比較長。我們看到一開始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是截然分開的兩個陣營,數字經濟主要在社交、娛樂、諮詢等等環節起作用,而實體經濟涉及到衣食住行各個領域。
數字經濟推動實體經濟高速發展,我認為這是中國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手段,也是當前國家不斷積極倡導的方向,希望能夠讓數字經濟、網際網路技術、區塊鏈技術等推動實體經濟的發展。
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分列兩階段
我們看到 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融合的1.0時代主要是在營銷領域,例如電子商務,線上線下的結合,新零售等等。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發展融合的2.0時代,我們認為是實體商品的生產和消費環節數字化,這對實體經濟發展而言是更內在的驅動。
過去,我們並沒有把很多實體商品比如音箱、汽車,看成是一個數字產品或網際網路產品。但今天,這些商品已經慢慢的變成了數字化、網際網路化、智慧化的產品。
我們一直都在說物聯網時代即將到來,特別是5G技術慢慢進入實用以後,物聯網時代就會到來。那麼,物聯網時代到來的標誌是什麼呢?我們認為是更多實體商品的數字化,例如一個水杯也可以進行數字採集。而人的生活習慣資料,可以為健康、消費、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服務提供參考價值。
我們認為實體商品的數字化,無論是在生產環節,還是在消費環節,都是數字經濟推動實體產業高質量發展很重要的層面。
數字化如何影響實體經濟?
回顧一下歷史,數字化給整個產業帶來的深層次的變革到底是什麼?70年代,企業關注的主要是生產。80年代市場經濟,企業關注的重點從生產延伸到了銷售環節,所以我們看到市場上的產品更豐富了,設計得也更符合人的需求。
網際網路經濟時代帶來的變化是什麼呢?其實更多的是體驗。企業的關注點從生產、銷售環節延伸到了商品的體驗和使用的全流程,在這個流程裡面,因為網際網路產品非常講究體驗,網際網路產品生產和銷售過程並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在產品使用過程中不斷地優化,儘可能更好地滿足使用者的體驗需求。
所以我們看到今天無論是網際網路汽車也好,還是網際網路音箱、網際網路電視,企業都越來越關注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的評價,看使用者能否產生黏性。 物聯網經濟時代,企業的關注點會慢慢從使用者體驗變成關注使用者本身 。關注使用者本身其實已經超越了使用者在體驗這個產品的時候的一些行為和屬性。
我們看到數字經濟的發展給企業帶來了更多的挑戰,也讓企業不斷地隨著這個時代在演進和進化。但剛才講的這些進步其實不是很容易就能達成的,這裡面有技術層面的挑戰,也有產業層面的挑戰,還有使用者層面的挑戰。
如何解決數字化難題?核心關鍵是技術創新
解決這些問題的核心關鍵要素還是技術創新 。我想講一個我們迅雷比較關注的一個領域,就是區塊鏈領域。我這裡講一個案例,我們看到中國很多城市都在做智慧城市和智慧政務的建設,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這裡面也有很多特別好的經驗,比如以人為中心,網格化管理。
智慧城市很自然地帶來了很多使用者體驗的提升,而且很多聽起來是很自然、很簡單的事情,但是如果沒有數字化,沒有把人的資料打通,沒有網格式的管理去快速更新,這些是不容易做到的。智慧城市和智慧政務在過去一段時間獲得了長足的發展,而且為公民帶來了很多切身的體會。
不過智慧城市和智慧政務不應該只侷限在政府和公民之間的關係,也不應該只體現在政府和企業對公民的服務當中。 現在很多城市都積累了這麼多的資料,能不能讓這些資料在產業的發展中起到作用,這是一個值得探究的課題。 這裡面有一個核心的問題,是關於資料的隱私和所有權保障。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區塊鏈技術的出現和發展提供解決這個問題的可能。
區塊鏈和網際網路最大的差異,在於網際網路是沒有資料所有權概念的。區塊鏈把資料的所有權形成了一個自然的機制,讓網際網路資料天生就有一套機制賦予所有權。 同時也建立了一套授權機制,也就是使用者可以授權他的資料給產業使用,這樣就會提升安全性,也容易治理,能夠讓資料推動產業發展的過程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要想讓區塊鏈真正賦能實體經濟,一個很核心的問題是區塊鏈的機制有沒有跟實體經濟結合的技術機制,二是它的效能能不能達到實體經濟,特別是面對大眾的應用中能不能達到讓使用者滿意的效能。 這兩方面迅雷一直在努力著,我們突破了100萬TPS的效能指標,這在行業裡面是非常領先的。目前以太坊每秒鐘能處理的是15TPS左右。此外迅雷鏈能夠做到秒級確認,在這麼大流量的情況下依然能夠保證99.99%以上的穩定性,而且有強一致性。同時在智慧財產權、防偽、版權、健康、公益、文化等領域,為開發者和企業提供區塊鏈的應用框架,使得在這些應用領域裡面開發區塊鏈的應用變得更容易。
感謝大家的聆聽,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