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正當時,榮耀成2018雙11最大贏家

雙十一,每一名消費者的每一筆付款,都具像化為品牌商家的成交記錄。
這是個不見血的戰場,商業銷售資料的增長速度就是一場廝殺,直白得近乎野蠻,真實到無法矯飾。今年尤其特殊,正值雙11十週年,阿里嚴打刷單,啟動了史上最嚴防刷單機制,往年靠刷單衝上排行榜的品牌商沒了依傍,必須靠實力下場拼。因此,今年的雙十一銷售的冠軍的含金量要比過往的任何一屆雙十一都高。
在今年嚴打刷單行為後,往年各種續保戰績的行為不復存在,甚至往年的冠軍常客今年也變得籍籍無名。
迄今為止最嚴雙十一真實銷量的比拼
作為最知名的兩大網際網路品牌,特別是在雙十一這個網際網路上的購物盛會,近幾年榮耀與小米一直在爭奪雙十一手機銷量王,兩家互有勝負。但是在今年,最嚴格的雙十一的前提下,往年直到最後一刻才能揭曉的冠軍變得毫無懸念,榮耀或許自己都沒想到能夠拿下這麼多的銷量冠軍。
據京東與天貓平臺官方公佈的資料顯示,榮耀在雙十一期間包攬了天貓平臺手機品牌銷量、手機品類品牌官方旗艦店銷量&銷售額三冠王;京東平臺單日銷量/銷售額、11天累計銷量/銷售額四冠王。在兩大電商平臺合力拿下七個銷量冠軍,反觀小米,在官方公佈的資料當中,幾乎看不到冠軍的頭銜,榮耀與小米之間差距之大或許是大家一開始都沒有想到的。
不過,小米畢竟是以營銷起家的手機品牌,當手機銷量資料處於下風時,推出了IoT全品類的銷售概念,同樣也給出了一份漂亮的雙十一答卷,但是明眼人都知道,這份答卷是給上市公司股東看的,消費者看到的則是榮耀全面的實現了對小米的超越。
實際上,榮耀對小米的超越並非是自今年雙十一才出現的。根據賽諾資料統計,自2016年第三季度至今,榮耀手機已連續9個季度位列中國網際網路手機銷售額冠軍;2018年1-9月資料,榮耀手機以3966萬臺的銷量、以578億元的銷售額,蟬聯網際網路手機銷量、銷售額雙冠。
經歷雙十一之後,讓我們感受到的是榮耀跟小米之間的差距比我們想象中的還要大,榮耀一路狂奔,而小米雖然也在前進,但是距離榮耀的距離將會越來越遠。

技術爭霸賽,人工智慧和處理器全面成熟
相較於食品、服飾類,手機的單品價格較高,更換頻次低,更不容易通過短期營銷刺激衝動消費。雙11能博得銷量王,追根究底,還是長期的產品和品牌獲得了使用者的認可。今年榮耀推出了不少新技術,看雙十一戰果,的確是俘獲了一群忠實粉絲。
有一名關注榮耀的同行,給今年起了個名字,叫“榮耀科技很嚇人”年。尤其是Magic2新機,更是敲開了魔法新世界的大門。
究竟魔幻在哪?
今年10月31日,榮耀Magic2正式釋出,它採用了麒麟980、AI六攝、智慧生命體YOYO、石墨烯及3D結構光等九大自主研發技術,也因此被稱之為“充滿魔法”的手機。其中,能夠與使用者一起成長的智慧生命體YOYO、地表最強的晶片之一麒麟980 成為最大亮點。

釋出會上,榮耀總裁趙明花了大半的時間來介紹YOYO,它不是像Siri那樣的語音助手,AI手機會進化成類似人腦那樣的智慧體,能幫助使用者處理簡單的工作。
它會在生活的每一幕中,為你提供幫助。舉個例子,在你出國旅遊的時候,YOYO可以做你的隨身翻譯官,幫你看懂他國語言;你開車的時候,它是你的副駕駛,智慧檢測到駕駛場景後通過語音提供服務;你打電話時,它是同聲傳譯,支援十國語言實時雙向通話翻譯。
YOYO在成長後還會記錄使用者的喜好,它是手機的人格化體現,也是榮耀的重要競爭力之一。在實現路徑上,它集計算機視覺、自然語義理解、深度學習、決策系統、推薦系統等技術能力於一身。

榮耀是一名不偏科的選手,YOYO昭示著它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成熟,麒麟980則是晶片界的“核彈”。
從市場整體地位而言,華為麒麟系列晶片與蘋果A系列、高通驍龍系列齊名。今年的IFA2018大展上公佈的7nm製程工藝的麒麟980,共斬獲6項全球第一,成為目前安卓機型最強晶片。
麒麟980採用“2+2+4”的框架結構,2個大核A76、2個超大核A76、4箇中核A55組成獨特八核設計。它採用7nm製程工藝,單核效能比上一代提升了 75%,能效提升了 58%,邏輯電路密度提升160%。曾有人用安兔兔對其進行跑分,麒麟980實測跑分為31萬,而打磨一年之久的曉龍845跑分是29萬。

人工智慧技術和晶片技術,是榮耀的兩大關鍵性變革,除此之外,它在系統加速技術和散熱技術上也帶來了突破。
系統加速方面最為打眼的,是首發榮耀Play的GPU Turbo技術,以軟硬體協同的方式將手機的圖形處理效率提升60%,幀頻最高提升77%。系統加速技術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它可以讓使用者低成本地實現優化,老款手機也能迎來處理效率的大幅提升,具體表現為應用流暢性提升、卡頓減少、遊戲幀頻更穩定等。
THE NINE液冷散熱技術則在8月底首發,將筆記本散熱方案中的液冷管應用在智慧手機上,將整體散熱效能提升45%。
在技術層面,榮耀的腳步就沒停過,每一場釋出會都有新的驚喜。
反觀小米,在核心技術上始終沒有太過明顯的進步。小米MIX3是剛剛釋出的旗艦機型,採用了由高通提供的驍龍845處理器,在處理器上已經落後於榮耀Magic2一代,而被雷軍釋出會上點名誇讚的拍照能力,也僅僅是達到了華為上一代旗艦的水平。
缺少核心技術也直接影響了手機的銷售情況,榮耀Magic2在今年雙十一當天拿下了天貓、京東、蘇寧三大平臺4000-5000價位段安卓手機銷量與銷售額雙料冠軍,而小米MIX3則僅收穫天貓平臺3000-4000價位段一項冠軍,無論是銷售情況,還是產品價格區間,榮耀均已經實現了對小米的全面超越。
在今年雙十一旗艦,榮耀Magic2已經能夠與iPhone一較高下,而小米MIX3卻依舊停留在3000元的價位檔,銷量甚至已經被新興的一加6T超越,小米在高階旗艦上依舊無法實現突破。
市場開拓戰,海內外全面“開花”
雙十一代表了國內市場的認可,下一步,榮耀要為自己在海外贏得聲譽。
它給自己立下了戰略目標:2018年到2020年,三年內成為全球前五的品牌,2020年爭取實現海外市場銷售收入佔比達50%。在地域上則以美國、歐洲、俄羅斯、墨西哥、非洲、土耳其、巴基斯坦、印度、印尼為重點區域。
對於海外佈局的進展,榮耀總裁趙明曾在前不久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做出總結,他提到,在今年中國手機市場整體下滑的背景下,榮耀是增長的。增長的主要部分來自於新的市場佈局,今年榮耀在海外市場的表現超出預期,增長達150%。
從各個細分市場的表現來看,趙總所言不虛。
今年1月份,榮耀9 Lite登陸印度市場,在電商Flipkart獨家發售,在其後三天內三次被搶到售罄,供不應求。在排燈節期間,榮耀在印度的銷量達到了100多萬臺,同比增長300%。印度的智慧手機普及率正處於迅猛增長期,再加上人均收入偏低,高性價比的手機在當地有很大市場,國內廠商緊盯印度的情況下,榮耀交出了不錯的成績單。

東南亞市場同樣潛力巨大,據Counterpoint的資料,在2017年上半年及第三季度,越南智慧手機市場同比增長率均超10%。榮耀在今年3月正式進入越南,釋出榮耀9 Lite與榮耀暢玩7X,兩者均為千元旗艦機,是售價合理,各方面效能又十分強悍高性價比機型。它還在緬甸仰光落地了海外第一家潮流體驗店,開業當天異常火爆,現場有千餘名消費者排隊購買。
而在俄羅斯,GfK資料顯示榮耀銷售額穩居前三,統計時間從2016年12月份直至2018年1月份。

現今,榮耀的品牌淨推薦值與華為、蘋果並列第一。品牌滿意度 91%,領先於蘋果的81%,全行業第一。
它能在海外拓張中迎來爆發,背後原因不難推測。榮耀將旗艦技術引入千元機,比如榮耀6 plus開創的雙攝被帶入到暢玩X系列,暢玩7C引入全面屏、面容解鎖和雙攝技術。這些高性價比產品以實力取勝,受到海外消費者青睞。
長期制勝之道:企業格局
榮耀今年的動作,倪叔也說了不少,YOYO人工智慧、麒麟980晶片、海外拓張策略。
但光看這張成績單,可能還無法瞭解全域性。你可能聽說過庖丁解牛的故事,文惠君問庖丁,技藝何以如此精進,庖丁答道,“所好者道也”,已經超過“技”的範疇。反觀今日,榮耀的成績單是“技”,背後的“道”才是數年來快速崛起的源動力。
倪叔認為它的“道”是科技理想主義,簡單說就是科研投入比重大。
榮耀每年都拿出銷售額的15%投入研發。華為2017年財報顯示,它的研發費用同比增長17.4%,達到896.9億元,佔集團2017全年收入的14.9%,十年累計研發投入超3,940億人民幣。與之相對應的是,小米2017年的研發費用僅為31.5億元,佔整體開支的2.7%但榮耀在營銷上的投入卻不到總營收的3%,在所有手機企業中佔比最低。
它的立身原則是把資金向技術研發傾斜,能夠放出一個又一個“嚇人”的黑科技,也就不足為奇了。此外,從推出新技術到新產品落地,榮耀的推進速度也極為驚人。麒麟980推出後不久,就已經裝備在了Magic2上,落地效率可觀。

它的“道”還在於市場洞察。
當今手機市場已集體進入瓶頸期,尤其是2018年下半年,人空紅利消失、經濟下行壓力增大遏制了市場持續增長。更要命的是,各大手機廠商正面臨著創新的窘境,即便是蘋果也越來越缺乏創新力,只是不斷在手機中塞入更多硬體,缺乏設計上的顛覆性變革;國內廠商在歷經全面屏跟風后,只在手機顏色和材質上做花樣。
榮耀則始終關注年輕人的需求,硬體上打造科技潮品,在AI手機的路上進發。還通過制噪者專案推行音樂比賽,聚集年輕人並形成社群。贊助FISE極限運動世界巡迴賽,給年輕人一個釋放激情的舞臺。
牢牢把握著年輕人的需求,才能在手機功能、外觀上推陳出新,才能打造出年輕人社群,瞭解他們的脈動。
今年雙十一已過,榮耀的技術、品牌力、號召力,集中在一天進行了爆發。秉持現今側重技術、重視市場洞察的原則,倪叔期待它明年的表現。從榮耀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不僅明年雙十一榮耀將會繼續創造歷史,也將迎來屬於榮耀的時代。反觀小米,如果不能實現大的突破,不但距離榮耀會越來越遠,甚至會在激烈的國內手機市場競爭中掉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