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 比特幣和加密雲吸貓遊戲
人類最早的分工開始之後物質交換就開始了。
最早的物質交換就是以物易物,你拿你的菜換我的籃子。很快貨幣的出現使得商品的交換變得更加容易。
而貨幣的出現依賴於有權威的機構如銀行來發行貨幣。貨幣的價值得到保護和認可。
到了網際網路時代,電子支付最早通過銀行進行。
ebay淘寶這樣C2C交易平臺的出現催生了PayPal和支付寶這樣的中間機構來保證交易雙方會遵守交易規則。
支付寶的誕生使得世界上如何兩個陌生人可以放心得進行交易,這絕對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可以看到所有的交易都依賴第三方機構。第三方的介入可能產生額外的費用,更重要的是第三方擁有太大的權力,同時交易雙方的隱私得不到保護。
能不能有一種不需要第三方機構介入的端對端交易手段?區塊鏈就是為了這個目的而誕生的。
什麼是區塊鏈?
我們設想一個場景,張三要轉賬給李四。在沒有信用中心介入的時候,轉賬可以通過借條的方式進行,李四手寫借帳條交給張三用做憑證。這張手寫的便條就成為這次交易唯一的憑證。一旦便條遺失,被篡改都會對這次交易帶來影響。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引入鑑證人。當張三給李四轉賬的時候大喊一聲,王五和趙六都應聲說聽到了,王五並且飛快地最先記下來某年某月張三轉賬若干給李四,此證。
日後一旦發生糾紛,王五趙六會作證。如果交易雙方要作弊必須收買王五和趙六。
王五趙六在這個過程中的角色不同於銀行,他們可以是任何人,可以是很多人。這些人都會認真地記錄所有發生的交易。這些記錄被每個人各自保管。想要篡改任何一筆交易需要篡改所有賬本,而且需要篡改賬本里某筆交易後的所有交易。
這就是一個區塊鏈。區塊鏈是一種分散式記賬系統。每一筆交易或者一批交易組成一個區塊。前後區塊之間相互關聯,組成鏈條。
區塊鏈技術本身有十年以上歷史了,但是其為大眾所關注是由於比特幣的爆紅。
什麼是比特幣?
很大程度上是比特幣成就了區塊鏈。
比特幣(BitCoin)是基於區塊鏈的一種虛擬貨幣。
前面那個區塊鏈例子中是王五最先記錄了那筆交易。按照比特幣的規則,王五由此會得到幾個比特幣的獎勵。這個過程稱為挖礦(mining),即最先計算出新的區塊併發布出去以獲得獎勵。
為了能得到儘可能多的獎勵,礦主需要擁有極大的計算能力,即算力。極快的記賬速度需要極大的算力。
第一代礦廠多采用CPU來挖礦,隨著比特幣挖礦難度的提高,CPU很快被顯示卡礦機淘汰。這是因為顯示卡可以提供巨大的並行運算能力。顯示卡礦機的效率可以是CPU礦機的上百倍。
隨著難度的進一步提升,GPU帶來的收益已經小於消耗的電費了。這個時候並行運算效率更高的FPGA礦機開始佔據市場。
很快,能效更高的專用晶片被開發出來。礦機進入新的時代。現在的主流礦機都是專用晶片礦機。

比特幣價格
比特幣價格在過去一年如過山車一樣,急劇衝高又迅速下跌。在比特幣持續上漲的那幾年中,無數個人或機構投入巨大資金來購買算力。這也是為什麼英偉達和AMD股票會漲那麼高,又掉那麼快。

英偉達股價
以太坊
以太坊是另外一種基於區塊鏈的虛擬貨幣。由於比特幣價格太高,難度太高,普通玩家已經沒有任何機會了。以太坊碰巧填補了這個空缺。
以太坊的另外一個特點是其開放性。基於以太坊的應用和遊戲開發是相對容易很多的。
基於以太坊的遊戲和應用開發是以太坊貨幣發展的動力。
基於以太坊的區塊鏈遊戲很多。這裡想和大家討論一下CryptoKitties,加密雲吸貓遊戲。半個遊戲帶來的交易曾經一度佔有以太坊全部交易量的四成以上。可見其火爆程度,也反應了區塊鏈平臺的一大軟肋,即支援的交易量太小。區塊鏈還有其他諸多問題,以後再慢慢討論。
這個遊戲的基本規則是,每隻貓有若干基因。不同基因可以決賽貓的皮毛顏色,花紋,眼睛顏色等等。遊戲玩家可在花以太坊幣來購買自己喜歡的貓。然後可以和其他玩家的貓繁殖不同的小貓,來出售或者囤積居奇,即控制某種特殊基因來提高貓的價值。
有隻貓,一隻虛擬貓曾經被炒到了350萬人民幣。
加密雲吸貓的成功當然吸引了無數公司的模仿,如百度的基於萊特幣的萊茨狗。
到這裡大家一定會問,這個遊戲如果不是基於區塊鏈難道就不行?答案很簡單,當難行,而且一定更行。
那為什麼要基於以太坊?這是個非常好的問題。這個問題的答案取決於另一個問題,即 區塊鏈是不是應該存在 。
區塊鏈能提供的功能現有的電子支付平臺都能支援,而且更便捷。你不用去為了買只貓去註冊以太坊錢包同時學習科學上網,因為加密貓網站在牆外。你也不用為了買條狗去註冊萊特幣錢包。
那區塊鏈存在的價值究竟是什麼?區塊鏈在不同領域的應用前景是什麼?
我們後面再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