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三季度財報 遊戲業務負增長 產業網際網路業務仍舊滯後
11月14日,騰訊釋出第三季度財報。這份財報是騰訊在9月30日開啟戰略升級後的首份財報,然而這份增長同比增長高達24%的財報,在外界看來卻是危機重重。
財報顯示,第三季度騰訊總營收806億元,同比增長24%。按照通用會計準則計算,第三季度騰訊淨利潤233.3億元,同比大增30%。第三季度高達233.3億元的淨利潤雖然超出市場預期,但相比阿里巴巴56%的營收增長、百度56%的淨利潤增長,騰訊的營收利潤增速已經開始掉隊。
遊戲業務負增長 產業網際網路業務仍舊滯後
騰訊第三季度財報所表露出來的增速下降,一方面是遊戲業務整體收入下降4%,這是近兩年來騰訊遊戲首次出現負增長。另一方面,Q3季度增值服務增長僅有5%,而這個資料去年同期高達51%,雖然Q3季度增值服務營收440.5億元,但騰訊已經失去了增值服務這個業務“發動機”。
除了遊戲和增值業務的低迷之外,被外界稱之為財報亮點的騰訊雲業務,也未能接過騰訊進軍產業網際網路的增長大旗。
根據財報顯示,第三季度騰訊雲業務同比增長超過100%、環比也有兩位數的增長速度。從增長速度來看,騰訊雲固然是潛力無窮,然而在營收方面騰訊前三季度總營收剛剛超過60億元。
作為對比,騰訊雲端計算業務在國內最大的競爭對手阿里雲,第二財季營收高達56.67億元。目前阿里雲已經佔據了國內60%的雲端計算市場份額,騰訊雲固然增長速度超過100%,但阿里雲在第二財季同比增速同樣也高達90.5%。
縱然擁有100%增速的騰訊雲,面對阿里雲仍舊只能達到其1/3的業務營收。9月底騰訊宣佈進軍產業網際網路,雲端計算業務作為騰訊在ToB領域為數不多的成熟業務。
我們在早前《剛剛刪庫的騰訊 嚴重缺乏競爭力 拿什麼進軍2B業務》一文中提到過,騰訊雲對於騰訊戰略升級的重要性以及騰訊雲所面臨的困境。以目前的情勢來看,騰訊想要進軍產業網際網路仍舊沒有跨過阿里這座大山。阿里雲在擁有60%市場份額的基數上,仍舊有不弱於騰訊雲的業務增速,騰訊如果再不抓緊時間,未來雲端計算市場恐怕將會沒有騰訊發展的空間。
一直紮根於消費網際網路領域的騰旭,在ToB本就缺乏相應的沉澱。增值服務和遊戲業務的低迷,已經讓騰訊到了不得不變的時刻,此時的騰訊雲就像2000年的QQ一樣,騰訊需要用一款重量級的產品來開啟市場的缺口,恢復市場對騰訊的投資預期,然而目前的騰訊雲很明顯還達不到這樣的實力。
從今年年初以來,騰訊市值已經下降超過1萬億港元。面對市場的質疑,留給騰訊雲表現的時間已經不是太多了,若不能跨過阿里這座大山,騰訊便真的沒有夢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