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加註的產業網際網路:開啟金融行業的新方式

網際網路紅利的減退讓諸多行業都在面臨新的改變,改變以網際網路技術為主要驅動力的發展方式成為當下很多行業的首要選擇。儘管現在的新技術發展並不成熟,但是人們依然堅定地認為未來的發展一定是新技術帶來的。所以,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佈局大資料、雲端計算以及AI技術,並且通過這些技術的深度應用將行業發展的效率進一步得到提升。金融行業同樣如此。當網際網路金融遭遇困境,人們發現僅僅只是將“網際網路”和“金融”兩種元素進行簡單相加無法真正從根本上破解行業痛點,甚至還將金融行業的固有矛盾和痛點放大。從某種程度上來看,這也是網際網路金融之所以遭遇當下發展困境的根本原因所在。
一味地獲取使用者,而不去改變金融行業本身,僅僅只能在使用者紅利尚存的時代通過收割“韭菜”的方式來獲取盈利,等到“韭菜”割完之後,金融行業必然需要新的變革,才能真正實現蛻變。當下我們看到的金融科技企業轉型成為數字科技企業,其實正是這種趨勢的直接體現。未來,隨著更多的企業加入到積極擁抱新技術的洪流裡,金融行業終將發生更多新的變革。
有一個有意思的事情值得我們關注,那就是開始有越來越多的科技巨頭通過賦能的方式來改造傳統金融機構。百度、阿里、騰訊等都在進行B端金融行業的賦能,和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獲取使用者不同的是,這些科技巨頭開始輸出技術、產品和服務,試圖通過這種方式來深度改變金融行業本身。這其實是產業網際網路的一部分,因為隨著消費網際網路的結束,使用者紅利開始式微,以改造傳統金融行業為代表的產業網際網路將會崛起。金融行業作為一個聯通諸多行業的“毛細血管”,它在產業網際網路時代的改變值得我們期待。

產業網際網路時代,金融行業將發生哪些改變?
已經被網際網路金融陷阱深度困擾著的人們試圖尋找一個出口,這個出口就是讓金融行業的發展擺脫以網際網路為主要驅動力的發展方式,尋找以新技術為主要驅動力的發展方式。我們姑且將這種需求看做是產業網際網路時代,金融行業將會引發再度變革的必然。那麼,當產業網際網路時代真正來臨之後,金融行業將會發生哪些改變呢?
盈利模式之變。 網際網路金融時代的盈利模式主要是基於流量來展開的,收取服務費和中介費是幾乎所有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都會做的事情。隨著流量時代的結束,僅僅只是藉助收取中介費和服務費的盈利模式已經難以為繼,必須尋找新的盈利模式,才能將金融行業的發展帶入到一個全新階段。
因此,在產業網際網路時代,基於新的商業模式所引發的新的盈利模式的轉變將會開啟一個全新的時代。不再僅僅只是依靠中介費和服務費來盈利,而是通過更加深度地介入到行業實際運作過程當中,通過為專案以及行業提供更加深度的產品和服務來進行盈利,或許是金融行業在產業網際網路時代盈利模式轉變的一個主要方向。
除了提供產品和服務之外,產業網際網路時代的金融行業還將要基於傳統金融行業的功能拓展新的功能,以此來推動金融行業的進一步發展。隨著金融行業功能和作用的再度拓展,使用者通過金融不再僅僅只是投資和理財,還會進行電商、社交等諸多操作,從而把金融行業的發展帶入到更加多元化的時代。
金融角色之變。 其實,在傳統金融時代和網際網路金融時代,金融的角色其實是沒有太多改變的。人們通過金融僅僅只是為了進行投資、理財,再獲得收益。對於專案方來講,金融行業承擔的作用則是推動專案的順利開展,金融的主要作用是支撐和推動的作用。
無論是對於使用者方還是對於專案方,金融在整個行業的執行過程當中都不是主導性的,而是輔助性的功能。正是由於金融行業的這種支撐和輔助性的角色,最終讓金融行業無法起到決定性的作用。金融投資也變成了一個風險性很大的行為,一旦對專案把握不好的話,專案便會出現風險。進入到產業網際網路時代,金融行業將不再僅僅只是支撐的角色,而是將會變成主導性的角色,通過更加深度的參與確保專案的安全落地,最終確保投資風險的不斷降低。
我們看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投資機構投資瞭如此多的專案,真正落地,並且順利成長的又有多少呢?可以說是少之又少。我們現在看到的僅僅只有滴滴、美團、小米、今日頭條為代表的頭部的網際網路創業公司稍微有些成功,其他的網際網路創業專案基本上很少有哪些專案真正走到最後的。從這個角度來看,金融的投資角色帶來的專案投資風險很大,如何轉變金融行業只投不管的狀態,真正介入到專案實際運作過程當中,或許是產業網際網路時代金融行業的主要發展方向。
金融行業內部組成元素將會改變。 無論是在傳統金融時代,還是網際網路金融時代,人始終都是金融行業內部的主要組成元素。金融行業的每一個流程都有人的影子,每個環節都有人的參與。正是由於人的存在,我們才看到在網際網路金融時代沒有來臨的時候銀行大廳里長長的隊伍,等到網際網路金融來臨,傳統金融機構的一些業務轉移到了線上,銀行門前排隊的現象得到了一定環節。如果你仔細分析裡面的邏輯就會發現金融行業的原本需要人來完成的部分通過網際網路的方式來解決才將這種痛點得到了破解。
進入到產業網際網路時代後,隨著大資料、雲端計算以及AI技術的成熟,金融行業的的組成元素將會發生更多新的改變。在這個過程當中,金融行業的組成元素將會有更多新元素的加入,從而將金融行業的效能得到進一步提升。如果說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來臨將傳統金融機構的某些業務從線下轉移到線上的話,那麼,產業網際網路時代的來臨則會藉助更多新技術來重組傳統金融機構的元素,從而把金融行業的發展帶入到一個全新的時代。
以阿里、騰訊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巨頭不斷加註自身在產業網際網路上的佈局說明未來B端市場將會是未來的一個主要發展方向。金融行業作為B端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發展同樣將會發生更多新的改變,由此將會把金融行業的效能進一步得到提升,從而開啟一個金融行業的發展新時代。
同網際網路時代僅僅只是將“網際網路”和“金融”兩種元素進行簡單相加不同,產業網際網路時代,金融行業的改變將會更大,更加能夠從行業變革的角度推動效率的提升、使用者體驗的改觀,最終實現金融行業的新發展。如果僅僅只是將產業網際網路看做是一個概念,而不去做一些真正引發金融行業變革的嘗試,即使是在產業網際網路時代的藍海里,金融行業的發展同樣將會陷入新的困境裡。

產業網際網路的大背景下,金融變革如何避免淪為概念?
產業網際網路時代的來臨為持續出現問題的網際網路金融找到了新的發展方向,但是由於網際網路思維的作祟,讓人們不願意去做一些髒活累活去深度改變金融行業。他們僅僅只是將產業網際網路看做是一個概念,通過不斷加持這個概念來獲得資本關注,最後依然是依靠資本的驅動來實現金融行業的發展。這種發展方式顯然讓產業網際網路時代的金融行業發展又陷入到了概念的怪圈裡,那麼,金融行業的新變革如何才能避免陷入到網際網路金融的怪圈裡呢?
僅僅只是主打概念,而沒有任何創新的改變等於無用功。 因為人們習慣了網際網路時代的發展方式,以BP的方式to VC最終讓金融行業的變革變成了一個換湯不換藥的概念遊戲。無論是網貸、眾籌,還是網路保險等相關的金融概念都是基於這種簡單的邏輯才出現的。但是,基於這種概念,我們看到了金融行業那些改變了嗎?可以說少之又少。我們僅僅只是看到了辦理銀行業務不用再去線下的實體網點,投資和理財不用在去銀行櫃檯,但這些改變對於金融行業的驅動作用可以說是少之又少,真正觸及到金融行業本身的改變微乎其微。所謂的改變不過只是一些概念的文字遊戲而已,金融行業的本質並未改變。
進入到產業網際網路時代,我們必須摒棄這種以概念為主打的發展方式,真正將金融行業的發展變成一個能夠給行業帶來實質性改變的東西,最終讓金融變革不再是概念,而是有真實的產品和服務出現,只有這樣,產業網際網路時代的金融行業進化才不會是概念的改變,而是有新事物的產生。
金融行業要拋棄割韭菜的概念,真正給使用者和專案方帶來真正的實惠。 由於流量思維的作祟,最終導致了割韭菜的現象在金融行業當中不斷出現。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之所以會不斷暴雷,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平臺上聚集的使用者與專案之間的流動出現了堵塞所導致的。一味地獲取使用者和專案,而忽略了需求兩者之間的平衡點最終讓互金平臺暴雷成為必然。
進入到產業網際網路時代,我們要將發展的重點從使用者轉移到金融機構身上,通過對金融機構進行深度賦能來實現金融行業的改變來盈利,而不是僅僅只是打概念。我們現在看到的從金融科技轉型成為數字科技,其實正是這種趨勢的直接體現。隨著未來產業網際網路時代發展的逐步深入,金融行業將會出現更多真實的改變,而不是僅僅只是一味的輸出概念,而不去做一些真實改變的嘗試。
產業網際網路時代的來臨為我們提供了開啟金融行業的全新方式,但由於網際網路思維的作祟,這個階段的金融行業進化依然有陷入概念的危險。只有真正拋棄概念思維,真正改造金融行業,產業網際網路時代的金融行業才能真正蛻變,而不僅僅只是所謂的概念創新,韭菜的反覆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