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商用未熟6G概念已出:提前一步是壯士 兩步是烈士
6G網路可以提供1Tbps的網速,其Sub-1THZ頻譜能夠聚集數萬億移動裝置,而不僅僅是5G網路所提供的數十億。
5G網路、5G手機、5G平板、5G的第一通電話……隨著國內5G牌照的即將發放,5G的熱度不再僅僅停留在紅綠線交叉的資本市場上,在現實科技的試驗場中,5G的商用產品已經開始成型,並逐漸向商業化的樣子“成長”。
不久前,中國聯通5G應用創新聯合實驗室正式啟動,中國聯通首席創新官黃文良介紹,在2019~2020年,中國聯通將進行5G試商用建設和行業應用推廣。而目前除了聯通之外,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都在5G的應用創新上啟動了相關孵化計劃。
但關於5G的“噪音”也不少,全球各個國家商用的步伐不一致、成本高居不下、應用的碎片化都讓5G的前景變得不那麼樂觀。StrategyAnalytics高階分析師Ville-PetteriUkonaho說,“5G在短期內對大多數廠商來說風險大於回報。他認為,對於5G上升速度、裝置價格、效能曲線斜率保持謹慎態度是至關重要的。
但從戰略的佈局來看,作為未來最有商業前景的技術佈局,5G代表的不僅僅是新一代通訊技術革命,更承載著6G來臨前的“連線經濟”探索的重任。隨著今年6G概念研究的啟動,5G的商業化節奏正在加快。
5G超前兩步是“烈士”
5G網路到底擁有多大的變現能力?市場是否已經足夠成熟?什麼樣的應用才能成為殺手級的應用?這些問題就像是一個個賭局讓參與的遊戲玩家“難以抉擇”,有業內人士戲謔,“5G應用提前一步是壯士,超前兩步是烈士。”
5G市場的爆發,顯然要比3G/4G時代有更高的門檻。主要的原因一方面是投資門檻,另一方面是市場門檻。
從投資的角度來看,如果頻譜效率提升幅度並不高,運營商面臨著投資難以收回的風險。
曾經有電信運營商對5G的投資表達了悲觀的態度。“向傳統裝置商購買裝置,那可是一筆不菲的開支,在4G邁向5G的道路上,恐怕有些傳統裝置商沒法生存。”德國電信的一名技術高管說,大部分的投資發生在5G無線接入網,投資回報率太低。為了控制成本,不能依照過去的模式來投資5G。
如此冷漠的警告緣於德電對5G無線接入網投資成本的擔憂和失望。德電預計,5G無線接入的投入佔據5G總投入的50%至70%,這是一個天文數字。
目前,絕大多數的電信資源並沒有被充分利用。過去,像華為、中興、愛立信這樣的裝置商生產產品,運營商測試招標投入使用。但真正投入到市場中的產品使用效能也許還達不到40%。
從市場孵化的角度,雖然中國人均流量使用量每月接近2GB,並且以每八個月翻番,160%的增速向前推移,但沒有企業敢打包票說已經找到了“殺手級”的應用。StrategyAnalytics的研究報告指出,無論是對運營商還是裝置廠商來說,5G都不是行業弊病的靈丹妙藥。未來5年可能會有很多艱苦的工作、實驗和失敗。
“從目前的趨勢看,5G的投資確實很難變成利潤,2G是語音經營,3G和4G是流量經營,流量經營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5G賺錢模式需重新考慮。”中國電信研究院總工程師畢奇認為,推動垂直行業的發展需要變革思維,能否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將是決定未來5G成功與否的鑰匙。
“從1G到5G都是降成本、大一統服務的思路,到了今天要改變我們的思維,要變成大資料、人工智慧、個性化服務,我們認為個性化服務是今後5G成功的一把鑰匙,如果不做個性化服務,那5G發展就會碰到比較大的瓶頸。而發展垂直行業,實際上就是個性化服務的過程。”畢奇說。
以中國電信為例,目前成立了5G應用創新聯盟,著力點在移動寬頻應用、超高清視訊以及智慧城市等垂直行業上。而廣東聯通的一名負責人則對記者表示,目前聯通正在嘗試以“雁陣式”的創新方式加速5G的應用落地,包括與騰訊、比亞迪、富士康、大族鐳射、雪鐵龍、華龍訊達、華星光電、巨集電科技等企業合作,促進5G在垂直行業的應用。
此前,聯通與自動駕駛初創企業景馳科技達成5G戰略合作,共同建立基於L4級無人駕駛的“5G聯合創新實驗室”,這也是全國首個基於端到端應用測試的5G應用創新聯合實驗室。
6G概念“卡位”
雖然5G的應用仍然在探索階段,但在競爭激烈的通訊行業,技術的啟動週期往往會提前進行。
工信部部長苗圩早在今年3月份就表示,我國已經開始著手研發6G網路。未來的時代,無人機、無人駕駛以及遠一點的機器人(15.070,0.24,1.62%)助理等等都是需要物聯網來實現。而6G網路通訊技術主要促進的就是物聯網的發展。
從1G到5G,為了提高速率、提升容量,行動通訊向著更多的頻譜、更高的頻段擴充套件。5G由小於6GHz擴充套件到毫米波頻段,6G將邁進太赫茲(THz)時代。也就是說,6G網路可以提供1Tbps的網速,其Sub-1THZ頻譜能夠聚集數萬億移動裝置,而不僅僅是5G網路所提供的數十億。
目前,除中國外,美國、俄羅斯、歐盟等國家和地區也在進行相關的概念設計和研發工作,預計到2020年正式開始研發,並且2030年正式投入商用。
在業內人士看來,如果5G是一個萬物智聯的世界,車聯網、遠端醫療等應用需要一個幾乎無盲點的全覆蓋網路,那麼6G網路將是一個地面無線與衛星通訊整合的全連線世界。通過將衛星通訊整合到6G行動通訊,實現全球無縫覆蓋,讓網路訊號抵達任何一個偏遠的鄉村,讓深處山區的病人能接受遠端醫療,讓孩子們能接受遠端教育,這就是6G未來。
華為的一名研發人員對記者表示,5G可能會帶來三個超越,即超越光纖的速度,超越工業控制匯流排的需求,超越當前無線技術的覆蓋範圍。而5G時代的技術群,如果通過超越傳統技術的移動性聯接,將重構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資源分配方式,帶來全新的未來數字世界。
上述人士表示,以工廠為例,目前華為正在和合作夥伴探索實時映象的數字工廠,這將帶來革命性的變革,未來的工廠會變成真正的自動化工廠。“以後的工廠,廠房裡面什麼也沒有,把這些機器人放進去,完全按照軟體定義,直接組合成生產線,要調整的時候,直接通過軟體讓生產經營進行重構。物料也是通過物料機器人、物流機器人進行遞送。整個生產線變成彈性製造。到了6G時代,這一切都可以輕鬆完成。”
不管怎樣,真正的6G也許距離普通人的生活還很遠,但對於企業來說,技術的迭代需要時間成本,6G的競爭其實已經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