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輻射危害人體健康”是一種謬論
相比4G網路,5G網路基站的密度更高,這意味著每個基站的發射功率會更小,輻射也更小。
5G牌照的發放,拉開了5G時代的序幕。與此同時,關於5G訊號輻射是否危害人體健康的討論,也成為一大熱點。
今年5月份,某網際網路公司CEO在公開場合上表示,“到了毫米波,對微波轉播的高頻率幾千兆赫茲,在這種情況下根據我的物理知識,這個頻率其實對人體的危害是更大的。”這番言論引發了網友熱議。
時隔兩個月後,該網際網路公司大佬再談5G對人體的危害,並表示收回5G危害人體健康的言論,關於5G是否會危害人體健康的討論再次成為輿論熱點。
事實上,從2G到3G,再到4G,手機訊號輻射的討論從未停息。那麼,5G訊號是否會危害人的身體健康呢?
要想弄清楚5G訊號輻射是否會危害人體健康,一定要有翔實的資料作為支撐。與4G一樣,5G基站的發射功率是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執行的。只要5G基站發射功率不超標,就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在談到5G輻射是否會危害人體健康時,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表示:“很多人會誤認為基站有電磁輻射危險,4G基站美國的輻射標準是每平方釐米600微瓦,中國基站電磁輻射標準只有40微瓦,比美國嚴格10倍”。目前,國內移動基站發射功率是小於40微瓦/平方釐米。
三大運營商在建設基站的時候,考慮到多個基站訊號的疊加,每個基站的發射功率實際會控制在8微瓦/平方釐米以內。與其他家用電器工作時產生的輻射相比,5G基站的輻射可以忽略不計。權威機構的資料顯示,電吹風的輻射可以達到100微瓦/平方釐米;電磁爐的輻射量甚至能達到580微瓦/平方釐米;家用的無線路由器,在1米範圍內產生的輻射量也有60微瓦/平方釐米以上。
相比4G網路,5G網路基站的密度更高,這意味著每個基站的發射功率會更小,輻射也更小。目前,綜合各方面的資料來看,5G輻射危害人體健康難言有科學依據,甚至可以說是一種謬論。
稍微有點科技常識的人都非常清楚,無論是2G基站還是5G基站,發射功率必須按照國家標準執行,5G手機等通訊裝置也是符合國家環保標準的。截至目前,世界上還沒有符合標準的基站對人體產生危害的案例。顯然,資訊的高度不對稱,是5G輻射危害人體健康言論的禍根。
試想,連一些像某網際網路公司CEO這樣的高階知識分子都會產生誤解,何況是一些普通人。更重要的一點是,無論是三大運營商,還是工信部,對於5G輻射並沒有一個公開的資訊體系,普通人並不知道基站的發射功率標準是多少,更不清楚一些家用電器工作時的輻射功率。
因此,相關部門、研究機構應該主動站出來,就公眾所關心的5G產業發展情況、基座是否有輻射等問題,拿資料、實驗結果等說話,切實為公眾釋疑解惑。
而在沒有科學依據之前,任何鼓吹“5G危害人體健康”的論調,都值得我們警惕。
隨著人們對5G網路和一些通訊標準認識的不斷深入,以及相關部門、權威研究機構的科普,希望“5G輻射危害人體健康”的論調儘早消失。
賈敬華(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