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無關技術的部落格
光陰似高鐵,歲月如動車。彈指一瞬間,開通部落格園已經一年又七個月了,在這段時間裡園子裡的各種大神部落格倒是瀏覽,學習了不少。然而自己的部落格基本沒怎麼寫過,不,應該是一篇都沒寫,說來慚愧。在5個月前,準備寫一篇關於WebRTC的文章,然而兩個小時過去了,絞盡腦汁僅僅寫了個引言和第一段,第一次寫部落格確實難以下筆,不同於上學時期的寫作文,提筆就寫,這算是自己真正意義上的第一篇部落格吧,無關技術,既然打算開始寫部落格了,就單單詞從幾個方面談談對於寫部落格這件事的理解吧。
通過這幾個月的工作的一些總結與思考,自己覺得沒有寫部落格主要原因有一下幾個方面:第一,自己的惰性使然,下班業餘時間做了其他無關緊要的事情,任憑時間匆匆流逝;第二,對於某些知識理解不成體系,很難構成自己的框架,沒有一個系統的概念,所以寫起來感覺很雜很亂,無從下手;第三,目的不清晰,不知道寫部落格的動力來源是什麼。
那麼,下面就個人的對於為什麼要寫部落格說出自己的觀點,第一,有些知識自己覺得自己已經完全理解了,其實不然,教別人比自己學習起來更難,古人云:教學相長,我們在教別人的時候也在潛移默化進一步加深了自己對於知識的理解,自己才算真正的提升了。第二,現在工作幾年的程式員,不僅僅靠自己的幾個技能,一些做過的專案來充實自己的簡歷,其實部落格就是最好的簡歷,很佩服那些前端大佬,能夠孜孜不倦的提交程式碼,更新部落格,比如,阮一峰,張鑫旭等,裡面的部落格不僅包含一些知識技能,也有一些生活雜談,也從側面的說明了這些人之所以能成為大牛,確實對自己的領域在探索追求。想必對生活多些理解思考才能寫出更好的文字。第三,知識不能只學習,也得有產出,學不致用等於白學,剛好,部落格就是一個對於自己知識覆盤的過程,只有自己真正理解了,才能把部落格寫的更加有條理,有體系。關於寫部落格還有一些很多的好處就不一一強調了。
馬上又到十一放長假了,自己在期待新假期的同時也會感到一些惶恐,2018年已經過去四份之三,自己在這一年到底提高了多少,還是每天上班單單從滿足業務上面的需求,想必這是遠遠不夠的,想要成為一名前端大牛,不僅僅是工作上兢兢業業日常寫寫程式碼修改頁面滿足基本的業務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夠寫出高質量的程式碼,能從整個專案的整體架構來分解工程,也便於後期的維護開發以及同事之間的協作,把自己培養成T字形人才。最近也經歷了一些事情,說下自己的一些感悟吧,作為一個程式設計師(其實就是碼農),追求技術無可厚非,也是一個組基本的職業素養吧,不然連技術都不追求,對新技術都不好奇感冒的話,那工作未免就太枯燥了。對於技術的提升固然重要,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重要的事情也需要提高,比如,與同事,領導之間的溝通交流,對一些事情隨機應變的能力,以及逆商請情商內心的修煉等等,還是需要提高的,畢竟都二十一世紀了,提倡全面發展。
第一篇無關技術的部落格就寫這麼多了,給自己定個小目標吧,以後每週至少完成兩篇部落格,無論技術還是生活其他,技術需要提高,生活需要記錄。最後,抓住2018年最後的尾巴,少年,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