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新優勢 智慧物聯新生態
9月16日,2018工業網際網路發展高峰論壇於2018世界物聯網博覽會期間在無錫成功舉辦。論壇由中國電子資訊產業發展研究院、江蘇省經濟和資訊化委員會、無錫市人民政府主辦,無錫市經濟和資訊化委員會、中國資訊化週報承辦,朗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無錫雪浪數制科技有限公司協辦。
工業和資訊化部資訊化和軟體服務業司司長謝少鋒,無錫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徐一平,江蘇省經濟和資訊化委員會副主任池宇,中國電子資訊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王鵬,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美國工業網際網路聯盟(IIC)架構任務組聯合主席林詩萬以及來自浪潮集團、徐工資訊、索為系統、海爾集團、朗新科技、蘇寧科技、東軟集團、文思海輝、樹根互聯、富士康、紫光、東方國信、石化盈科、亞信科技、無錫雪浪數制等重點工業網際網路企業高層,有關行業協會及媒體代表500餘人參加了會議。
雙輪驅動 聯動合作共推平臺發展
工業和資訊化部資訊化和軟體服務業司司長謝少鋒
謝少鋒在講話中指出,加快發展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不僅是搶佔產業未來制高點的必然選擇,也是我國加快網路強國和製造強國建設,推動製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實現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應注重《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設及推廣指南》(簡稱《指南》)內容的時效性和操作性、政策的銜接性、前瞻性,在與智慧製造、兩化融合等已有工作銜接的基礎上,鼓勵探索人工智慧等技術在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上的應用,以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持續發展。聚焦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發展,工信部堅持建平臺和用平臺雙輪驅動,主要從定標準、建平臺、用平臺、構生態和強管理五個方面著手推進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發展,下半年將重點開展平臺的試點示範,遴選一批工業網際網路的試點專案,發展面向特定行業、特定領域的企業級平臺;遴選一批跨行業、跨領域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同時,強化平臺專案的跟蹤管理,進一步做好《指南》的落實工作。
無錫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徐一平
徐一平表示,無錫市正密切結合本地製造業需求,積極以平臺+解決方案+生態的模式,廣泛聯合相關工業企業和產業生態夥伴共同推動企業上雲,加快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建設。當前,作為無錫正規化工業網際網路代表的瀚雲HanClouds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提出4+2+2+2樣板架構,已在三高一新裝置、傳統電力、新能源等領域形成並輸出雲化核心能力。下一步,無錫市還將從提升工業網際網路服務供給能力、引導工業企業上雲、匯聚工業網際網路人才等方面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援力度,力爭打造國內領先的工業製造和服務體系,實現可持續創新發展。
江蘇省經濟和資訊化委員會副主任池宇
池宇表示,發展工業網際網路是江蘇省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江蘇省政府出臺了《深化網際網路+先進製造業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的實施意見》,提出推進528計劃,即強化網路、平臺、安全、生態、支撐5大體系建設,明確了建平臺、用平臺2大核心,力爭在2025年以前打造一批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的標杆專案。下一步,江蘇省將從三方面開展工作推進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發展:一是抓佈局,整合資源,省市聯動,加大投入,重點打造20個左右省級工業網際網路示範平臺;二是抓重點,實施江蘇省首批4+10工業網際網路培育計劃,支援徐工資訊、蘇寧雲等四大平臺和南瑞、南鋼、無錫朗新等省內十大平臺的建設應用;三是抓提升,針對重點平臺開展一對一專家諮詢、關鍵技術攻關、品牌打造等行動,定期釋出江蘇省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設發展能力指數。
無錫市政府與中國電子資訊產業發展研究院《戰略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
論壇上,為協同推進工業網際網路發展,進一步發揮無錫市的地方資源優勢和中國電子資訊產業發展研究院的諮詢、服務、資訊優勢,加強雙方的交流與合作,無錫市政府與中國電子資訊產業發展研究院共同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同時,瀚雲科技HanClouds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成功釋出,並與多家單位合作簽約。
四院士同臺論道解析平臺發展關鍵要素
論壇邀請到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美國工業網際網路聯盟(IIC)架構任務組聯合主席林詩萬、浪潮集團有限公司執行總裁王洪添、江蘇徐工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啟亮、北京索為系統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義章、海爾全球資訊平臺總經理李福生、朗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徐長軍等圍繞製造業與網際網路融合發展、工業網際網路安全、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設、工業APP培育等主題進行主旨發言,現場論道。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
劉韻潔指出,網際網路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是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工業網際網路的新需求。面對我國當前的工業網際網路環境,安全性成為制約工業網際網路戰略實施的最大因素。制定基於人工智慧的思路來解決工業網際網路的安全是一個勢在必行的渠道。他指出,完善工業網際網路的建設要比在消費領域發展網際網路要困難得多,政府的引導、廣大企業的參與以及網際網路公司的共同參與至關重要。
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
譚建榮認為,大資料、模式識別和人工智慧對製造業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從而形成了四大新的技術,即互動技術、感知技術、學習技術和決策技術。製造業與網際網路內涵的深度融合包括語義深度融合、時效深度融合、異構深度融合和多域深度融合。他強調,網際網路與製造業不僅要融合,更要深度融合。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
考慮到工業網際網路安全與發展核心技術,倪光南指出,工業網際網路包含工業物聯網和智慧製造,而智慧製造包含智慧工廠、智慧裝備,其中工控系統是主要成分,所以工控系統的安全對工業網際網路有著重大意義。他認為,發展工業網際網路一定要考慮到安全,工控系統安全事件對社會和經濟影響很大。中國在這方面還剛剛起步,防禦體系建設滯後,需要在國家網路安全戰略指導下進行發展和增強。
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
對於工業大資料時代的機遇與網路安全,沈昌祥指出,進入新時代,以網際網路、大資料為代表的數字革命正深刻改變著經濟形態和生活方式,建設數字中國,發展大資料產業已經成為戰略發展重點。隨著海量資料的進一步集中和資訊科技的進一步發展,安全將會成為大資料快速發展的瓶頸。夯實網路安全基礎,構建工業大資料免疫系統,應儘快在核心技術上取得突破,加快安全可信的產品推廣應用,開發網路安全技術及相關產品,建立網路安全技術保障體系。
在高峰對話環節,蘇寧科技集團副總裁喬新亮、東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錢樹森、樹根互聯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劉子慶、無錫雪浪數制科技有限公司CEO王峰、文思海輝技術有限公司高階副總裁夏菁等嘉賓圍繞網際網路推動先進製造業發展的優勢分析與痛點難點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多樣化發展的典型案例與實施路徑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為了進一步落實《關於深化網際網路+先進製造業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的指導意見》,凝聚多方力量,不斷完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發展新生態,會議同期還召開了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設工作座談會。來自各地經信委代表及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企業代表分享了各自在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設、應用普及、整合創新等方面的經驗和做法,提出了進一步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發展的難點與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