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點貓超級貓眼S200體驗:貓眼兒變身智慧安防
俗話說,科技改變生活,自從我用了智慧指紋鎖之後,出門不用帶鑰匙,確實方便了很多。家裡親友來了,也可以遠端開門讓人家進屋等,只不過看不到人來感覺有點美中不足,自己也有智慧攝像頭裝了兩天,感覺用處不大,24小時盯著也沒什麼必要。
所以看到斑點貓超級貓眼S200在介紹之後,感覺非常適合我家用。雖然我家鎖不是斑點貓的無法在一個APP聯動,但是能遠端門鈴,智慧對講已經足夠好用了。而且斑點貓其他的智慧安防功能也很強大,移動報警,停留報警,人臉識別等等遠超我的預期。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感覺真正稱得上是智慧安防,比傳統的貓眼肯定是鳥槍換炮了,家門口的安防需求是完全能滿足了。
一、開箱外觀
斑點貓外包裝採用了純黑色的設計,再加上一個橘黃色的標,確實挺酷的。而且盒子也比我想象的要大,配件的分佈也比較開,很有逼格,感覺完全可以當禮品來送人。
配件除了主體的螢幕和貓眼之外,還有說明書保修卡,固定用的安裝版,和一根1.8米長的USB type C線。S200支援,5V3A充電,充電速度最快可以到兩小時,不過並沒有提供充電器。如果按照官方宣傳,充一次電用三個月的話,充電速度快點慢點,關係倒不是特別大。
固定螺絲提供了三組,長度不一,適應不同的門,我家的門最短的一組就夠用了,看起來應該沒什麼門裝不了這個貓眼兒。
貓眼的主體也就是裝在門外面的部分質感真的是相當不錯,黃銅和黑的配色,相當高階大氣上檔次。正面的配置比較複雜,除了正中間的攝像頭和下面的門鈴,還有四顆紅外補光燈,運動感測器等,攝像頭加了藍色貼片保護,用的時候記得拿下來。門鈴還是帶背燈的,可以和運動感測器聯動,有人的時候就會亮。
側面還有喇叭的開孔和麥克風的開孔。
背面有固定用的雙面膠,提示的先擰上螺絲再穿過貓眼孔安裝,主要也就是提示個小技巧,如果先穿孔,再用螺絲找的話,不容易對得上。
排線的材質感覺還蠻結實的,而且介面部分有防呆設計,一般還不太容易插錯,畢竟設計上是可以把後面的顯示屏摘下來充電的,介面不會做得太脆弱。不過個人覺得安裝好之後還是不要老拆比較好,線夠長,拉個接線板過來充電,應該沒什麼問題。
探測的部分都在貓眼上,顯示屏,電池,晶片等等,應該都在門內這個部分上,設計也是相當簡潔,正面只有一個電源/home,五寸的螢幕其實並不算很大,不過用作觀察情況是足夠了,畢竟要考慮成本問題。
下面是電源插槽和SD卡插槽,左右也是喇叭和麥克風。背面是銘牌和資料線介面。
介面上還設定有一個小蓋兒來起到保護和固定的作用,試了一下,接好,蓋上之後相當結實想弄下來還有點難的。
安裝板和顯示屏的部分採用的是上面卡住下面磁吸的設計,方便拆卸。
二、硬體安裝
本來以為安裝貓眼比較麻煩會有免費安裝之類的,後來自己操作了一下,覺得還挺簡單的。原來的貓眼兒擰了一下就拆下來了,然後按照提示先把螺絲擰上,穿過洞口,試一下長度,合適的話就可以把貓眼背面的雙面膠揭下,固定貓眼兒了。這裡提醒一下雙面膠相當結實,最好一次搞定,我裝的時候感覺稍微歪了一點,然後就揭不下來了囧,好在問題不大。
然後把線從固定板孔中穿出來,還有兩枚固定螺絲,卡住螺絲之後,緊固定板就可以了。螺絲擰緊之後,接好資料線把監視器上面卡住,下面吸好就大功告成了。算上比劃大概裝了半小時吧,熟手的話10分鐘應該就能搞定了。
裝在門上之後五英寸顯示屏真的不顯大,但是總比從貓眼裡看方便多了,這塊螢幕是IPs硬屏,可視角度達到178度,不用貼著貓眼看,小孩夠不著也完全沒問題。
我家門是白色的,本來應該買銀色的貓眼兒更搭配一些,不過上次智慧鎖裝的時候沒想到這些,也是古銅色的,這次就棄療了吧囧。
如前所述,斑點貓這個貓眼,設計材質真的挺顯檔次的,質感相當好,裝在什麼門上也不會覺得掉價。前面忘了拍,裝在門上的圖上可以看到右側的麥克風孔。
來一張我家門的全景吧,實在有點不好意思,我這個小區交通方便,出租的比例很大,人員流動大,門禁擋不住貼小廣告的,門口真的是沒法看,所以安防確實有一定的需求。
最後來看一下充電線的長度,我家門旁邊就有一個插座,試了一下插上充電器,完全夠的著,而且個人感覺那個資料線介面蓋兒挺難拆的,以後應該不會把顯示屏拿下來充電了,直接充就OK。
二、智慧貓眼軟體安裝
智慧貓眼的安裝還有個軟體設定的問題,主要是,連線家用WiFi,另外想要手機控制還需要繫結裝置。
連線WiFi都很簡單啊,也沒什麼可說的。連線好之後第一次裝置韌體更新我發現作業系統居然是安卓,小機器人都出來了,看起來系統成熟度和穩定性應該是比較有保證的。
裝好之後看看貓眼的螢幕清晰度和細節還是相當滿意的,斑點貓這個攝像頭的解析度達到了1280P,門外的細節看得相當清楚,對面一面牆全都是小廣告囧。
既然是安卓系統硬體上實現的功能和設定也是相當全面了,拍照錄像,訪問記錄,硬體功能的設定都完全可以實現,不用依賴手機APP。而且最好的一點是,斑點貓採用了觸控式螢幕的設計,系統也不復雜,操作可以全部在螢幕上完成。不過說句實話,我更多的時候檢視報警狀態日誌等等,還是在手機上。
三、手機軟體安裝設定
手機軟體的安裝設定也很簡單,斑點貓這個APP的完成度,真的讓我有點驚訝。之前也知道一些智慧安防的產品,但是感覺應該都屬於初創期,但是用過了斑點貓這個APP之後感覺介面和功能等等設計的都相當完善,完全不像是一款初創的產品。
APP的安裝和註冊就不多說了,這裡有個建立家庭的概念,主要就是和家庭成員共享產品可以選擇自己建立或加入一個家庭。
然後是APP繫結裝置和繫結微信,按照提示操作,也很順利的就完成了。能夠提供繫結微信的選項,還是挺好用的,微信是日常要常開的,其他軟體往往都關了省電了。
繫結好微信之後,基本的設定就完成了,大概看一下介面和裝置的情況,功能的設定我想和實際體驗一起說。
四、功能和體驗
1、畫面
斑點貓這款智慧貓眼的攝像頭配置相當高,達到了720p,用著安防是足足夠用了,更為難得的是不僅攝像頭解析度高,而且還配置了四顆紅外補光燈,夜視的效果相當出色,即便是晚上或者像我家這種在樓道拐角的地方也能隨時看清屋外的情況。
視訊清晰度我是可以自己調節的我試了一下,分別是
標清480x256
高清 864x480
超清 1280x720
感覺一般情況下高清就足夠用了,但是我用了超清網路速度好像也不會卡頓,大概只是多賺一點本地儲存空間吧。
免費套餐是15天滾動雲端儲存,個人感覺,如果沒有特殊要求的話一般家用應該夠了,還可以購買一百天滾動或365天滾動的雲服務。
2、安防功能
智慧貓眼一個很大的優點就是還可以兼顧安防監控的功能,而不僅僅是一個貓眼。拿斑點貓來說,訪客按門鈴之後可以自動拍照,還有兩個智慧化的安防功能,移動偵測和逗留報警,可以在門前有物體移動的時候拍照或者錄影,發現潛在的危險。逗留報警可以設定逗留時長,另外,如果有人想拆貓眼也是會自動報警,傳統貓眼實際上是個安全隱患,因為如果門鎖沒有反鎖的話,貓眼兒伸進一個專用裝置可以開門的。
用了一段時間,感覺移動偵測還真是挺有用的,家裡門口不論有什麼情況都可以錄影,無論是鄰居回家還是貼小廣告的,都不會漏掉,現在的智慧攝像頭一般也都有這個功能,但是如果想裝在門口的話還是有點麻煩,涉及到走線,接電源等等。
移動偵測預設是不開啟的,我個人感覺治安好的小區,問題倒是也不大,有逗留報警一般也夠了。
3、家人共享,人臉識別
家用安防工具,家人共享也是個很重要的功能,斑點貓家人加入許可權管理等等,功能都有,不過需要用手機號註冊。第一個繫結裝置的使用者自動成為家長,其他使用者也可以授予家長許可權,沒有許可權的話,是不能改變設定的。不過視訊監控,門鈴應答,檢視動態等等操作只要是家庭成員就可以。
家人的個人資料頁還提供了人臉識別的照片錄入,錄入照片後就可以自動識別人臉,設定一些自動化的操作。人臉識別並不限於家人,貓眼拍攝的照片也可以手動識別成各種身份。人臉識別的技術應該和手機現在用的差不多,用在安防貓眼兒上,感覺還是有點受限,因為需要正面臉停留才能正確識別,所以如果設定了識別家人啟動的場景,還是要特意停留一下。
4、動態監控,遠端視訊
每當移動監測報警,或者陌生人按鈴等情況的時候軟體都會通知提醒,用下一段時間之後,感覺軟體的通知更穩定靠譜,微信的通知使用起來更方便,各有所長。因為加入了人臉識別,提醒還會給出一些身份特徵,比如你如果標記了快遞或者物業人員的話,也會提醒。
每天報警或者提醒都會的日誌記錄,形成日檢視和月檢視,統計分析一目瞭然。
還有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因為貓眼是聯網的,可以和門外的人員實時對話,因為採用了全雙工的設計感覺對話沒什麼延遲,比如讓快遞員把快遞放門口這種情況妥妥的就能解決。不過因為本身門外發聲單元的體積很小,語音失真還是比較明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其他功能還有
“場景”,可以設定條件進行各種操作或者和其他裝置聯動。
“區域”,定義一個位置,執行各種場景
這也是我說這個APP相當完善的原因,斑點貓不僅有智慧貓眼,還有智慧指紋鎖看起來未來還有其他智慧裝置,這個APP也肩負起了各種不同裝置管理,和聯動的任務。不過這些內容和貓眼兒的關係不是特別大,今天就不說了。
總結
斑點貓超級貓眼S200總的來說是超出我預期的,主要原因就是成熟度相當高。外觀設計質感不錯,系統穩定,功能合理;軟體APP從硬體設定,人員許可權管理,訊息提醒,日誌記錄等方面都比較完善,也沒發現什麼bug。功能上視訊遠端對講,運動監測,逗留報警,人臉識別等功能妥妥的能夠滿足家庭安防的需求。對於我是這種使用智慧指紋鎖的使用者來說,也拓展了指紋鎖的功能,可以更安心的讓親友進家或者快遞放進家裡。另外斑點貓的品質和素質我也是很滿意的,視訊清晰,夜晚應該有四顆補光燈也不在話下,網路連線質量穩定遠端的高清監控也沒發現過什麼問題。總之,完全不像一個初創的品類或者初創企業的作品,有需要的同學應該可以比較放心的購買。
本文作者極果使用者:楚九
本文由極果使用者楚九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