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產品來說話 今日頭條新CEO比誰都清楚

今日頭條換CEO了,這是上週末整個網際網路行業的一件大事。陳林接棒張一鳴,也代表了今日頭條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今日頭條和抖音成為了整個集團的兩大核心主力,而張一鳴也清楚,讓優秀的產品來說話,是位元組跳動發展的根基。
讓產品來說話 今日頭條新CEO比誰都清楚這件事(圖片來自於www.leiphone.com)
陳林剛加入今日頭條的時候,擔任產品經理一職。產品經理成為整個今日頭條的CEO,也意味著在張一鳴眼中,產品為王是今日頭條需要追求的。陳林在他上任的這場“生機大會”上,就拿出了今日頭條小程式這樣的一款新產品。
今日頭條的變化急需到來,已經沒辦法再等了。過去的半年裡,抖音憑藉著優秀的產品屬性,反超了自己的老大哥,當然也反超了早亡的內涵段子。隨著公司名稱從今日頭條改為位元組跳動,相信大部分“宇宙條”的員工內心也都有了憂患意識:他們不再是被偏愛的那一個了。
在陳林眼中,未來一年生態升級是今日頭條的主要任務。深耕粉絲生態、推出小程式以及開放技術模型,從各種角度來看,這些都是今日頭條進一步擴大使用者群體和內容創作者數量的舉措。
陳林在接受採訪時也直接表態,並非因為競爭對手的原因來做小程式,而是基於使用者的需求。使用者在獲取內容之後,自然需要更多的服務來支撐內容,這個時候小程式就非常重要了。
讓產品來說話 今日頭條新CEO比誰都清楚這件事(圖片來自於www.tech.sina.com)
張一鳴面對今日頭條的當下顯然是焦慮的。今日頭條的日活達到了1.2億,固然是一個驚人的數字。然而,今年下半年開始,今日頭條的使用者增速開始放緩,拉新成了這個所謂“流量入口”的大問題。同時,移動網際網路的擴張速度也大不如前,手機出貨量的下降也正好佐證了這一現狀。
今日頭條不可能不注意到這件事。整個網際網路資訊出現了大量的後來者,雖然大部分公司都無法撼動今日頭條目前的地位,但憂患意識顯然是所有大型公司和其領導者應該具有的素質,張一鳴也不例外。
如果說過去幾年中,今日頭條的策略是在同一領域中孵化多個產品,並集中力量出擊的話。平臺升級之後,今日頭條將會更加深耕拳頭產品,並讓這些拳頭產品吸引更多的新使用者。
讓產品來說話 今日頭條新CEO比誰都清楚這件事(圖片來自於www.tech.sina.com)
值得憂慮的是,陳林在“生機大會”上曾表示,未來今日頭條會更大力度地將流量往粉絲傾斜,同時完善粉絲變現工具。事實上,新浪微博在全面擁抱粉絲經濟之後,公司市值迎來了全面騰飛。然而,也正是擁抱了粉絲經濟,讓新浪微博的風氣大不如前,造成了部分核心使用者的流失。今日頭條勢必會看到新浪微博之前所犯的錯誤,如何避免仍然值得觀察。
產品經理成為企業的負責人其實並不稀奇。對於那些產品為王的公司來說,產品經理更懂得使用者的需求。這種人站的越高,產品也就走的越遠。位元組跳動的未來既需要抖音,也需要今日頭條。讓產品說話,才是公司發展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