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火酸奶,創始人竟是土耳其窮學生?
1994年,Hamdi Ulukaya(烏魯卡亞)第一次踏上美國,他口袋裡只有3000美元。 他來自土耳其,希望能夠好好學習英語並在這個國家找到屬於自己的路。
現如今,烏魯卡亞身價超過十億美元。
2007年由烏魯卡亞創立的希臘酸奶品牌 Chobani,年銷售額達到15億美元,而烏魯卡亞本人擁有公司大部分的股權。
Chobani一上市便在美國掀起一股希臘酸奶熱,建立不到10年,一舉超越老牌食品大亨達能和通用磨坊,成為全美市場份額最高的酸奶品牌。烏魯卡亞將產品做到極致成功又一直保持餘熱不減,使得Chobani穩步躍居美國最暢銷的酸奶品牌。
今天就和矽兔君一起來看看,這個土耳其留學生是如何憑藉一杯酸奶變成億萬富翁的。
出身土耳其小農場: 不得已選擇了背井離鄉
烏魯卡亞生於土耳其東部的一個小村子,和牧羊人一起長大,是純正的遊牧民族。 小時候他會帶著成群的綿羊、山羊和奶牛到山上去,也會在家制作酸奶和乳酪。
他說,在這樣的環境裡,從小到大基本上什麼都不需要擔心。 金錢對那裡的人們完全不重要,因為在山上,你用錢也買不到任何東西。
如果一隻狼襲擊了你的牧群,讓你失去了所有羊,那麼第二天村裡每家每戶都會牽一隻羊到你家來,這樣你的羊就都回來了。 烏魯卡亞坦言:“我沒有一天不懷念我的童年。”
烏魯卡亞本來在土耳其安卡拉大學讀政治,按理說,畢業後他理應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可惜他不僅每當老師,還中途輟學,連大學都沒畢業。
“我是一個庫爾德激進分子,總惹政府的麻煩”(庫爾德斯坦橫跨土耳其、伊拉克、伊朗、敘利亞山區,因爭取獨立主權而被四國政府打壓)。
對家鄉失去信心的他決定搬到國外生活,其實他的第一選擇本來是歐洲,卻陰差陽錯拿到了美國的大學Offer和簽證。
就這樣,1994年烏魯卡亞帶著一個小包和口袋裡的3000美元踏上了美國。
貸款買下卡夫不要的酸奶工廠: 我覺得可以用這個做點什麼
2005年,烏魯卡亞在報紙上看到卡夫的一個當地酸奶工廠的出售廣告,要價70萬美元。 “我直接把報紙扔進了垃圾桶。但不到半個小時,我又把它刨出來,然後打電話律師。
律師告訴我: 卡夫在找一個白痴來當接盤俠。 這個工廠可能有許多的環保不過關問題,不然他們也不會想要賣掉它。 如果他們認為酸奶是有前景的行業,他們就不會退出。
但是那天晚上烏魯卡亞輾轉反側後,決定貸款買下工廠:“我不知道這是什麼,但我覺得可以用這個做點什麼”。
2005年8月17日,烏魯卡亞拿到了這家工廠的鑰匙。
希臘酸奶的井噴式崛起: 渴望更純淨、更簡單、更自然的食物
烏魯卡亞從小就愛喝酸奶,母親用自家農場原料做成的酸奶,質地濃稠,這種味道充斥著他整個童年。
在美國生活多年,烏魯卡亞一直苦惱美國人喝的酸奶又稀又甜,他想到家鄉的酸奶品質那麼好,蛋白質高,且含糖量低。
在美國缺乏創新而且顯得沉悶的的酸奶市場,烏魯卡亞想如果能做得更好,從產品品質上與競爭品區分開來,擊中美國市場使用者的痛點,那麼這將會顛覆整個酸奶製品行業。
Chobani這個名字來自於土耳其語裡的“牧羊人”。
2005年,希臘酸奶在美國市場的份額連百分之一都不到,而今天這個數字超過50%。
進入美國市場50多年,酸奶一直隨著消費者口味的變化而變化:色素、加糖、稀化、與水果、加蜂蜜、加糖果等等。 但是很少有產品能像希臘酸奶那樣井噴式增長。
據《華爾街日報》的資料顯示,2005年希臘酸奶的年銷售額僅為6000萬美元,但五年後,希臘酸奶就佔到了美國每年68億美元酸奶銷售額的四分之一。
希臘酸奶的吸引力是相當明顯的:既美味,又能填飽肚子,還不會太油膩。 不像美國傳統的酸奶那麼稀,香精奶精味也沒有那種重。
希臘酸奶在美國的崛起反映了2000年左右美國烹飪意識的大轉變:人們開始渴望更純淨、更簡單、更自然的食物。
據瑞銀的報告顯示,希臘酸奶的銷量飆升,主要在於那些高收入的、受過高等教育的消費者(尤其是女性)願意多花那麼幾美元去享受更加健康的食物。
從2007到2012的五年時間,Chobani的銷售額從0增長到了10億美元。
在創造Chobani的路上多虧了烏魯卡亞堅定的信念,烏魯卡亞和六名員工花了整整一年半的時間來研究Chobani的成分。
具有數百年曆史的希臘酸奶向來以稠度聞名,Chobani經過反覆試驗,終於掌握希臘酸奶合適的濃縮工藝比例和正確的配方,如何在保持原有口感和質感的同時,進一步提升蛋白質含量。
由此,天然美味,無新增劑的Chobani酸奶誕生了,如何獲得大眾的關注成為下一個難題。
如何把Chobani搬上貨架? 只攻主流超市
按照傳統商業慣例,進入超市的商品都會被收取 “進場費” ,而當時負債累累的烏魯卡亞已不可能支付,可是如果不進入百貨店或超市,又打不開銷路,這在當時成為了一個大難題。
烏魯卡亞一家一家地跑到雜貨店洽談,但屢遭拒絕。
在Chobani的員工幾乎已經不抱任何希望的時候,事情終於迎來轉機:美國連鎖超市Shoprite同意免費上架,前提是Chobani必須免費供貨。
雖然分銷渠道有限,但Ulukaya堅持選擇主流的超市而不是專營店售賣,這是他做過的最重要的決定,也是公司成長得如此迅速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為酸奶是易腐產品,不會有太多的存貨。超市在收貨後會立即付款,而供應商有一到兩個月賬期。這對當時作為初創階段的Chobani的資金鍊週轉有非常大的幫助。
因為很多美國人在Chobani推出之前並沒有聽說過希臘酸奶,酸奶的分銷渠道又有限,在整個低迷的酸奶市場一直處於小眾化。
讓每個美國人都知道Chobani: 口碑營銷+社交網路
而烏魯卡亞又希望每個人都能買到Chobani酸奶。如何做好Chobani產品營銷成為重中之重。
一開始他就採用最傳統最省錢的方式—— 口碑宣傳。
Chobani把宣傳卡車開到各種節日慶典吸引消費者。不管是聖誕節,還是兒童網球俱樂部,或者某地舉辦的馬拉松活動,Chobani都會出現,烏魯卡亞認為這些場合需要酸奶。
後來隨著社交媒體的普及,烏魯卡亞又抓住了一個高效省錢的營銷方式: 依靠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體直接與消費者溝通。
而且Chobani的廣告團隊智商一直線上,總能把Chobani那種“ 我不僅僅是一盒簡簡單單的酸奶,我還是一種返璞歸真的生活理念 ”的精神通過各種形式傳達出來。
Chobani在Facebook上釋出包含產品推廣、公司文化、顧客疑問以及包含Chobani產品的食譜等一系列內容。
Chobani產品的透明度令人稱道,與此同時,他們也積極地傾聽來自消費者的聲音。為此Chobani特地設立了一個5人團隊,專門負責社交媒體。
就這樣,在本來低迷的酸奶市場,Chobani的出現似乎點醒了喝了幾十年“假酸奶”的美國人。自Chobani酸奶產品上架以來,消費者瘋狂購買,引發了席捲美國的希臘酸奶狂潮。
Chobani很快躍居美國最暢銷的酸奶品牌,在整個非冷凍酸奶行業中佔有10%的市場份額,並且Chobani在希臘酸奶品牌中佔據了主導地位,佔據了大約50%的市場份額。
進入尋常百姓家的Chobani也成為了2016年裡約世界盃美國代表隊的官方合作伙伴。
2014年,這位白手起家的移民富豪,贏得了巨大的社會聲望和地位。烏魯卡亞被白宮邀請,成為奧巴馬授予的11位創業特使之一。
想成為真正受歡迎的公司: 請拋棄“廉價勞動力”這個概念
烏魯卡亞作為乳製品行業的顛覆者,在此過程中,他還建立了一個開明的公司。
“如果你想建立一個真正受歡迎的公司,你必須做的一件事就是拋棄‘廉價勞動力’這個概念”。
在今天的Chobani,30%的員工是移民或難民。Chobani的工廠每天有20多種不同語言的交流。
“這與政治無關,也不是我在做難民救援工作,這只是我們招聘的立場。難民們渴望為他們的社群提供服務。我總是說, 他們得到這份工作,他們就不再是難民了。 ”烏魯卡亞在Inc.雜誌採訪中這樣說道。
由於出生在農場,烏魯卡亞推己及人,非常關照普通勞動員工。
2016年,烏魯卡亞宣佈給公司2000名員工分發10%的公司股權,這也是他從2008年就在考慮的事。
烏魯卡亞認為股權員工制是公司做的最聰明、最具有戰術的一件事。公司會成長更快,公司員工會更有激情,員工幸福度指數也會更高。
2017年,烏魯卡亞宣佈Chobani公司執行六週育兒假的規定。
烏魯卡亞認為,如果他是第一次當爸爸,讓他第二天回去上班,他的心也不會放在工作上。他希望員工有時間來享受當新爸爸新媽媽的喜悅。
酸奶成就“美國夢”: 如果有天這種故事消失了,那將是最可悲的事
作為一位最開始懷揣“美國夢”的外來移民,烏魯卡亞從來沒有想過他會在異國他鄉經營著一個超過2000人的公司,有一天他會被稱為領導者。
看到顧客們在喝過Chobani後臉上的幸福感,就彷彿一直在努力的目標得以實現實現。
烏魯卡亞說:“成功的故事依舊在這個國家上演。 像我這樣普普通通的人都可以說,‘你知道嗎?我成功地開了一家酸奶工廠,而且越開越大!’如果有一天這樣的故事消失了,那將是最可悲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