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音樂為了籤Taylor Swift,拿出了史上最值錢合約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鈦媒體注:本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 ofollow,noindex">音樂先聲 (ID:nakedmusic),作者 | Livia,編輯 | 範志輝,鈦媒體經授權轉載。
11月19日,Taylor Swift在ins上發文宣佈自己將離開Big Machine Label Group (BMLG),轉而投向環球音樂集團旗下廠牌Republic。至此,距離這位全球頂尖藝人成為自由身還不到一個月。
此前,世界範圍內的眾多音樂公司都在蠢蠢欲動,老東家BMLG更是早幾個月前就開始談判商討續約事宜。作為該公司的首位簽約藝人,自己的父親又是公司的股東之一,Taylor以一己之力為其貢獻了約80%的營收。即便如此,BMLG還是沒能讓她回心轉意。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她簽了份什麼樣的約?
那麼,環球音樂到底通過Republic Records給了Taylor怎樣一份協議,能夠讓她如此欣然接受呢?
根據目前雙方已經透露的資訊,這次的合同裡主要有兩個重點。Taylor將在此後擁有所有出自自己手中的作品的“master recordings”,併為所有環球旗下藝人爭取到了環球出售Spotify股份的分成。
毫無疑問,讓Taylor Swift本人持有“master recordings”是能夠打動她的首要因素。這是基於完全成型的音樂作品之上的核心權利,可以從根本上控制作品,在包括使用場景等所有一系列授權過程中都具有終極決定權。
顯然,這個製作出多首大熱曲目的女歌手對於此前所有作品版權都歸屬於BMLG的局面感到不滿,而重新爭取獲得自己的全部音樂版權也是她跟老東家談判的主要訴求。然而,失去版權後的廠牌估值將會大幅縮水,因此雙方一直未能達成協議。
而據福布斯報道,這次環球給出的合同裡包含Taylor Swift以後將要釋出的五張專輯,且合同範圍內發行的所有音樂在發行五年後版權都將歸她本人。也就是說,除了合同內相關收益,環球為了籤Taylor Swift,連音樂版權都不要了,堪稱史上最值錢合約。
除此之外,環球慷慨地承諾將給旗下所有藝人分成自己出售的Spotify股份。從2014年以來,Taylor就一直在與Spotify這樣的流媒體音樂應用作鬥爭,還曾下架自己在該平臺上的所有作品以此抗議Spotify給音樂人支付的超低使用價格。
毫無疑問,合作裡這條款項讓Taylor Swift向幫助音樂創作者同行們共同實現公平收益的目標邁進了一大步。
儘管Taylor與環球音樂所籤合同的具體財務條款尚未披露,該簽約合同預估值至少高達2億美元。
為什麼她有資格談條件?
自2006年發行個人首張同名專輯以來,Taylor Swift至今已經出道12年了。從一個喜歡背把吉他唱鄉村音樂的小姑娘,到如今在舞臺上氣場全開的御姐,不變的是她在音樂創作上的天賦和努力。不說別的,19次格萊美的提名和真實的10座獎盃就是最好的見證。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而且,就在本月8日,Taylor剛憑藉四張首周百萬專輯的記錄進入2019年吉尼斯世界紀錄。自從1991年尼爾森接管資料統計之後,她是唯一一位擁有四張首周百萬專輯的歌手。
2016年,她年僅26歲,榮登美國《福布斯》雜誌“全球最賺錢名人”榜首,競爭者們包括眾多歌手、演員、作家、球星等等。資料顯示,自2015年6月後的一整年內,Taylor一共攬金1.7億美元,打破自己的職業生涯收入最高紀錄,甩第二名的One Direction整整6000萬美元。
鉅額收入裡很大部分要歸功於Taylor於2015年5月開始的“1989世界巡迴演唱會”。短短半年內,她在亞洲、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舉辦了共計85場演出,總計票房收入超過2.5億美元,是當年全球票房收入最高的巡迴演唱會。
其中,Taylor在北美洲的表演中邀請了其他歌手、演員、模特、運動員等名人作為現場嘉賓登臺,成為了整個巡演的一大特色:Ed Sheeran、Selena Gomez、Kendal Jenner、Julia Roberts、Kobe Bryant等等。除了給自己的粉絲一份驚喜外,Taylor更是在向全世界宣佈:吸金是必須的,吸睛也是必須的,姐才是人脈之王。
無論是戀愛脫單再戀愛,還是大長腿閨蜜圈,甚至為了避開狗仔鑽進行李箱裡讓保安抬出家門都是熱搜。對於如何讓自己成為話題中心,沒有人比Taylor和她的團隊更清楚。比如去年發行《Reputation》前,她先清空了社交媒體,然後上傳多張沒有正臉的神祕街拍,直到最後發行首單,Taylor給所有藝人就“飢餓營銷到底該怎麼玩”好好上了一課。
而在音樂娛樂行業之外,Taylor也具備一定程度的影響力。她時常就一些熱門的社會議題為弱勢群體發聲,並以自己的偶像效應吸引年輕人的關注,推動相關事件的發展。
出色的業務水平、強悍的吸金能力及真正的頂級流量都是Taylor Swift和環球集團議價的最佳資本,也正是因為這些才會誕生這樣一份史無前例的合約。
她為全球音樂行業帶來了什麼?
Taylor Swift簽約環球旗下廠牌訊息一出,大家都紛紛調侃道:黴黴和凡凡成為同門被官宣了。儘管黴黴和凡凡與環球簽署的合約不是一個重量級,環球音樂集團在世界各地網羅有影響力音樂藝人的野心也可見一斑。
一直以來,無論是直接簽約在廠牌下的藝人,還是自己建立工作室、僅通過唱片公司發行音樂的藝人,自制作品版權的歸屬問題從來都需要藝人與唱片公司雙方經歷博弈。大部分唱片公司會直接收走投資藝人的作品版權,少數會與藝人協商持有版權的價格及年限。
而Taylor Swift則給這些音樂人開了先例:作品版權將會完全歸屬於音樂人本人所有。毫無疑問,此舉會充分認可音樂創作者和獨立音樂人的行業價值,賦予其更多的創作動力,更是進一步從長遠角度上保障他們的收入來源。
而另一方面,擁有Spotify3.5%股份的環球集團同意給旗下藝人分發該筆股票收入更是行業的重要轉折點。
作為全球最大的唱片公司,環球集團擁有該流媒體音樂平臺3.5%的股份,估值約8.5億美元。儘管目前環球尚未出售過手裡的任何股票,但行業裡已有唱片公司出售股票後分發資金給藝人的操作先例。
今年早些時候,索尼以7.68億美元的價格出售了Spotify5.7%的股份,華納兄弟則以5.04億美元的價格出售了近5%。兩家公司都向旗下藝人分發了這筆資金,不同的是,索尼忽略了藝人尚未獲得的預付款,直接向藝人匯款;而華納兄弟將股票出售現金流用於填補藝人還“欠著”公司的餘額,再進行下一波流通。
結果顯示,現階段內,索尼藝人直接獲收超過華納藝人,但華納藝人得到的是未來早先一步獲得作品版權的承諾。如今可以看到,環球音樂最終做出了和索尼相同的選擇:將出售Spotify股票的資金直接分發給藝人。
這次合作的背後,Taylor Swift近乎是以一己之力打開了全世界最大唱片公司以接近純服務模式簽約藝人的先河,讓藝人能夠更多地控制自己的商業利益。
不過,對於Taylor來說,和Republic Records的這份合同其實還意味著更多東西:她再次作為一個勇敢的音樂人,為弱勢同行發聲,挑戰了音樂行業內製定規則的權力機構,同時幫助自己達到了公關形象的新高度。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訊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