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透視全景屏手機上手試玩:真香之餘還有騷操作
更完美的手機全面屏方案,正在路上,並且就在眼前!6月26日開幕的MWC19上海展會期間,OPPO公司首次正式公開展示這項“黑科技”——屏下攝像頭解決方案,並取名為“透視全景屏”。
OPPO產品經理喬家棟在介紹透視全景屏時提到三大技術要點,首先是螢幕一小塊區域的畫素結構需要重新設計,其次是定製化攝像頭模組,第三則是AI演算法優化。
目前市面上成熟的幾大全面屏解決方案不外乎劉海屏(含水滴屏)、螢幕挖孔以及升降結構三類,其中前兩種其實都破壞了螢幕顯示的完整性,至於升降結構則導致手機內部結構的複雜化,並因此犧牲了更大的電池容量和產品輕薄性。而OPPO透視全景屏原理上比較好理解,就是把前置攝像頭放在螢幕下方,通過技術手段和演算法相結合,儘可能減少光線透光率對前攝正常工作的影響。
根據歡少在現場體驗的OPPO透視全景屏工程機,正常螢幕點亮後展示的是很完整的畫面,在彩色背景下即便近距離觀察螢幕聽筒下方,也幾乎察覺不到屏下的攝像頭。而當前攝區域顯示為黑色之後,藉助手機閃光燈的照射,才發現了屏下攝像頭的真身,因此其實在使用者使用手機的大多數場景下,前攝都是“隱身”的。
由於現場OPPO工程機做了特殊處理,包括後蓋設計、產品配置資訊等一概不詳,甚至介面也專門特殊處理,僅提供圖片演示及前攝自拍兩項主功能演示。從呼叫工程機的前攝的體驗來看,當前其前攝的實時取景效果仍有些霧濛濛的感覺,不過相信後續肯定會不斷進行優化。而對於不太注重前攝體驗的使用者,倒是無關痛癢,目前這套解決方案較完美解決劉海的困擾,同時手機輕薄性與大電池有望兼得,還不香嗎?
據介紹,OPPO所展示的透視全景屏方案,是與供應鏈夥伴反覆磨合專門定製攝像頭模組的成果,目的是讓鏡頭捕捉更多的光線,但定製成本相關情況OPPO隻字不提。與此同時,採用分割槽域顯示則配合特殊材質,在需要呼叫前攝的場景下確保光線充分穿過螢幕。
針對光線透過率損失而影響成像的問題,OPPO則從白平衡、HDR、AI三方面下手進行補償。特別適配的白平衡,確保前置相機出來的顏色儘可能還原真實環境的色彩,HDR多幀演算法,則能起到畫面提亮、高動態範圍、去霧等效果,至於AI的加持,將是未來實現智慧美顏、場景智慧識別與匹配的關鍵。
有些遺憾的是,MWC19展會期間OPPO並未公佈透視全景屏產品的商用時間,此外關於這項技術的重要引數、成本(是否用在旗艦機身上)、供應商等更多技術細節也未給出確切資訊。“點到即止”的做法當然有基於保護商業機密的考慮,若是出於故意留懸念,倒也是一手騷操作,好奇心作怪的心理想必會讓大家持續關注OPPO相關的進展。
想想今年上半年OPPO在西班牙MWC期間首秀的10倍混合變焦技術,到正式商用的OPPO Reno 10倍變焦版的上市其實僅兩個月左右時間,若下半年OPPO的新品又玩個突襲,大家也別太意外。但要補一嘴的是,Find系列今年不會有新品,這是OPPO副總裁沈義人已明確劇透的情報。
今年歡少所參加的幾場OPPO關於技術方面的活動,幾乎都有彩蛋環節,這一次也不例外,但這次還真有點措不及防!OPPO在官宣“無網路通訊技術”新技術的過程中,輕描淡寫提及一項資訊:OPPO也參與定製晶片了!其實要深挖這事的話,弄個大新聞也是分分鐘的事,即便這還只是定製的通訊晶片。
藉助專門的通訊晶片,OPPO搭載此晶片的手機可以在無蜂窩網路、Wi-Fi、藍芽的極端環境下,實現3公里內與其它OPPO手機(應該也要內建此晶片)進行文字、語音傳輸及語音通話的體驗,實現應急通訊的能力,不禁讓人想起在這方面曾經傳說很厲害的黑莓手機和BBM服務。另外,基於OPPO這項技術,還支援多臺裝置之間組網、多人群聊、中繼等區域網應用。
據悉OPPO的無網路通訊技術兼具低功耗、遠距離的特點,其實現的點對點及端到端通訊,也擁有很高的傳輸安全性。與上面介紹的透視全景屏相似,OPPO官方也暫未公佈這項技術的商用時間表,莫非是留點懸念下次再聊?反正感覺最近一年來的OPPO是各種“城會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