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欣鴻:下一個十年,美圖站上中國網際網路C位
將追求美的“小需求”潛移默化地變成改變我們生活的男人——美圖公司創始人兼CEO吳欣鴻,這位讓更多人一鍵變美的神奇“魔法師”,一直在用藝術的視角觀察國人對於美的追求與變化,並引領著美的無限擴大與外延。
因此,吳欣鴻加冕《時尚先生》2018年度“年度商業人物”。這是時隔三年,吳欣鴻第二次登上《時尚先生》年度人物封面。這一次,吳欣鴻在一眾人物中佔據C位,甚至蓋過當下最火的蔡徐坤。

左起:年度致敬人物\李寧,年度偶像\蔡徐坤,年度演員\沈騰,年度導演\陳思成,年度商業人物\吳欣鴻,年度歌手\左小祖咒,年度藝術家\趙要,年度體育人物\武大靖,年度作家\唐家三少。
《時尚先生》定義吳欣鴻為“非典型商人”,因為他不像商人;與吳欣鴻共事十年的美圖CTO張偉認為他是一個秉持完美主義的“藝術家”,對待產品臻於完美;而吳欣鴻自稱是反完美主義的“產品經理”,創業以來,在他手上誕生的產品達到數十款。
終究,吳欣鴻是一個“網際網路創業者”。
如果從1999年吳欣鴻初涉域名投資算起,今年是他創業的第二十個年頭。前十年,吳欣鴻想到什麼做什麼;後十年,吳欣鴻錨定美圖,把美圖做到了行業第一;下一個十年,吳欣鴻開始“二次創業”,帶領美圖大轉身。
少年創業:完成資本積累
1981年,吳欣鴻出生於福建泉州,他的父親早年創業,有自己的工廠,家境算得上富裕,放到現在可謂之“富二代”。起初,吳欣鴻無心繼承父親從商的衣缽,痴迷於繪畫藝術,初中三年,獲獎無數,甚至被保送至當地重點高中。
當人們以為吳欣鴻會成為一個藝術高材生,並最終成為藝術大家時,他卻不顧眾人反對,跳脫傳統教育的路徑,選擇休學直接進入杭州的中國美院進修。然而,在杭州的兩年裡,吳欣鴻的興趣又轉至攝影。放棄畫畫,吳欣鴻也沒有把攝影當做畢生追求的事業。
兩年後,吳欣鴻又回到高中,此時是1998年,中國網際網路入口網站的元年,網易、新浪、搜狐等網際網路企業初興。電腦作為奢侈品,尚未普及,應吳欣鴻要求,家裡花1萬多塊錢給他買了臺電腦,吳欣鴻迅速學會了“網上衝浪”。正是在“衝浪”時,吳欣鴻嗅到了商機。
1999年,吳欣鴻看到新聞說,一個叫做“business.com”的域名,在美國賣了750萬美元。他的泉州老鄉蔡文勝,也看到這條新聞。彼時,互相不知對方存在的兩人,日後竟成為合作伙伴,一合就是十幾年。
第二年,吳欣鴻挖到人生第一桶金,他以3000美元的價格,將“e23.com”域名賣給美國的一家公司。2001年高中畢業,吳欣鴻已經完成30萬的資本原始積累,從此正式走上創業之路。

吳欣鴻在《時尚先生》盛典現場
興趣驅動:打造爆款又怎樣
美圖誕生之前,吳欣鴻以興趣為驅動。
高中畢業後,吳欣鴻在泉州創辦了一家企業網站服務公司;2003年,吳欣鴻轉戰廈門,建立了一個交友網站,吳欣鴻成為中國最早社交網路的創業者之一,甚至比 Facebook 還要早;2005年,吳欣鴻加盟蔡文勝團隊,參與“YOK超級搜尋”軟體的研發與推廣。
“很長一段時間裡,我都是興趣驅動,走一步看一步,沒有長遠的規劃。”吳欣鴻這樣形容早年的自己。
接下來從2006年到2007年,吳欣鴻又嘗試了近30個網際網路產品,包括股票、視訊、資訊等等,“當時就是賺流量,沒什麼成就感。” 直到 火星文 的出現,這是吳欣鴻打造的第一個爆款產品。
火星文雖火,但商業空間在哪裡,這讓吳欣鴻感到迷茫,更讓他感到痛苦的是,吳欣鴻自己基本不用火星文,“如果一款產品自己都不用,還能有什麼前途呢?”
吳欣鴻開始尋覓下一條征途。在偶然的一次閒聊中,蔡文勝認為檔案壓縮和圖片是未來產品的兩個方向,吳欣鴻聽進了心裡,並且選定了“圖片”。
決定一個人成功與否的往往不是能力,而是選擇,後來的事實證明,吳欣鴻選對了。
美圖大業:從修圖工具到上市公司
2008年10月,美圖秀秀正式上線,“一鍵美化”一經推出,立即受到年輕人的青睞,到年底使用者突破100萬。
美圖秀秀最早不叫美圖秀秀,它叫美圖大師。上線兩個月之後,團隊認為“美圖大師”過於嚴肅,不符合使用者群的定位,因此改名為“美圖秀秀”。關鍵的不是“大師”或“秀秀”,吳欣鴻無法想象,“美圖”日後會成為中國網際網路的常用詞。
2009年,美圖正式從蔡文勝旗下公司獨立,吳欣鴻由Leader變身創業者,蔡文勝則由Boss變身天使投資人。此後,美圖一步一個臺階。
2011年底,美圖秀秀PC+移動端的使用者量突破1億,第二年該項資料突破2億;至2013年春節,僅移動端使用者量會突破1億。美圖秀秀的使用者群,也不再限於年輕群體,而成為中國普通網民的日常修圖工具。
吳欣鴻並沒有止步於圖片的一鍵美化,為了讓“美”變得更加簡單,吳欣鴻推出了“美顏相機”。過去是“拍照+修圖”,美顏相機則讓美麗“即拍即得”。
美圖的美麗事業越做越大。吳欣鴻以“讓更多人變美”為使命,懷揣著“成為全球懂美的科技公司”的願景,創造了一系列軟硬體產品,如美圖秀秀、BeautyCam美顏相機、短視訊社群美拍以及美圖拍照手機,改變了使用者創造與分享美的方式,也使自拍文化深入人心。此外,在商業化嘗試方面,美圖還上線了電商平臺——美妝。
峰值時,美圖旗下應用月活躍使用者總數達到4.813億,較上年同期增長7.8%;此外,累計統一註冊賬戶(MTid)增至約2億個。具體來看,美圖秀秀月活躍使用者數達1.13億,美顏相機1.14億,美拍1.52億。

美圖公司業務線
2016年,美圖迎來自己的“成人禮”——上市港股。吳欣鴻這才意識到,美圖已經是一家特別大的公司了。
All in 社交 :做中國的Instagram
成立十年,美圖從一款修圖軟體起家,發展成涵蓋多條業務線的網際網路大公司,吳欣鴻下“狠心”決定收縮戰線。
11月14日,美圖公司釋出公告稱,美妝部分功能予以關閉,此後又與寺庫集團達成合作,旗下TryTry負責美妝的運營;11月19日,小米與美圖先後釋出公告稱,雙方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小米負責設計、研發、生產、商業運營、銷售和推廣,而美圖將提供美圖品牌,並繼續負責手機攝像頭中與影像相關的演算法和技術。
與寺庫、小米合作,吳欣鴻是想騰出手來,All in 社交。
在美圖秀秀上線十週年的活動上,吳欣鴻說,“未來的十年,我們會不斷往社交延展。美和社交,將成為美圖公司未來最核心的兩個戰略方向。”
8月8日,美圖正式公佈“美和社交”的戰略方向,打響轉型社交之槍。同時,美圖調整公司架構,聚焦社交、硬體、產品三大業務板塊,“這一新戰略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將我們的旗艦影像編輯應用美圖秀秀轉型為社交媒體平臺”。
9月,“社交版”美圖秀秀正式上線,完成“大變身”,不再是一款單純的修圖軟體。正如Instagram以濾鏡起家,後轉型成為社交平臺,美圖秀秀在戰略上對標Instagram。此前,中國版Twitter、中國版WhatsApp大獲成功,唯獨圖片社交領域沒有產生中國版Instagram,吳欣鴻或將帶領美圖填補這一空白。
“目前,我們的資金儲備充沛,能夠順利完成社交化的轉型。”吳欣鴻信心十足。
另外,收縮戰線、All in 社交,並不意味著美圖停止創新。吳欣鴻認為,移動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已經成為一種基礎設施。基於此,美圖的美麗事業依然大有可為。
比如在面板管理服務方面,結合美圖AI技術,美圖正在打造“上中下”三套創新方案:上,可以利用美圖旗下App給線下的美妝門店做使用者的導流;中,可以提供各種軟硬體的解決方案,做導購獲得分成;下,可以與各類護膚品推出聯名款,做授權貼牌獲得收益。
美圖的新產品“美圖魔鏡”就在做這樣的探索。魔鏡搭載了美圖的影像技術,結合美圖AI與AR技術,為線下彩妝店提供虛擬試妝,五官分析,面板檢測及妝容推薦等服務,一經推出就獲得了國際美妝品牌的青睞。
吳欣鴻表示,“魔鏡就是一種模式創新,它的本質是新型的廣告形式。它也改變了我們的商業模式,讓我們更加以技術為驅動力,去連線和服務C端的使用者和B端的行業商家。”
2018年是中國網際網路不平凡的一年,巨頭們頻繁調整業務、梳理組織結構,吳欣鴻也在求變,但美圖的靈魂和優勢從來沒有改變:美圖依然掌握領先的影像技術,擁有海量的使用者基礎,優秀的團隊和充沛的現金。下一個十年,美圖或將站上中國網際網路的“C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