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排版入門在指南
圖文排版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每一個設計師都具備圖文排版的能力。雖然工作中幾乎天天都在排版,對於排版似乎是信手拈來,然而就是這樣的信手拈來,卻會讓不少初中級的設計師忽視掉很多排版的細節,做起設計來也毫無章法。
這裡我整理了一些在排版中不可忽視的基礎細節,以及排版的小技巧,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保證文字的可讀性
在頁面中,文字是重要的資訊來源,所以保證可讀性,是文字排版中首要考慮的事情。影響文字可讀性的因素很多,但在眾多問題中,流暢的閱讀排版是保障可讀性的基礎。在排版中控制好文字的長度、字距、行距、段落與對齊方式,就能夠有效的提高可讀性。
二、 文字與背景需要清晰區分
循白紙黑字、黑紙白字的原則,在深色的背景上採用亮色的字型一般能保證可讀性。字型過細、背景與文字對比度不夠、文字透明度過高都會造成文字與背景融為一體,存在諸如此類的問題都要針對性的去調整。
三、選擇風格合適的字型
選擇與頁面設計風格不搭的字型會帶來“違和”的感覺,會改變頁面的氣質,對資訊傳遞產生影響。要根據頁面的風格,去選擇與之氣質契合的字型,如粗體厚重、細體高冷,如又圖中,稜角分明的字型會有先鋒跟潮流的感覺等等。
四、控制字型型別數量
除了選擇風格合適的字型,也要控制字型型別數量。通常單個頁面內字型型別數量最好不超過3種。因為字型種類太多會讓頁面風格極其難統一,也容易出現上文所說的字型與頁面風格不搭。雖說字型型別數量沒有非要控制在3種以內,但太多的字型型別可控性很差也容易造成視覺干擾。
五、 統一的對齊方式
統一的對齊會讓文字排版井然有序,閱讀起來會非常流暢。多種對齊方式,會是使頁面混亂不堪。除了文字之間要保持統一的對齊方式之外,正文要儘量保持兩端對齊,這會關係到頁面是否整潔。
六、 控制行間距
行間距是行與行間的間距,行間距通常伴隨著字型大小而的變化,預設行間距會稍大於字型的大小,通常的這樣看起來會比較的擁擠,可以根據頁面實際情況去考慮增加間距,增加文字的呼吸感。
七、 控制字間距
新手排版時,有時候會因為文字內容過長,而版式又受限,會去選擇壓縮字元間距的方式來達到控制文字長度的目的。其實這是一個容易被忽略的錯誤,字間距過於擁擠會降低文字的可讀性。
八、 控制行長
單行文字如果包含的字數太多,文字內容將會很難閱讀,一是閱讀的時候會難以換行,二是容易造成閱讀疲勞。合理的行長會使使用者在行間跳轉時比較輕鬆,反之則會使閱讀成為一種負擔。
九、 圖文排版的親密性
親密性在排版中的理解,通俗的來講就是我和你近,我們的關係就密切。圖文排版的間隔大小,就是影響親密性的主要因素。左圖中一致的間隔,就會讓人產生困惑,對各個標題、正文與圖片的中關係傻傻分不清楚,嚴重影響使用者閱讀體驗。在右圖中,我們通過調整間距,把相關的標題正文圖片分成了一組,這樣元素之間的關係一目瞭然。
十、 留白
通常設計的首要任務就是製造視覺焦點,吸引使用者的注意力。而留白能夠讓使用者儘快的尋找到所需要的資訊,提高使用者體驗。但也不要為了留白而一味留白,應該注意元素之間的連續性。如左圖,雖留出了大量的留白,但是元素之間沒有太多的連續性,造成了主次不分,分散使用者注意力。而右圖通過對齊和調整間距的方式,使頁面有了視覺焦點,同樣是留白,就會顯得更加協調。
十一、 點綴元素的使用
有時候當我們感覺到畫面空曠時,就會習慣性的新增漂浮物或相關元素來填充畫面空白。這是很常見的方法,但是這個方法容易導致畫面雜亂、失去視覺的焦點。漂浮物的使用,有兩點需要遵循,一是儘量的剋制,新增的漂浮物只是為畫面服務,不要過多的喧賓奪主;二是選用的漂浮物要與畫面有所關聯,一切的設計都要有合理的來源。
十二 、幾何填充
除了新增漂浮物,我們還可以選擇用點、線或者色塊等幾何形狀,去填充影響版面平衡的空白。當我們的畫面,排版中出現了一塊比較突兀的空白,而且我們沒有辦法通過變換版式的方法改變的時候,可以考慮選用這個方式去掩蓋這個問題。
十三、 底紋文字的應用
當頁面又顯得單調,而我們又要做一個簡潔的設計時,選擇新增點綴或者漂浮物就會顯得不合時宜。這時候我們怎麼樣才能讓畫面豐富起來呢,很簡單,新增底紋文字。就是在背景上增加相關的英文單或文字,處理的時候需要注意顏色要淡,需要與背景有較好的融合而且要與文案錯開,不然會影響文字識別性。底紋文字的應用,好處在於保持畫面簡潔的同時又能豐富畫面。
十四、 頁面空間感
在平面上營造空間感,不外乎在於近大遠小與景深模糊。營造空間感也是為了突顯主體,製造視覺重點,吸引使用者的注意力。如左圖中,兩個形狀大小的產品直接疊加在一起,是沒有空間感可言的,左字右圖的平衡被完全打破壞了。我們在右圖中把置於後面的產品進行調小跟模糊,讓視覺的重點落在前面,而後面的產品就被會潛移默化的當初背景的一部分,從而形成畫面左字右圖的內容平衡。
結語
諸如此類還有許多,就不一一提起來說,看似普通常規的圖文排版,其實涵蓋的內容是很廣的。總而言之,處理好每一處微小的細節,可以讓更好的提升設計品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