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社交與知識付費的探索者:行家收徒APP
知識付費從誕生到現在有兩年多的時間了,這期間各大平臺基本是付費音訊、付費視訊及付費直播等方式為消費者進行服務,直到這個月行家收徒APP的釋出,為知識付費市場注入了不同的可能性。
行家收徒是全國首個把知識、技能或經驗以師徒的方式進行付費傳授的應用,它擁有iOS和Android雙平臺,能覆蓋99%的移動使用者。
行家收徒的亮點是社交,但是社交是它的載體,而不是目的,行家收徒的目的是以職場社交的形式來實現知識付費,有專家表示,這種模式在國內甚至世界範圍內都沒有人嘗試,行家收徒一旦成功,將會是職場社交知識付費的開創者。

那麼行家收徒是如何想到用職場社交的方式進行知識付費呢?我們採訪了行家收徒CEO張軍先生。
張軍先生表示,在2018年4月份,他所在公司的伺服器遇到了技術故障,通過搜尋引擎的資訊搜尋、視訊教程、技術文件等等方式,過了兩個小時仍未解決問題,問題馬上就要火燒眉毛了。
於是張軍想到了一個辦法,打電話找懂行的相關朋友,朋友遠端視訊指導張軍5分鐘解決了一個棘手的伺服器故障,張軍就在想,應該有很多人在遇到各類問題的時候,希望找到該領域有豐富經驗的行家快速指導吧?
再進一步,無論哪個行業,術業有專攻,得道有先後,一定有些初學者需要行家的指導,然後獲得很大的進步,將同一起跑線上的其他人甩在後面,於是行家收徒APP的想法產生:行家作為師傅收徒弟,而徒弟拜行家作為師傅的APP,這就是行家收徒的雛形。
況且傳統的知識付費無法完美傳授經驗,因為一次成型的知識付費產品無法與使用者進行有效互動,從而無法切中使用者真正想要的東西,可能兩個小時的課程只有十分鐘對使用者是有用的,這就對使用者的時間和金錢是個極大的浪費。

但是行家收徒就能圓滿解決這個問題。
首先,行家收徒擁有全行業的行家*,這些行家都是經過行家收徒平臺的嚴格稽核;其次,行家和使用者是師傅和徒弟的關係,開始拜師時有隆重的線上儀式,加強社交屬性連線;最後,行家和使用者之間是一種強社交關係,使用者通過社交升級與比自己更專業的人直接接觸,解決自身問題。
職場社交和知識付費的優點是傳統知識付費服務不可比擬的,知識付費發展到現在也需要一個新的活力注入,行家收徒就是這樣一個點,到底能不能撬動知識付費的地球,讓我們拭目以待。
*行家入駐工作量龐大,將在產品釋出很長一段時間內按計劃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