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朋友圈 微視能行嗎
騰訊 沒有放棄短視訊陣地,反而越挫越勇。9月15日,部分微信使用者發現,從朋友圈可以直接跳轉微視拍攝並分享短視訊,這是迄今微信對微視力度最大的支援。不過,騰訊在短視訊採取了內部賽馬,在已有4個短視訊App的基礎上,近日又推出了新產品“有視訊”。QuestMobile的資料顯示,自今年4月監管收緊,短視訊4-7月的月活使用者複合增速同比減少4.1個百分點;智察大資料今年7月的資料則顯示,微視僅排名行業第十,月活使用者規模不及第一名的3%。作為“追趕者”,微視前路漫漫。
朋友圈再導流
開放微視在微信的外鏈播放功能後,微信朋友圈又一次對微視流量傾斜。9月15日,有部分微信使用者發現,微信朋友圈拍攝選單出現一個“用微視拍攝”的限時推廣入口,使用者從朋友圈可直接跳轉微視進行視訊拍攝,釋出到微視的視訊連結還可被選擇分享至朋友圈。
據瞭解,微信正在對該功能進行“灰度測試”。北京商報記者登入微信發現,點選朋友圈相機圖示後,微信增加了“用微視拍攝”的選項,與之前的固有功能“拍攝”和“從手機相簿選擇”的區別在於,新功能下方標註有灰色的“推廣”小字。微視拍攝的視訊並不能直接在朋友圈展現,而是以連結形式呈現,好友需要複製連結至瀏覽器才能開啟視訊。
對此騰訊方面透露,只有經過微視認證的賬號通過微信分享後才能直接播放,其餘賬號目前只能以連結形式分享。這與8月底微信開放部分短視訊App外鏈直接播放功能的限制一致。
4月11日,微信暫停了包括微視、快手等短視訊App外鏈直接播放功能,8月28日,微信啟動小範圍“灰測”,有部分微視上的短視訊內容已可直接分享到朋友圈。當時,騰訊方面表示,後續如條件成熟再對其他短視訊外鏈開啟方式做調整,不過截至目前,位元組跳動旗下抖音、火山小視訊、西瓜視訊及快手等短視訊平臺在微信端仍處於封禁狀態。
除了流量放閘,微視的營銷力度也不小,在近日以冠名商的身份,出現在浙江衛視熱播節目《我就是演員》第二季的節目中。
“微視冠名衛視節目、微信朋友圈對微視導流流量,都是微視發力的訊號,在行業經歷監管風波後,微視想要通過生態打法先發。”比達諮詢分析師李錦清這樣認為。與微視剛“復活”時,短視訊一路高歌的行業背景不同,根據QuestMobile資料,2018年4-7月,短視訊App的月活使用者規模複合增長率為1.6%,該資料在2017年同期為5.7%。在今年4月,短視訊行業監管升級後,使用者規模增速明顯放緩,“後來者”微視在行業蟄伏階段以期獲得先發優勢。
內部賽馬壓力
拿到微信朋友圈流量支援的微視,是騰訊短視訊的核心App,但後者並非前者在此賽道的唯一產品。
2018年2-5月,騰訊低調上線三款全新短視訊App:下飯視訊、速看視訊和騰訊時光,以上三款產品的定位各不相同。
北京商報記者體驗發現,下飯視訊直接對標西瓜視訊,主打PGC和PUGC,聚焦做1-5分鐘的短視訊;速看視訊是一款追劇速看的App,具有影視劇的解說,內容涉及影視速看版、完整版、劇情講解等。在速看視訊首頁醒目處還有熱映電影、熱播電視劇和即將上映的影視內容,內容幾乎均來自騰訊視訊;騰訊時光較上述兩款App上線更早,於7個月前推出,是一款可將照片生成音樂短視訊的產品,能直接讀取你手機裡的照片,並且按照時間和地點分成相簿,點選相簿即可選擇主題和音樂。
在已有四款短視訊產品的前提下,騰訊於8月31日再上線一款短視訊App有視訊,主打“1-5分鐘”短視訊,內容展示上為橫屏,內容主要是PGC。目前有《北京新聞》的主播“孫楊”、演員“蔣夢婕”等賬號,從內容來看,有視訊主打頭部IP內容。
知情MCN機構曾向媒體透露,有視訊以女性使用者為主、型別有點像“ B站 + 微博 ”或者Instagram的豎向全屏長視訊產品IGTV,在內容合作方案中宣告“獨家才有補貼,並且比微視高”。
加上2018年4月“復活”的微視,騰訊在短視訊賽道已經推出5款產品。“這是騰訊內部賽馬機制的產物。每個App有明確的目標使用者群。”李錦清表示。相比之下,微視雖然品牌知名度更高,也獲得了更多的資源,但是發展並不順利。
從資料上看,QQ紅包導流和《創造101》明星入駐等高級別的資源傾斜並沒有讓微視獲得高增長,5月還被達人曝光拖欠工資。甚至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些不順利有一定程度是因為短期內獲得高度曝光和支援有關,從流量消化到內部管理都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
要打長期硬仗
對比資料,微視的增長客觀,不過與頭部產品的差距不小。
智察大資料顯示,2018年6月,微視的月活和日活使用者規模分別為690.88萬人和114.11萬人,兩個資料相應環比增長為29.66%和32.17%,排名行業第一。7月,微視的月活和日活使用者規模分別為851.2萬人和137.21萬人,環比分別增長23.21%和20.24%,前者增幅為行業第一,後者增幅僅次於 百度 好看視訊。
根據智察資料,自2018年5-7月,微視月活使用者規模排名從第13名升至第10名,不過,月活和日活使用者規模始終不到行業的3%。在這期間,行業格局穩定,前五名為抖音、快手、火山小視訊、西瓜視訊和360快視訊。
其他第三方資料也披露了微視與頭部產品的差距。QuestMobile資料顯示,2018年6月抖音的月活躍使用者規模為2.07億人,同時期微視的月活躍使用者規模僅為0.43億人。
“短視訊和長視訊不同,長視訊更多是文娛陣地,短視訊可以承載的東西更多,極大可能成為未來社交、資訊等使用者剛需的載體,戰略地位也就隨之升高。”李錦清坦言。9月14日,全國省級、地市級公安機關170家網警單位集體入駐抖音,開通抖音官方賬號即是縮影。“這是為什麼頭部企業都不放棄的原因,也是國家加強監管的一個因素。”李錦清補充。
使用者獲取資訊方式的變化也會倒逼網路廣告的陣地轉移。目前,短視訊賽道擠滿了頭部企業,百度、騰訊、360、小米以及長視訊類的 愛奇藝 等都有戰略級的產品入局。以廣告為主要營收來源的網際網路企業,誰也不會放棄對趨勢的追逐。北京商報記者 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