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二嶄露頭角,淘寶速達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淘寶雙12剛剛落下帷幕,淘寶速達的登場成為亮點,這是淘寶持續創新賦能商家,在菜鳥網路和蜂鳥配送的協同支援下,將消費體驗推向極致的又一次嘗試。 從雙12成績單來看,淘寶速達開局亮眼,隨著未來業務陸續鋪開,淘寶速達將再次深度改變電商業態。
雙12,淘寶速達嶄露頭角
淘寶速達是淘寶今年10月開始試運營的新業務,率先在上海、成都、西安、廣州、武漢、福州、廈門和深圳等八個城市推出,讓消費者首次體驗到上午下單,下午收貨的極速感受。

試運營取得良好效果,在今年雙12,淘寶速達正式登場。在水產、水果、零食、小吃和凍品等生鮮美食品類中吸引1200商家參與試水,雙12當天,淘寶速達實現了1.95萬當日達訂單,其中僅僅是成都,訂單量就直接破萬,最快訂單來自淘寶商家“歐三哥香辣蟹”,僅花費13分13秒送達,這已經超過了外賣平臺的平均配送時效。

當然,淘寶速達有著遠超“快”之外的更深層含義,當淘寶成功將快遞的配送時效性從“日”縮短到“小時”、讓快遞送出了外賣的速度之後,電商模式就出現了質的飛躍。
要注意的是,淘寶速達是面向生鮮美食等商品,其商家不是餐飲商家而是零售商家,消費者不是訂餐,而是購物。淘寶速達初期面向生鮮美食品類,從名字來看,涉足更多品類只是時間問題,只不過現在優先滿足對配送時效要求最高的品類的需求。
細究淘寶速達這一業務的背後,淘寶通過多種改造措施,盤活了優質同城商家的店鋪、倉儲資源,使之成為速達業務的前置倉,共享到整個運力網路中,從而為提高運力提供保障。這些曾經沉睡的資源,在淘寶上聯網、共享後,爆發出驚人能量,不僅優化了淘寶的物流體驗,還幫助這些提供資源的商家提高了資源利用率。
除此之外,淘寶還整合蜂鳥和菜鳥的物流網路,在淘寶平臺的調配下,根據運輸距離的不同,優化資源配置。阿里巴巴經濟體的生態協同效應也在今年淘寶雙12得到了最極致的體現。
淘寶速達創新模式推動區域零售快速崛起
淘寶速達推出,意味著區域零售會成為傳統電商、生鮮電商和生活服務外的新一代電商模式,這是淘寶持續創新下生長出的新物種。
所謂區域零售,就是指雖然消費者與商品商家都處在同一區域,但消費者也可以選擇不到店裡購買,而是線上下單,卻擁有甚至超越到店購買的體驗。
在“淘寶速達”前,區域零售模式就已有萌芽,特別是在餐飲和生鮮行業。但過去,區域零售更多隻是外賣的延伸,讓外賣小哥送外賣之餘再多送送花、送送水果。

而作為中國電商行業引領者的淘寶,則深度改造了社會倉儲和運力資源,根據配送距離分出不同的服務層次,讓來自菜鳥和蜂鳥的運力實現深度協同。由此創新出淘寶速達業務,將區域零售變為賦能商家、滿足商家需求的新方式。
淘寶速達在推出前,對購買生鮮食品的消費者進行了調研,超過一半的使用者希望實現2小時即時配送,而大多數使用者則希望24小時內簽收商品。從結果來看,淘寶速達在為商家降本提效、增加復購率、運營本地使用者方面成效顯著。
淘寶速達是如何煉成的?
中國的物流時效歷經近20年進化,才終於縮短到“日”,馬雲給全球物流提出的展望是72小時達,淘寶速達的本質是將淘寶電商物流從“日級”縮短到“小時”甚至“分鐘”級,這不容易,能夠實現跟模式的創新、資源的整合和商家的支援密不可分。

一方面,必須要承認淘寶速達借鑑了行業的前置倉模式,不同的是採取了社會化的前置倉。
前置倉是很多平臺用來縮短配送時效的做法,特別是生鮮水果食品,配送時效越短越好,在物流配送的物理時效無法突破時,只有事先將商品放在距離消費者更近的倉庫中,才能確保快速送達,即所謂前置倉模式。
不碰貨的淘寶則在這一模式的基礎上做了大量創新。淘寶基於自身的平臺模式,在全國各個城市本身就有大量“社會化的前置倉”,即優質的中小商家店鋪和倉庫,能覆蓋到距離消費者足夠近的地方。
淘寶速達的本質就是將分散的社會“前置倉”整合起來,共享到整個運力網路中,賦予店鋪全新的價值,更給同城即時物流提供支援。這一點跟當初菜鳥整合物流公司的理念相似,最終社會化物流體現出強大的競爭力。當然,淘寶速達這一業務能實現的基礎就是菜鳥網路和餓了麼蜂鳥配送的全力配合與協同。
這種外部整合與內部協同,最終意味著淘寶速達改變了淘寶商家一倉到全國的模式,用淘寶行業大快消負責人魏萌的話說是“將傳統快遞升級為幹線物流+區域物流+即時配送,從而提升供應鏈效率,降低物流成本,重構供應鏈節點”。
另一方面,淘寶背靠的阿里生態不缺乏運力,以及對運力的精細化組織調動能力。
淘寶速達能夠做到小時級物流,與阿里巴巴的物流運力能力密不可分。阿里今年收購了餓了麼,將其蜂鳥系統和菜鳥網路的智慧物流系統進行融合發展,形成多層次運力體系。再通過菜鳥網路擅長的LBS、大資料、AI以及IOT等創新科技來對社會化物流力量進行精細化運營,進而實現低成本高質量的即時配送。

而基於社會化的前置倉模式,淘寶速達可以根據運輸距離的不同,分出不同的層次,在菜鳥和蜂鳥的支援下互相協作,進而實現了當日達乃至兩小時達的同城物流體驗。
淘寶速達賦能中小商家
多年來,淘寶成就了大量的商家,一直是很多商家觸網的第一步。作為阿里“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關鍵組成部分,淘寶一直致力於幫助商家解決賣貨的問題,不只是給商家帶來訂單,而是扮演著賦能者的角色,開放使用者、資料、技術和生態資源,與商家一起升級供應鏈。
比如基於菜鳥,淘寶大幅提升了中國電商物流模式,也成就了多家快遞公司;再比如很早以前淘寶就包下一些品牌的生產線,改造供應鏈,用開放大資料實現淘系平臺定製。

淘寶速達的推出,是淘寶在賦能商家特別是中小商家上的繼續。
淘寶速達將物流做到小時級,不只是靠淘寶的力量實現的,菜鳥和蜂鳥的協作出力甚多,當然與商家的協作也是一大創新,商家願意讓自己的門店或者倉庫變為淘寶速達的“前置倉”,在於淘寶速達對商家而言有多重價值。
首先,可以直接增加訂單。
雙12淘寶速達剛一推出就有1200家商家積極響應,核心原因在於他們可以得到實際好處。
當商家有了小時級的物流能力後,就可以滿足更多消費者的需求,讓他們擁有跟到店媲美的購物體驗,減少他們關於不新鮮、等待久這樣的顧慮,進而更願意下單,比如一家在雙12期間主推汶川櫻桃、蘋果等水果的商家就透露,淘寶速達可增加使用者粘度,其中有一款商品,以前在成都、廣州、杭州等地銷量差異不大,自從成都可以當日達後,銷量高出其他地區一倍,轉化率明顯提升。
其次,可以增加使用者粘性。
生鮮食品領域投訴率相對較高,因為物流問題很容易影響體驗,淘寶速達讓商家擁有小時級的同城物流,進而確保了商品的品質和鮮度,降低了破損、變質這樣的可能性,提高消費者滿意度,自然可以提高粘性,增加回頭客。與此同時,小時級物流會讓消費者覺得商家就在身邊,有更強的親近感,商家也希望將使用者變為老主顧,本質是在淘寶上做起了“街坊生意”, 街坊生意與一竿子買賣最大不同就是做回頭客,畢竟低頭不見抬頭見,使用者滿意度和回頭率是經營的核心指標。
再次,可以大幅降低成本。
相對於傳統物流而言,可以大幅減少商品因為運送幾天的儲存、保鮮和包裝成本,大幅降低破損率,自然可以降低整體成本。相對於閃送等傳統物流而言,淘寶速達基於社會化資源的大規模整合,再結合智慧物流技術的排程運營能力,不少商家可以大幅降低成本達30%以上。
最後,可以拓展更多品類。
很多商家因為物流限制,擔心投訴、成本等問題,不敢輕易涉足一些品類,比如高階水果、海鮮等。隨著淘寶速度的普及,其時效性有望進一步提升,成本有望進一步下降,商家可以拓展更多對配送時效性要求極高的品類,比如三文魚、海螺等水貨、鮮貨,進而增加想象空間。
正如我此前所言,淘寶的進化是不斷將更多品類搬到網際網路上售賣的過程,淘寶成為“萬能的淘寶”也是不斷賦能商家,解決賣貨中的各種問題的過程。而淘寶速達的推出,就解決了許多品類上網銷售最棘手的物流問題,這些品類未來將更多上網銷售,淘寶更加萬能,使用者更加方便,商家更快發展,延續淘寶讓所有人受益的正循環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