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稱巧克力歷史悠久:五千年前南美人就使用可可
英媒稱,29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稱,人們享用巧克力的時間比此前已知的要久遠得多。該研究詳細介紹了5300年前厄瓜多東南部高地一處古代定居點就開始人工培植和使用可可。
據路透社10月29日報道,在對聖安娜-拉佛羅里達考古遺址——一個儲存狀況良好的村落和祭祀中心——的陶器進行研究之後,科學家發現了大量人類使用可可——巧克力原料——的證據。
這項研究表明,人類培植可可的時間比已知的早1500年,而且正如人們此前所認為的,地點是在南美而不是中美洲。
報道稱,可可樹這種熱帶常青樹結出的橢圓形大豆莢裡有豆狀可可樹種子,如今這些種子經過烘烤變成可可粉和各種巧克力甜點。
科學家在聖安娜-拉佛羅里達遺址發現了從5300多年前開始——即古埃及吉薩大金字塔建造之前700多年——直到2100年前這段時間人類使用可可的證據。
報道稱,科學家在陶器和陶片中發現了可可澱粉粒。他們還在可可樹——非野生近緣種——中發現了一種苦味複合物的殘留,證明這種樹是人類為獲取食物而種植。科學家還在可可樹中發現了DNA片段。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人類學家兼考古學家邁克爾·布萊克是這項發表在《自然·生態學與進化論》雜誌上的研究的牽頭人之一,他說:“他們顯然把它當成飲料來喝,這一點從它出現在馬鐙形口壺和碗中可以看出。”
布萊克說:“可可澱粉粒的存在很可能意味著,他們把種子磨碎衝調飲料,儘管我們不確定,但他們很可能也先讓種子發酵,然後再研磨。”
考古證據表明,大約4000年前中美洲和墨西哥開始有人培植可可。在500年前歐洲征服者抵達美洲之前,阿茲特克和瑪雅等偉大文明已經會製作巧克力飲料,並加入各種香料或其他原料。
布萊克說:“今天的巧克力甜品含有大量糖分,這與16世紀和17世紀曆史記載中提到的可可的本土使用情況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