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 T 圈大會上,「運營」成了車聯網的重點
從 2008 年開始,每到年底,中國車聯網圈的人就會聚到 TC 汽車網際網路大會上,聊聊行業的變化。今年大會的主題是「車聯世界 數字運營 出行智慧」。
去年,T 圈大會主題是「Mobility driven by AI」,翻譯過來就是 AI 驅動出行。只從字面意義看,就能看出這是一個很形而上的概念。
而今年的主題,更多的是落在了運營這個概念上。事實上,車聯網已經不僅僅被認為是一個簡單的服務、應用或者概念,而是能夠服務於出行領域,並且需要包括端、網、雲在內的各個玩家共同努力的複雜產品。
車聯網要發展落地,運營商的參與是基礎。特別是由於 5G 商用在明年就會有比較成規模的落地,所以無論是在資料傳輸的速度、穩定性、安全性方面都會有很大的進步。因此而提升的服務能力,又會反過來促進整個車聯網行業的服務能力。因此,我們也很好奇在 5G 即將落地的時候,車聯網又會有哪些發展趨勢。
在活動第一天,來自聯通智網科技的副總經理趙亮發表了以《5G 時代的車聯網運營》為主題的演講,以下是演講原文。
非常榮幸有機會代表聯通智網科技在這裡和大家彙報中國聯通和聯通智網科技最新成果,包括我們對 5G 時代的一些分享。
我講一下我們 2018 年取得最新的成績聯通智網成長,我們公司化運營做了三年,我們也見證整個 T 圈包括車聯網的成長,我們也得益於整個產業的繁榮,這個是我們目前的情況,我就不說了。重要的是 2018 年,既寶馬、長城、吉利這樣車聯網呼叫中心提供之後,像捷豹、路虎我們也提供車聯網呼叫服務中心,我們成為全球最大車聯網最大的服務提供商這是我們重要的成績。
第二個也是全球最多的線上商店服務商,我們在 2018 年成功進行第一個,國內第一個 5G 連線的商用服務,寶馬 2021-2025MO 專案我們成功服務寶馬,同時 2018 年還為沃爾沃重要客戶提供了 UICC 平臺的一個全球通訊解決方案,這也是國內運營商第一個提供 UICC 服務的,同時 2018 年我們也建立了電信行業內首個智慧網聯的研究院,我相信這也為未來 5G 時代發展,助力車廠轉型能夠進一步打下基礎。
我們耕耘產業十年,公司化三年過程中我們客戶也得到翻倍增長,我們運營模式不斷創新,和眾多車廠建立執行模式,我們也進行體制機制改革,特別是和 12 家車廠已經建立車聯網聯合運營模式,我們貢獻了我們 AMPS 平臺能力,我們和 15 家建立 5G 未來通訊聯合實驗室,面向未來部署智慧網聯的新局面,通過構建穩定的專業化運營環境,在助力車廠形成運營差異化能力和實現轉型,以上我講的第一部分,2018 年取得的成績和大家分享,共同見證車聯網產業繁榮。
第二部分我想講,隨著我們新的時代,我們如何看待未來車聯網發展,在這樣一個發展中,我們怎麼樣構築面向一個使用者運營新的基因,我們看到大會的標題是第十一年了,再次展望未來中國汽車網際網路新的十年,這個新的十年我們要知道,推動這個新的十年原動力是什麼,我們理解其中有四個重要的推動力將在未來車聯網十年中發揮重要作用,今天上午我們多嘉賓也提到,第一個動力就是消費者變化,今天上午德勤的諮詢師說未來 2025 年將有 58%人是 90 後作為購車者,消費者變化不止 90 後甚至 95 後已經成為新的變化或者新的變化因素,如何應和消費者需求,包括他們對汽車產業新的車聯網體驗的要求,成為每個參與這個產業的玩家的共同選擇,第二個很重要的力量就是所推動,我們看到產業在 2017 年標配只有 15%左右,2020 年之前 80%甚至 100%全線標配將是大趨勢,我們車聯網服務已經成為汽車產業銷售的重要亮點或者賣點,向中低端延伸的標配到全生命週期的標配,到我們不限量的服務,這個很可能會是這個產業最終共同的選擇,競爭一定驅動這個產業,包括我們車聯網邁向未來得重要因素。
第三個我們今天在 2018 年談這個話題更有現實的意義,十年的時間中國汽車產業高速增長,2018 年我們降下來了,而且未來江蘇還將長期存在,如何應對市場變化,消費者的改變還有競爭的惡劣和加劇是所有主機廠面臨的共同選擇,轉型更加迫切,轉轉到哪裡去怎麼轉,這個可能是產業一個共同的話題,有一個傳統制造企業變成一個使用者運營的服務運營企業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作為一個脫身於車身運營商企業怎麼幫助主機廠轉型後面我會講。
第五個因素,未來十年很重要的技術變革就是 5G 到來中國電信企業聲稱,我們 2019 年上市 5G,2020 全面商用 5G,5G 技術帶來全面變化,網聯駕駛變得更加可實現、商業化,這個一定會為我們今天的選擇產生影響,所有人不會放棄基於網聯自動駕駛給這個產聯影響,我們看清未來十年驅動中國整個車聯網產業驅動力我們才可以更好做出現實選擇,我們主要看到 2018 年汽車產業面臨很大問題產量的滑坡,包括我們的政策的退坡,整個產量市場的低迷,這個已經影響到我們產業最終的選擇,如何能夠轉身、轉型度過那個冬天能活到那個春天其實是我們所有車廠面臨的重大問題。
這裡面兩條選擇很重要,一個就是今天上午我們廣汽的同事也講到很重要的話題,第一個就是以大資料真正的驅動這個企業內部價值的打通,從一個傳統產品中心製造企業,變身與大資料轉型,第二個車聯網是重要支點,由傳統企業不支撐使用者,到支撐使用者運營的企業,我們寨回顧過去十年和未來十年發展中,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叫車聯網 3.0 用功能性車聯網為使用者提供服務的時代,我們是連線人的時代,連線人的需求、服務場景、體驗,基於我們原車廠具備一種使用者運營的能力,應用聚合的能力和產品定義能力,這個需要一種平臺來提供需要一個體系支撐,需要建立資料驅動運營服務的體系,我們處在 2.0 時代,未來是什麼?基於 AI、5G 通訊技術展現的人、車、環境包括人、路、車、雲的協同體系交連線生態,這個在我們現在已經邁進 3.0 時代或者 ITS 時代,智慧交通或者智慧城市時代,接下來講我們怎麼樣構築面向 2.0 時代,構築面向運營服務的體系,這裡面我們智網科技提供四個方面支援。
第一個我們建立一套平臺,不論是 AM 的平臺,包括我們籌劃的平臺都是具備這樣的運營服務基因,剛才聯友的杜總講到這樣平臺支撐我們車廠從產品製造企業變成使用者運營企業轉型的重要支援,第二光有平臺不夠,整個體系要打通,要以使用者為中心長期和使用者聯絡,這裡面有一套使用者運營體系、產品運營體系,這個是我們長期製作企業不具備的。
第三個我們需要連線生態,需要整合資源、面向使用者,如何構建一個有溫度的生態讓它來提升我們在車裡為使用者提供的服務和體驗。第四個就是實現資料驅動,第一個通過一套機制一個帳戶來建立一套平臺最終實現資料驅動的平臺運營,至於平臺的具體方案如果大家有興趣我們會後可以單獨交流,我們有一套和車廠深度運營的平臺,這個平臺可以幫助我們車廠建立及使用者運營和產品定義的一整套服務模式。
第二個就是建立一套直達使用者的服務體系,我們的原車廠更多的是把車作為一個產品交付給 4S 店,我們沒有跟使用者直接運營的環節和手段,車聯網為我們提供重要手段讓我們持續運營使用者,這裡面依託這個平臺建立使用者全生命週期的管理,建立產品定義和應用聚合的體系,從而實現整個基於平臺的使用者運營能力的提升,這樣一個服務體系是需要被建立的,我們也為很多車廠提供諮詢的服務。
第三個我們面向使用者整個資源,包括我們的 IFTENMT,但這些不夠因為未來場景不在這當中,所以我們生態有可擴充套件性,第四要通過大資料讓我們的車廠改變營銷模式,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獲取使用者,第二要以資料為驅動,打通企業內部的採購、製造、銷售、服務環節,從而實現一個製造企業向服務運營企業的轉型,第三就是與大資料驅動來實現車聯網的持續的運營,最終變身為一個使用者運營的公司,最終實現以帳號打通聲帶,資料驅動運營,這個就是我們如何幫助原車廠構築服務運營的基因,這就是我給大家彙報的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主要講一下我們怎麼樣攜手共創 5G 的新時代,走向車聯網的 3.0 時代,我們看到目前的技術發展已經展現出三個重要的拐點,第一個拐點叫技術的拐點,我們看 L3、L4 級的這樣一個無人駕駛技術,在技術上已經得到了驗證,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商業化的成本過高,今天上午北汽的同事、廣汽的同事都已經提到這點另一方面基於 5G 技術、基於 4G 增強技術,基於 V2X 技術已經到來,這兩個結合已經是技術拐點。
第二服務拐點,以前講無處不在的連結,現在更願意聽到無處不在的技能,也是重新定義未來得基礎設施是什麼,國家也在建設共性化基於網聯的平臺,打破主機廠實現真正意義上共享攻堅平臺,最大化網路基礎設施價值這就是第二個,仇心定義未來智慧網聯的基礎設施,車聯網的基礎設施是什麼?一定是一個服務的拐點不再是網路而是智慧化,而是一個平臺化泛在的體現。
第三個拐點已經出現的,基於 5G 包括基於 4G 增強型的架構,以前都是驗證,現在在區域性的區域、區域性場景中已經走向商業現實,已經走出商業化可實現的商業的模式,這個是重要的拐點,基於這三個拐點我們做了四個方面工作,第一中國聯通面向 2020 年全面 5G 商用加快 5G 戰略佈局,我們在全國進行 16 個城市 5G 應用實驗,在這之中覆蓋主要智慧服務場景和智慧網聯場景,打造自動駕駛專有平面,包括大頻寬可以實現高精度地圖的使用,低時延,基本可以實現毫秒級時延應用,這些都為我們自動駕駛到來提供網路可靠保障,也會按照我們的節奏規模化我們的武器部署。
同時我們也凝聚了自主的研發力量,助力行業協會和聯盟發展,一方面我們已經組建了行業的創新研究院,智慧網聯研究院,同時我們也入股和參與國家創新中心的建設,參與到剛才講的第二個拐點,商業的共性的平臺的統一的建立,同時我們作為一個通訊運營商脫胎的這樣一個車聯網服務運營企業,我們不組建以自我為中心的聯盟,我們積極參與到行業聯盟之中,為產業賦能。
第二個方面就是我們加強了技術創新,提供了人車路雲的協同方案,這個在上海、無錫、北京全國十七個試點城市積極投身智慧網聯的驗證和實驗之中,包括我們講 V2X 包括 4G 增強型以及 5GMAC 網聯駕駛體驗。
同時我們在特殊的場景裡,在有限區域和特殊場景之中實現商業化部署,比如武漢的划船港,實現智慧港口運營,我們在廈門 BRT 快速公交,實現了 2.5 級自動駕駛,我們在柳州進行自動泊車的有效實驗,同時作為冬奧會奧運的唯一讚助合作伙伴在通訊運營商,我們也會積極把智慧網聯在奧運會得到使用,同時在雲網一體化提供一個協同的雲,構建 5G 和未來網聯的智慧基礎設施。
基於未來除了我們要構建一個基於 5G 和智慧網聯統一的協同雲平臺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實現資料的共享和能力的開放,因為這樣一個平臺只有開放、打破了車輛平臺場景和網路之間的界限,才能真正意義上體現網路的規模效應和未來自動駕駛的基礎設施存在的更好的理由,從而催生更多豐富的協同服務應用的產生,來促進創新應用的繁榮。
最後我覺得我們除了建設雲並且實現那個雲的互聯互通之外,還有助力智慧城市,未來得自動駕駛一定從公共服務的城市場景出發,比如像環衛、公路交通我們已經開展的實驗,這裡面有三點。
第一,統籌智慧城市頂層設計變得很重要,我覺得政府也在重視這件事並推動相關產業的統籌規劃,第二就是如何探索市場化運營機制,讓商業化真的走出來,第三點也是最重要,需要我們在座各位產業共同合作才能邁向更美好的未來,協同合作、共創未來。
原創宣告: 本文為 GeekCar 原創作品,歡迎轉載。轉載時請在文章開頭註明作者和「來源自 GeekCar」,並附上原文連結,不得修改原文內容,謝謝合作!
歡迎關注 GeekCar 微信公眾號: GeekCar 極客汽車(微訊號:GeekCar)& 極市(微訊號: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