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隻盯著市值 微軟和蘋果還可以從這些角度來對比
截至美股上週五收盤,微軟的市值為8046億美元,略高於蘋果的7995億美元,微軟再次成為市值最大的科技公司。
不過,市值可能也只是觀察上市公司的其中一個角度。美國資訊網站Axios就表示,就企業價值而言,最全面的衡量標準或許不是市值,而是企業價值。如果以當前的市場價格收購包括債務在內的整個公司,那麼微軟的企業價值為7600億美元,蘋果的企業價值則為8630億美元。
從最近一個財政年度來對比,蘋果在多個財務資料方面都領先於微軟:
微軟的銷售額為1100億美元,蘋果為2660億美元;
微軟總收入為710億美元,蘋果為1020億美元;
微軟淨收入為170億美元,蘋果為600億美元。
當然,兩家公司的員工數量大致相同,微軟為13.1萬人,蘋果為13.2萬人。
微軟的大部分業務都是以經常性收入的形式獲得的,例如如果一家公司去年購買了Office 365的授權,它很可能明年也會繼續購買。而對於蘋果的產品而言,情況正好相反,使用者的購買頻率可能稍低。如果今年剛買了一部新的iPhone,明年可能就不想再買一部了。經常性收入的價值高於實物產品的銷售,因此微軟市值高於蘋果也是說得通的。
Axios表示,預計微軟未來幾年的增長速度也將超過蘋果。蘋果作為一家每年賺取數百億美元備受推崇的科技硬體公司,毫無疑問有其價值。但股市通常更喜歡看到增長,這也解釋了微軟在近段時間科技股崩潰潮中,為何股價依然能保持相對堅挺。
此外,微軟的市值還通過了一系列重大收購得到支撐,包括以245億美元收購領英(LinkedIn)、90億美元收購Skype、75億美元收購GitHub/">GitHub和72億美元收購諾基亞。
相反,蘋果的收購熱情則要低得多,它最近唯一一筆重大收購是Beats,價值30億美元。Axios認為,到目前為止,蘋果真正最重要的一筆收購,是在1996年以相對微不足道的4億美元收購NeXt,這次收購也從某種意義上“收購”了史蒂夫·喬布斯,因為後者是NeXT的創辦人及執行長。
值得留意的是,蘋果的市值突破萬億美元大關,僅僅發生在兩個月之前,當時它的市值比現在要高3000億美元。股票市場的波動性總是存在的,市值並不是評判一個公司好壞的唯一標準。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微信ID:wallstreetcn)。更多精彩資訊請登陸wallstreetcn.com,或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