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變革急診流程,阿斯利康創新實踐落地無錫
醫療創新一直與網際網路的發展深度繫結。1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下發了《網際網路診療管理辦法(試行)》、《網際網路醫院管理辦法(試行)》和《遠端醫療服務管理規範(試行)》3個檔案,加強了網際網路醫療服務新業態的准入和監管,營造有利於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健康發展的政策環境。
這對企業、醫院和政府監管意味著什麼?
“網際網路和物聯網是分不開的,物聯網是萬物相連,網際網路醫院也是一個很方便的(救治)手段。比如滿足患者需求的線上進行問題解答,還有比如線上藥房和商務模式的結合,包括醫院轉診。現在的一些限制是有國家的考慮。中國還是鼓勵創新的,鼓勵不斷嘗試,再後續管理,在鼓勵創新方面已經比國外好很多。我認為規範化可以讓健康合法的企業做得更好。”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國際業務及中國總裁王磊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說。
此次頒佈的三大檔案都是針對利用網際網路技術開展一些診斷和治療的核心業務,而物聯網的存在將為患者帶來更方便快捷的就診體驗。幾乎同時,在江蘇無錫舉辦的2018世界物聯網博覽會上,在無錫試點執行的全國首個胸痛中心全市模式就是由阿斯利康與多家合作伙伴實現的物聯網醫療的落地實踐成果之一。
在無錫市第二人民醫院的指揮中心裡有四塊螢幕,分別顯示全市六個胸痛中心平臺,社群分級診療系統、120排程中心和實時交通路線圖以及醫院的急診分診平臺。
當患者突發胸痛,撥打120急救電話以後,120救護車將在智慧交通系統的支援下,根據胸痛中心急救統一指揮中心的指揮,結合對醫院PCI(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接診能力的排查結果,以最快速度將患者送達有接診能力的最近醫院。送院途中,急救人員可使用車上配備的心電圖機、多功能監護儀等裝置對患者生命體徵進行實時檢測並實時遠端傳輸檢查報告,縮短首次醫療接觸時間和首份心電圖時間,特別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中國胸痛中心(China Chest Pain Center,簡稱CPC)由國家衛健委醫療管理服務指導中心指導,旨在構建院前、院內、出院後無縫連線的一體化急性胸痛救治體系,實現“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急性胸痛患者送至具有救治能力的醫院接受最佳治療”的目標。
“物聯網胸痛中心急救模式可以根據就近原則和醫院手術室的繁忙程度來決定把醫患送到哪家醫院進行救治,指揮中心是一個核心的節點,不僅僅是排程,也是資料傳輸的節點。”無錫市第二人民醫院院長、黨委書記楊承健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專業值班醫師在接收到患者檢查報告後,將第一時間進行遠端初診,若患者被確診為急性心梗,車上急救人員將立即為其免費提供PCI的術前準備藥物,及早為到院急救做準備。統一指揮、遠端初診,鋪就了院前急救“快車道”。
無錫市衛計委醫政醫管處處長李明鋼告訴第一財經,無錫落地的這一平臺前期投入已有3千萬元。“我們不是為了僅僅做一個胸痛中心,而是期待把它做成一個模型。藉著這個牽頭契機,爭取實現資訊的互聯互通,實現統一排程,把一些基礎工作完成到進入急救室之前,建造協同性平臺。”
他表示,未來無錫還要打造創傷中心、腦卒中中心、危重產婦中心和危重新生兒中心等四個中心,這些都與市民健康相關且影響較大。這樣的早期篩查和分診不僅能打通多學科急診流程,也可以圍繞著病人服務體驗的升級提升基層醫務人員的能力。
截至2018年8月底,阿斯利康已支援562家醫療機構完成胸痛中心認證。2017年12月,無錫市衛計委、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與阿斯利康共同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在無錫打造全國首個胸痛中心全市模式,打破過去單家醫院單獨建設胸痛中心的模式,實現全域胸痛中心聯網,患者救治全病程優化管理。
據第一財經記者觀察,以胸痛中心專案為例,在救護車上會配備一包藥供患者應急,這包藥是由阿斯利康提供的,其他都是一些合作伙伴的裝置、系統展示。按照王磊的說法,阿斯利康在這一過程中扮演的是“醫療行業的阿里巴巴和騰訊”,聯合上下游合作伙伴呈現最為理想化的救治患者的流程和模式,是一個牽頭人,甚至這些專案中不需要特別出現阿斯利康的品牌。投入專案的各方都可以邀請醫院來參觀,看看有哪些裝置可以升級或者醫院可以引入哪些系統以及解決方案。雖然阿斯利康的創新中心本身不承擔任何商業考核指標,但是每一個專案每年都要求有更好的版本升級和迭代。
這樣的模式真要走出創新需要如何落地推廣?
以胸痛中心為例,在李明鋼看來,目前的平臺是救治型的平臺,實現這一模式複製需要單點醫院基本具備物聯網的條件,有經過認證的治療中心,能夠實現集中排程,比如救護車就不能掛靠在不同醫院下各自為政,還需要有完善的資訊系統支援。
“現在的系統接入在技術上有許多的細節磨合,因為國家並沒有出臺統一的標準。而我們能夠做的,是先摸索出救治流程的標準規範,因為各個醫院其實都是不同的。” 李明鋼說。
以此來看,參與方公司的盈利模式和收入來自醫院的成本支出,以及當地政府的推動,有些商家也採用了先免費體驗再付費的模式,這就涉及到投資週期長和回報的問題。那麼這個模式的收效幾何?
這是從無錫的阿斯利康商業創新中心走出的創新模式之一。在2018無錫物聯網大會期間,阿斯利康商業創新中心人流如織,不少人前來“取經”,這裡既包括已經推進10個月的無錫胸痛中心全市模式,也包括如今擴充套件到全國16000家規模的兒童霧化中心,還有致力於診療一體化和為分級診療的國家標準化代謝性疾病管理中心(簡稱MMC)在無錫剛剛開始落地,以及其他專案。
“從這裡走出去的模式,有些落地無錫,有些走向全國,還有一些已經走上了‘一帶一路’的國家,我對創新中心的發展是滿意的。創新模式在中國做好以後,會加快速度。”王磊說。
責編:彭海斌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映象。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絡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