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作惡到做正確的事,谷歌已埋葬過去
作為第一個將“不作惡”設為價值觀的網際網路公司,創建於1998年9月4日的谷歌,今年已整整20歲了。不過就在20週歲司慶之前的幾個月,谷歌卻悄悄地將Don’t be evil從公司的行為準則中移除,換上了Do the right thing。從不作惡到做正確的事,不只是多了一個單詞而已,從內涵上看這個跨度有些大了,約等於埋葬過去擁抱新生。
不作惡與做正確的事之間,不是好一點和再好一點的問題,而是有著相當大的數量級差別。就拿谷歌的死敵蘋果來說,通過軟體更新來為舊款手機降速以促使消費者購買更多新款手機,是一種針對消費者的作惡,但用做正確的事來為其開脫,也勉強能說得過去了。蘋果公司需要謀求公司發展,需要對股東負責,用技術手段讓消費者買更多更貴的手機,對公司和股東來說就是做正確的事。不過蘋果公司的價值觀裡既沒有不作惡,也沒有做正確的事,因此不管怎麼解讀倒也無所謂了。
就谷歌而言,過去20年不到的時間裡,是始終受到自身當初所定價值觀的約束的,這使其在商業上束手束腳的同時,也為這家公司獲得了廣泛的尊重。不過,20年的時間足夠其對自己擁有的和失去的做一個量化對比,看看哪頭合適。如今結果總算出來了,收益和成本的不對稱狀況下,谷歌已經沒有動力再去維持不作惡的準則,轉為做正確的事更加符合谷歌的未來發展需求。況且,始終用不作惡準則去約束員工的谷歌,在今年發生的一系列員工抗議和高管離職之後,恐怕也沒能力去維持不作惡準則了,加速埋葬它是個明智選擇。
今年以來,谷歌共爆發過三次較大的內部員工抗議事件。第一次在今年3月,傳出谷歌與五角大樓合作的訊息,谷歌內部有3000多名員工聯名上書抵制此次合作。到了4月之後,形勢進一步惡化,在因此次合作導致數十名員工辭職的同時,包括人工智慧頂級專家Bengio在內的400多名科學家上書谷歌,要求其退出同五角大樓的合作計劃,同時要求谷歌保證永遠不開發戰爭技術。對谷歌與五角大樓合作的抵制和抗議從內部擴充套件到外部,這讓谷歌相當被動。
在壓力之下,5月谷歌將不作惡原則替換為做正確的事,並在員工行為準則中將不作惡條款移到最後一位。但修改了價值觀之後的谷歌,仍舊沒能平息由此而在員工中製造的不滿與抵制,不得不宣佈退出飽受爭議的與五角大樓合作計劃。谷歌與五角大樓要做的這個專案名為Maven,形式上是用無人機搭載谷歌的人工智慧影象和視訊識別技術,合作各方給出的解釋是用來減少傷亡,但這種軍事裝備未來將意味著什麼是不言自明的,在人工智慧技術的配合下,無人機變身為殺人機器只需一小步。
谷歌退出與五角大樓的合作並不是結束,之後谷歌迎來了一波高管離職潮。主導Maven計劃的谷歌雲AI負責人李飛飛在9月離職,谷歌雲研發主管李佳則於11月離職,緊接著谷歌雲執行長Diane Greene也離職了。goole雲一下子出走了這麼多高管,是非常罕見的。是不是谷歌雲不做國防部專案的話這些人就沒有用武之地了,目前還不得而知,但之前的聯名抵制風波使得谷歌爆發出道德危機,是不爭的事實。李飛飛臨走前有幾封郵件被洩露出來引發一場內部紛爭,信中說到要避擴音到或暗示AI武器化這個敏感的議題。李飛飛認為,AI人性化和民主化是谷歌的正面形象,要小心翼翼去保護它。
當然,這些人的離職都不如另一個人的離職受到更多關注。今年10月25日,谷歌公佈了一件發生在5年前的內部高管性侵案調查結果,認定安卓之父魯賓性侵屬實。但魯賓在2014年離職時,谷歌不但沒有處罰他,還對他給出高度評價並向他提供了9000萬美元的離職金,這筆錢分期付款,今年11月恰好付完最後一筆。這件事引出了另外三起過去的高管性侵案,谷歌同樣包庇了他們,並向其中兩人支付了數百萬美元的離職金,其中另一人至今仍在谷歌任職。11月1日,全球多地逾千名谷歌員工走出辦公室,罷工抗議公司包庇高管性侵。示威組織者提出包括髮布公開的性騷擾透明報告等5項要求。
在大多數人眼裡,谷歌是一家不差錢的公司,龐大的營收規模,超高的利潤率,頂級的員工福利,但很少會有人想過,谷歌也會積極採取各種方式進行避稅,手段還很高超。今年年初谷歌提交給荷蘭的一份監管檔案顯示,2016年穀歌把159億歐元轉移到了百慕大的空殼公司,成功避稅37億美元,這相當於荷蘭一年國民生產總值的千分之五。在人們總是會聚焦蘋果和亞馬遜的避稅問題時,谷歌的避稅問題也浮出水面了。2016年穀歌全球的有效所得稅率是19.3%,而美國的有效所得稅率則是35%,大量美國公司通過“雙層愛爾蘭”和“荷蘭三明治”這兩種複雜的路徑來進行避稅,谷歌也加入了它們的行列。不知道從不作惡向做正確的事之間的轉換和過渡,是如何完成的,有著怎樣的心理變化過程。
20年前谷歌是領先的,別管從哪一個角度來看都沒有對手,因此才立下一個烏托邦般的高尚價值觀,並因此而感染了一代人。但在商業競爭漸趨激烈的狀況下,最近一些年穀歌的競爭優勢處於逐步減縮的過程中。尤其是人工智慧的出現,使得傳統網際網路升級轉型的壓力驟然增大,而在這個轉型過程中要保持最強的競爭力,是在未來能否仍舊佔據主導的關鍵。這也可以為理想向現實低頭,高尚的情操終歸還是得讓位於噴香的麵包,雖然谷歌目前還沒有到了要擔心眼前面包的地步,但未來的麵包能不能有,總還是得未雨綢繆的吧。這與美國的國家路線何其相似,發達時向外送錢大搞國際援助,競爭優勢縮小時趕忙收縮戰線,轉而打起貿易戰再試圖把錢收回來,什麼自由主義大本營,民主國家兵工廠,統統拋之腦後。
谷歌過去堅持的不作惡價值觀,是有非常大進步意義的,相當於為自身行為設定了一條主動不逾越的底線。但在商業競爭的壓力下,谷歌又將這條底線主動撤下了,令人不勝唏噓。如此一來,不管是與軍方合作開發殺人機器也好,包庇性侵案高管也好,全球避稅也好,濫用使用者隱私權也好,所有這些行為都可以有了個正當理由,做正確的事。谷歌埋葬了過去之後,未來我們要迎接一個全新的谷歌,一個只講商業不講價值觀的谷歌,一個因底線抬高而競爭力大增的谷歌,一個終於從天上的公司變身為正常公司的谷歌。不要覺得這些目標太過遙遠,從不作惡到做正確的事,只要這條路開啟了,通往那一端的路程不會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