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IC 2018 | 上汽集團陳虹:AI 時代下的汽車產品將從單一的交通工具向智慧移動空間轉型
人工智慧的颶風來了,醫療、零售、製造、服務、金融、汽車等等領域都面臨著一次重大的變革與升級。關於這場革命,在上海如火如荼的進行著的 2018 世界人工智慧大會 上,來自學術界的頂尖專家和來自企業的明星代表紛紛分享了自己的看法,給我們描繪了一個 AI+ 的未來。那麼,交通出行作為 AI 影響特別深遠的一個領域,未來又將是怎樣的風景?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虹在會上分享了上汽對未來汽車生活的理解與實踐。
首先,陳虹分享了一個小故事:美國的《大西洋月刊》組織過一次活動,邀請了一些科學家、經濟學家對人類發明文字以後的 6000 年內,世界上最偉大的 50 項發明進行評選。入圍名單中有三項發明他最感興趣。“第一是電,它是現代生活的基礎;第二是網際網路,它是數字時代的基礎;第三是汽車,不僅因為汽車本身就是輪子的正宗傳人,更因為汽車催生了社會化大生產,形成了社會化大工業,大大擴充套件了人類的活動半徑,並深刻地影響了人類的工作、休閒、社交、娛樂等生活方式,滿足了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他表示汽車生活已經成為人類生活的血液一部分。
隨著技術的發展,人們需求的變化,以及汽車本身的問題,汽車行業這個非常傳統的大行業也在推進實施跨界融合與創新轉型,重新定義與改變汽車,重塑美好汽車生活。“比如,通過‘電+汽車’=新能源汽車,我們正在加快解決石油依賴和環境汙染問題。上海汽車已經連續四年實現翻番式增長。通過‘網際網路+汽車’=網際網路汽車,我們正在探索讓汽車跑在網際網路上,讓使用者體驗到互聯互通服務的便捷與高效。上汽全球首款網際網路的汽車,對全球的銷量已經突破 70 萬輛。”陳虹介紹道,上汽集團基於前面兩條路徑,正在拓展“電+網際網路+人工智慧+汽車=更美好的汽車生活”。
眾所周知,今年 6 月底,上汽成立了中國汽車行業第一家人工智慧實驗室,成為了積極主動擁抱人工智慧國內汽車大企業,打造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的上汽大腦。
當然,上汽對於智慧化的理解並不侷限於建立一個人工智慧實驗室,而是將汽車行業整個鏈條智慧化。
陳虹介紹道,在智慧製造領域,上汽正在打造影響汽車全產業鏈、價值鏈的大規模個性化定製。“其中一個專案,是在兩款整車產品上實現了 500 多萬名粉絲的互動,實現了產品開發、製造、銷售全過程。我們積極推進工業網際網路專案,今年底將形成三個零部件樣板工廠,以點帶面,探索實現全供應鏈透明,執行效率極大提升。我們持續優化供應鏈管理,開發出具備全域性實施路徑和自動配載功能的系統,應用在智慧物流上,工作效率提高了 18 倍。”他說。
在智慧駕駛領域,上汽完成兩代無人駕駛整車平臺開發,測試總里程超過 7 萬公里,並獲得了國內首張測試號牌。在開放道路上的測試歷程已經超過了 5000 公里,高速車隊駕駛等技術將在明後年投入商業化應用。“我們在智慧駕駛決策控制器、人機互動車機系統、車用高精度地圖、車聯通訊等關鍵領域,也開展了紮實的技術與業務佈局。”他透露,本月底,全球首款榮威 MX 量產智慧汽車將正式上市,“最後一公里”自動泊車功能將上線,這是在車上全球首次應用。
在智慧出行領域,上汽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新能源分時租賃企業,業務已拓展至全國 25 個城市,平均一秒鐘處理一個訂單。“我們正以人的服務出行為觸點,著手佈局汽車租賃等業務,努力打造一個功能全面、技術先進的智慧出行服務平臺。”他說。
“我們感到在人工智慧技術賦能產業方面,上汽還只是一個剛剛起步的探索者。因此,我們十分注重廣泛學習與深入合作。近兩年,我們與阿里共同打造了網際網路汽車,與京東開展無人駕駛貨車的測試應用,與中國移動、華為、英偉達、科大訊飛、商湯科技等開展了積極的合作。”陳虹強調,對於大小企業來說,協同合作會是人工智慧發展的共同話題。
結合上汽的實踐經驗,陳虹認為在新一輪資訊科技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過程中,汽車還將持續進化,汽車企業將從傳統制造商向出行服務和供應商升級。汽車產品將從單一的交通工具向智慧移動空間轉型,將具備千人千面的個性、體貼入微的情感、舒適靈動的空間。
“先賢說過:‘不滿足是人類向上的車輪’。正是這種不滿足,將激勵著我們緊密攜手,緊緊抓住人工智慧從技術變革跨入應用創新的重要視窗期。”他很有激情地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