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PM不會吵架,那做PM還有什麼意義?
吵架 是一項富有挑戰的活動。從字面意思上來看,“吵架”和“打架”有著本質的區別,前者動嘴,後者動手。那君子動口不動手,所以咱們吵吵就行了。以前我聽到“吵架”這個詞,腦海裡蹦出來的往往是菜市場大媽,估計在大媽時代對嗓門的要求應該會比現在更高,因為他們好像是得嗓門者得天下。不過作為幼兒園畢業20年的年輕人,吵架當然要儘可能地優雅,儘可能地體現文明人的素質。是的,我們不噴口水,不辱罵,不動手動腳,不牽扯他人。我們就,嗯,單純講道理。

讓我動手,我也動不了
我不得不誇誇自己,除了夢裡面上天入地,飛簷走壁,行俠仗義,也避免不了切磋切磋以外,我在醒著的時間裡都是相當和藹的。這裡是不是可以引用當代名人,劉.奧斯特若英.斯基說的那句至理名言:
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就是沒有了“脾氣”(當然也不是什麼都有了)….
不過,自從做了產品,我經常被放在一個容易吵起來的環境裡,因為我們總是要藉助友好的“溝通”來達成意見一致。所以這是不是對我們據(tian)理(tian)力(chao)爭(jia)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並且潛移默化地培養了我們在遇到分歧時,淡定地緩解緊張氣氛,沉著地應對突發狀況的能力。
做產品的過程中,被diss和diss別人都是工作的常態,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需要一個承受力極強的心靈,和那種隨時保持底氣和論據並存的意識。不過,為了社會和諧,世界和平,我們儘可能在進入可能發生爭執的場合前,就評估好分歧點並準備好一切對贏得勝利有利的資源,這樣能極大減少多餘的思維碰撞。當然,總有那麼一些些,我們漏掉的點被別人抓住,然後我們退為被動方,此時,我們需要用善意的溝通,以保住主動方的優勢,或者爭取讓氣氛儘量緩和。

來,擠出圍笑
工作中的小吵,扛不住的時候往往也能進行問題升級,或者求助其他相關方,最終的結果當然還是期望工作能正常推進了。生活裡能不能避免吵起來,就看能不能忍了。由於這種吵架往往伴隨著關係的損害,所以儘量是,能少說一句,就絕不多發一個表情。當然我倒是覺得這種忍讓到達一定程度的時候,是不是可以找個合適的場景和契機,開啟天窗說亮話,以讓對方瞭解到自己的想法。吵的好可能更有利於未來的平等交流,吵的不好那也沒辦法,只能是互相成為彼此的過客,say bye。
一場吵架的開始,我認為,應該要滿足天時、地利、人和。
1) 首先 ,必須是遇到合適的契機,等到了一個恰當的分歧點。對這個分歧點的要求是,我方掌握了對解釋這個分歧點足夠多的論據和事實,以備在即將開始的拉鋸戰中逐一丟擲。
2) 其次 ,初級的吵架應該避免面戰(比如我就暫時不適合面戰),可以優先選擇微信戰。這樣我方會有更多的思考時間來尋找對方言語的邏輯漏洞,進而琢磨出合適的回擊話術。這種場景更有利於培養自己擺事實講道理,專注邏輯,避開人身攻擊的習慣。
3) 再者 ,選擇的物件,一定要是一個我們覺得能說明白的人,那種情緒化只管破口大罵的,咱們還是別吵了,因為我們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
吵架的條件都具備後,就等梁靜茹給我們開始的勇氣了。從決定吵的那一刻起,我們一定要樹立一種觀念,解決問題為根本,輸贏不是關鍵。
吵的過程中,同樣應該講究公平、公正、公開。
1) 公平 就是指吵架雙方,應該是就事論事,絕不欺壓。雙方的論點,不應該受到職級或者生活背景影響。這樣能保證問題的最深剝離。
2) 公正 就是吵架的結束,應該是以雙方論據已經拋得所剩無幾,也就是問題基本說透為準。吵的過程中切忌情緒用事,一定要有21世紀青少年沉著冷靜的風範。
3) 公開 就是一定要用一些科學理論、資料、資料等實實在在的東西來支撐自己的觀點。吵架可不能牛頭不對馬嘴,潑婦罵街的模式不適合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我們。
吵架的過程一般都是拉鋸戰,但最後終歸會有一個結果,那麼不論我們是輸是贏還是打成平手,我們都應該總結本次經驗,以期待下次這種迫不得已的吵架能變的更快、更高、更強。
1) 總結過程中雙方丟擲了哪些無意義的觀點導致偏離主題,進而無形中拉長吵架時間。以後避免從這些方向考慮,儘量走正道,以達到更快結束戰鬥的目的。
2) 我方的語言表述是否有存在不恰當之處,或者是否有更優的方式能證明同一個觀點。豐富自己的語言庫,期望以後能和別人進行更高質量的交流。
3) 審視我方的邏輯是否存在漏洞,或者是否抓住更有說服力的點。學會用更有說服力的觀點去和更強勢的話術來應對狀況。
謹記以上關鍵點,相信我們都能吵的越來越好,吵的越來越妙!
額,講了這麼多,我自己差點都信了,好像吵架真的是這麼一回事一樣哈哈哈。其實呢,我終歸還是個脾氣超好的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向上的良好女青年。的確是前段時間和其他的祖國棟樑發生了一丟丟摩擦,以致我恰好對吵架這項活動產生了一些思考。當然,幼兒園老師有講過,粑粑麻麻也有教過,我們要能忍則忍,不能夠圖一時的爽快噢。出身社會要學會保護好自己,要學會謙讓,要學會避免衝突,要注重自身的成長。
嗯,可能做產品要學會吵架,但不是一定就要吵架,讓我們做回一個乖孩子哈。

我還是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