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動手錶?體溫續航的一塊「Matrix PowerWatch X」傳家寶
第一次認識它是經由CES2017的報道,報道推送到手機時被標題的「Body-heat」「Thermo-electric charging」也就是所謂「體溫發電」所吸引。但當時產品曇花一現,也沒有在國內看到過相關報道和上市資訊。再見到它時已是CES2018,新一代PowerWatch X相較於簡陋的前代升級了更多相關功能,國內也在隨後的幾個月同時上市。期待已久的產品,當然是選擇上手好好把玩把玩。

因為已經提前看了蠻多測評,在剛拿到手時就已經有股熟悉的感覺。盒子上顯著的印著「CES」、「CES Wearable Tech Awards」和大大的「 NO CHARGING 」標識。

開啟內裡獨立包裝也印著「Powered by You」的口號。

開啟後靜靜地躺著,旁邊的說明文字寫著比如200米防水、航空鋁機身和體溫發電等特性,還印有兩位聯合創始人Akram和Douglas的簽名。

號稱是世界上第一款體溫發電智慧手錶的它,配件就一塊絨布、一個熱電充電底座和機身。連資料線都不配備,好像在告訴你:充電是什麼?能吃嗎?

錶帶是矽膠材質,相較於手環類的矽膠材質更加柔軟,也十分透氣和易幹,表明了手表的運動效能十足。表耳栓是透出開關開合,不用工具就能輕鬆拆卸清洗錶帶。

錶帶帶扣、錶殼、表圈等等的大部分手錶部件都採用的是鋁合金金屬,表面附著了類似磨砂質感的漆類塗層,親膚的同時摸起來很順滑。

塗層防刮效能還尚不可知,但就目前來說磨砂手感的確不錯。

由於螢幕為非觸控屏,故手錶的功能按鍵都繼承在右側區域。

旋轉雕刻菱形增阻紋的錶冠可以切換錶盤模式,錶冠上鍵負責功能切換顯示,下鍵負責確認等其他操作。

長按上鍵2秒左右撥出夜間白色照明燈,可惜非全域性而是led射出光源照亮時針區域。

因為不用更換電池,6顆六角螺絲+4顆一字螺絲能足夠嚴實地固定機身,官方宣傳為“可達200米的深時使用的防水效能”。

對於我來說,200米的防水等級讓我不需要考慮洗手、洗澡和游泳時摘下手錶的問題,錶帶的矽膠材質也十分透氣易幹。熱電續航技術更不需要讓我操心電量問題,只要帶著它就能夠持久續航給電。

它不是個專業的運動手錶,卡路里計算、步數米數、秒錶這些基本功能輔助日常運動的基本需要。專業的GPS和心率監測還需要等待下一代產品進行完善升級。

說到手錶的功能,熱電技術為原理的「 體溫發電 」是最吸引人的地方。我也好好地去查找了一下資料,實際上熱電技術是基於塞貝克效應,利用Thermal gradients即熱梯度來產生電流。

在佩戴手錶時,貼合手腕的鋁板匯入較高的人體溫度,整個錶殼在空氣中維持的溫度相對較低,從而產生了熱梯度,熱梯度產生的電流就能給手錶供電。而電流也是由熱梯度的梯度差決定,也就是說運動時人體體溫越高或者感冒時體溫的高體溫狀態下,充電速率越快。當然,為了給手錶發電去感冒一下不值得,還是平時多去健身房鍛鍊鍛鍊吧!

實際上,平時取下手錶不佩戴時會進入省電模式,內建的200mAh鋰電池維持時鐘執行。但無論在哪,只要有體溫就能夠運轉手錶,實現「 無限續航 」。

連線你的手錶,可以開始一些簡單的設定,例如活動目標、鬧鐘、單位、韌體升級、錶盤更換(後期韌體)、語言等等。它也能夠接收你的手機通知,包括來電、資訊等等。

App開發處於基礎階段,功能比如睡眠用時、步數距離、卡路里消耗量是以儀表盤的形式顯示出來的。期待後期更新能夠給出更多的功能。

綜合來說,也許它不是一塊全能的智慧手錶。但就熱電技術的創新運用而言,可以說是為智慧穿戴裝置的供電續航問題提供了一個可選的解決方向。

當然,限制於充電速率和體積問題,沒辦法運用在Apple Watch這樣的全能穿戴裝置上。但很多領域都能用上這個技術,比如小電流供電的墨水屏裝置、續航要求不太高的部分感測器裝置等等。也期待更多的廠商能夠有創新的運用。

小小的總結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