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將研發的VR微信,會不會是虛擬現實的QQ空間
投中網(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 報道:騰訊確實在一直研究VR,產品是不是明年出很難說。
11月7日,第五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在烏鎮召開,國內網際網路公司高管紛紛出席。騰訊創始人馬化騰在主題演講中說到,5G技術的發展,會促使很多新VR裝置出現,而“我們也要認真考慮開始VR版微信的開發了”的言論,瞬間讓已經冷卻的VR圈沸騰起來。
不少媒體第一時間推出“騰訊明年推VR版微信”的訊息,直接替張小龍把工作“安排”了。大家急切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小馬哥”的原話其實相當謹慎,且主要說的是5G技術,而非強調VR版微信。而如果真騰訊的團隊確實要開發VR版本的微信,其發展路徑還是有跡可循,感興趣的同學且往下看。

2014年Facebook以20億美元收購Oculus公司後,VR成為風口。和每次VR的復興類似,遊戲迷都是VR最好的使用者,作為遊戲大廠的騰訊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方向。
2015年11月騰訊在京公佈了安卓遊戲盒子miniStation,這款看起來頗為雞肋的小型遊戲主機,據傳正是為了之後騰訊要推出的VR裝置鋪路的。因為剛過一個月,騰訊就召開了Tencent VR的釋出會,並曝光了騰訊之後將推出VR頭顯,建立VR生態等一系列計劃。當時負責專案的團隊為智慧裝置創新中心。
2016年之後,國內VR離風口越來越遠,騰訊的VR頭顯也“難產”至今,團隊的技術總監也從騰訊離職,去了小米生態鏈企業摩象科技,小米之前推出的幾款VR頭顯產品,就來自摩象團隊。
雖然經過了之前的架構調整,投中網得到的訊息是,騰訊團隊內部依然有團隊在研發VR硬體裝置,可見騰訊對VR並未完全死心。但是掛著企鵝標誌的VR頭顯什麼時候推出,則是個沒有人能回答的問題。
VR版微信怎麼玩?
VR版本的微信,還真有團隊曾經嘗試過。以“打造虛擬形象”起家的創業公司ObEN曾經展示過設計圖,實現在HTC+Vive/">HTC Vive的頭顯中使用微信,不過畫面看起來像是手機版本在VR畫面中的對映,頂多是“把微信放VR裡”,很難說是VR版本的微信。有意思的是,騰訊控股還曾經在去年參與了ObEN公司的A輪500萬美元的融資,不過這家公司後來又把重心放在了AI和區塊鏈。

ObEN公司當時放出的Demo畫面
如果要從社交角度來看的話,作為重新炒熱了VR的Facebook在VR社交上的嘗試值得借鑑。收購Oculus後,推出了Facebook Spaces,如名稱所示,使用者必須以Facebook賬戶而非Oculus賬戶登陸進入這個社交空間。Facebook Spaces就是一個虛擬空間,有Oculus VR產品的使用者可以在空間中邀請好友一起聊天,做小遊戲,看看電影和圖片之類的。
當然,首先你需要建立一個虛擬形象,鑑於現在越來越多的手機有了3D攝像模組,可以直接製作出逼真的人臉3D模型。手部控制器則能讓使用者的手臂與手的動作,也在VR世界中呈現出來,並作出特定動作,例如擊掌、伸大拇指等動作來幫助交流。在這方面,騰訊有絕對優勢,回想當年QQ秀賣衣服賣面板從80後、90後用戶手裡吸走多少錢。
Facebook展示的VR社交頁面
微信群是微信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此前初創公司Altspace VR做的就是這樣一個專案,使用者可以自己建立一個VR空間,邀請好友來一起玩。也可以以事件或者主題組建一個VR空間,讓陌生人也能加入到空間,一起參與活動。此前Altspace VR曾經舉辦過不少脫口秀演員的VR表演秀,總的來說,其功能有點類似於“VR廣場”。
當然,直接將微信使用者匯入VR有難度的話,騰訊還有另一條容易的路。
去年9月推出WeGame平臺之後,騰訊就一直被稱要做“中國的Steam”,從打法和受眾來看,兩個平臺也有非常相似的野心。同時,Steam所屬的公司Valve曾經在早期幫助HTC推出Vive頭顯及其追蹤系統,Steam也是最早開始支援VR內容的遊戲平臺,WeGame可以學習Steam,變成國內VR遊戲的門戶,一舉將國內VR使用者的大多數——遊戲玩家納入到自己的VR生態中。
聽小馬哥的話
2016年2月的世界行動通訊大會期間,三星的Upacked釋出會上,扎克伯格微信走過一群頭戴Gear VR眼鏡的媒體的照片傳遍網路,引起熱議。而在收購Oculus公司4年之後,Facebook創始人“讓十億人進入VR”的小目標完成了不到1%。
今年4月騰訊團隊推出了騰訊文件,馬化騰在朋友圈感嘆“提了8年的需求,產品終於做出來了。”這次小馬哥在這麼大的舞臺上點了名,不知道VR版微信會不會快一點?
(編輯:王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