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無人管道物流近在咫尺?京東擬在雄安推行
[ 摘要 ]近日,在京東主辦的"2018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京東物流宣佈成立城市智慧物流研究院(雄安)。該研究院的一項重要工作,即在雄安試行一項由無人車、無人管道構成的新型物流計劃。
騰訊《一線》作者 方硯
11月7日訊息,近日,在京東主辦的"2018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京東物流宣佈成立城市智慧物流研究院(雄安)。該研究院的一項重要工作,即在雄安試行一項由無人車、無人管道構成的新型物流計劃,將雄安新區打造成全球智慧物流樣板城市和中國物流創新示範高地。
按照該研究院的構想,未來城市空間物流提出將分為三層:
空間層面實現立體化,建立地下軌道物流、公路物流,甚至和市政綜合管廊結合的地下廊道物流,將城市空間大規模讓渡給生活使用;
在基礎設施層面實現智慧化,包括無人車、無人機、無人倉、智慧園區等基礎設施的全環節打通;
在資料層面實現互通互聯,將物流資料平臺融入到城市大資料當中,助力整個城市的智慧化水平提升。
如若該計劃成型,雄安新區地下就會有膠囊一樣的智慧無人車快速往來穿梭,經過各級運輸管道後,直接進入倉庫、工業園、商超、寫字樓、住宅樓等末端,新區市民在家裡就能收到包裹箱,將東西取出後,再把箱子放進通道實現自動回收。
不過,雖然計劃十分美好,但這項從未實現的新計劃,距離落地顯然還有一定距離。
其核心及最大困難,在於空間層面物流基礎設施的入戶化:如何讓物流設施像水電一樣入家入戶?這顯然需要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援。
事實上,基礎市政設施往往在城市規劃時就已成型,一座成熟城市若想將這一尚未投入過實用的計劃從零施行,將面臨較大阻力。
雄安新區是一個理想的施行物件。對此,雄安新區資訊長張強此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雄安新區是從零起步完全建構的一座新城,可以實現物流基礎設施和城市基礎設施、城市交通社群設施等等同步進行規劃、同步開始建設。
政府層面的許可,意味著京東物流有可能在不遠的將來進入下一步。但接下來在細化管道規劃、與市政部門協同、費用究竟誰來負擔的問題上,可能仍有待京東方面與雄安新區政府之間協不斷磋商協調。
其中,在開支問題上,按照以往經驗,這類專案多以“PPP”形式(即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是公共基礎設施中的一種專案運作模式)層層報批,而專案一旦開始公開招標,京東將必須拿出一套更為細化可行的方案、而非當前仍停留在構想階段。
此外,在另兩個層面,基礎設施層面實現智慧化,由於無人車的自身發展進度問題,有可能在初期由人力暫時補缺,這暫時不會整體影響物流設施的入戶進度;資料層面的互通互聯,需要城市大資料整體成熟,這有賴於城市智慧化的程度。
顯然,該項計劃的實現,還需要考慮到科技及社會環境的整體推進,但可行性邏輯上並無硬傷,也意味著該項計劃將有一定機率在未來數年內落地。而另一個關鍵問題在於,即便該項計劃在雄安這一特殊標的順利落地,能否有可能在其他城市複製?這可能都還是未知數。
截至目前,京東尚未披露該計劃的進一步進展。
【一線】為騰訊新聞旗下產品,第一時間為你提供獨家、一手的商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