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淡出靠周邊補位 錘子走“偏門”難自救
原標題 手機淡出 錘子走“偏門”難自救
來源 北京商報
記者 石飛月
在成都分公司裁員的輿論危機下,錘子科技的一場釋出會再次引發外界關注。11月6日晚間,錘子科技在成都召開發佈會,但卻是一場沒有手機新品釋出的釋出會,加溼器、旅行箱、智慧音響等成為主角。業內人士認為,表面看起來,錘子科技走的路線很像當初的小米,一步步佈局生態鏈。但事實上,錘子手機銷量慘淡,所謂的生態鏈佈局不過是在進行多元化轉型。沒有小米手機一樣堅實的主業支撐,也沒有雄厚的財力,錘子想靠周邊產品拯救自己,恐怕只是走過場。
手機逐漸淡出
這場釋出會名為“錘子科技和Ta的朋友們”,事實上也正如其名,這場釋出會就是由“錘子的朋友們”撐起來的。在前兩次釋出會被TNT工作站和子彈簡訊喧賓奪主後,此次錘子手機的存在感更小了。釋出會主要釋出了3款產品——暢呼吸加溼器、地平線8號旅行箱、大衛和希瑞智慧音箱。
其中,暢呼吸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是錘子科技在2017年8月在成都註冊的全資子公司,在去年曾釋出了一款智慧空氣淨化器,此次又推出一款新加溼器;大衛和希瑞高階智慧音箱D1和 獵豹移動 合作;地平線8號旅行箱則是由錘子科技內部的設計團隊Smartisan ID Studio設計,專利申請來自成都遠行客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於2018年3月,由錘子科技和廈門思巴克運動用品有限公司合資。也就是說,這3款產品除了加溼器以外,另外兩款產品都是與合作伙伴一起研發生產,錘子科技主要承擔工業設計和產品設計的職能。
這並不是手機產品第一次被錘子科技淡化。5月,錘子科技在“鳥巢”舉行釋出會,推出“堅果TNT工作站”,一款基於SmartisanOS的大屏桌面計算中心,完全蓋過了堅果R1手機的風頭。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稱這是“次世代計算平臺”,鉚足了勁想要“重新定義下一個十年的個人電腦”。但之後3個月,堅果TNT工作站一直沒有正式發售,就連錘子官網上“全款預訂”的連結也變為“到貨通知”。
之後羅永浩又瞄準軟體市場,於8月推出“子彈簡訊”App,在一個月之內迅速躥紅,初期日下載量上漲迅猛,8月28日下載量突破60萬。但進入9月後,子彈簡訊後勁不足。資料顯示,9月14日,子彈簡訊在App Store社交榜(免費)排名下滑至第16名,而9月27日排名跌落至第48名。
釋出會上,羅永浩針對“錘子科技成都公司倒閉”傳言進行了闢謠,稱此前公司的同一個專案,研發人員卻分佈在幾個地方,這樣影響了實際運作,為此公司進行了人員調整。他還開玩笑地表示,整合還會繼續,接下來可能外界又會傳言錘子上海公司倒閉了。
市場地位堪憂
作為錘子科技的主力產品,錘子手機曾經輝煌一時。羅永浩甚至稱要超越 蘋果 手機,成為手機市場的新巨人。然而現實有些殘酷,不但沒有超越蘋果,相反自己陷入了困境。
資料顯示,2012年以來,錘子科技已先後進行八輪融資。2012年3月獲 陌陌 創始人唐巖、吳泳銘900萬元天使投資;2013年5月獲得紫輝創投、陌陌7000萬元A輪融資;2014年4月,獲得金石投資、海通創意資本等1.8億元B輪融資等。
錘子科技融資不斷,也虧損不斷。資料顯示,2015年錘子科技淨虧損4.62億元;2016年淨虧損4.28億元;2017年上半年虧損3億元。這或許源於主營產品手機的銷量慘淡。旭日大資料公佈的2018年一季度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排行榜顯示,錘子科技出貨量僅為57萬部,而華為、傳音和小米相應的出貨量分別是3638萬部、2538萬部和2336萬部。
中國智慧手機市場已經進入寡頭時代,市場份額幾乎由少數幾家手機品牌佔據,錘子手機翻身的機會渺茫。根據市場研究機構Kantar World panel的資料顯示,2016年蘋果和“ 華米 Ov”佔據中國智慧手機市場份額的79%,2017年這一數字增至91%。
此外,從整個手機市場來看,紅利已經大幅減少。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釋出的《2018年9月國內手機市場執行分析報告》顯示,2018年9月,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3902.2萬部,同比下降11.7%,環比增長19.7%;2018年1-9月,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3.05億部,同比下降17%。
在手機市場的激烈競爭下,很多企業都無奈退出,曾經非常輝煌的金立手機現已不見蹤影, 索尼 手機也持續虧損。錘子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打算?北京商報記者就此聯絡到錘子科技相關負責人,但截至發稿,對方並未作出相應回覆。
生態鏈的救贖
從去年到今年錘子釋出的產品來看,羅永浩似乎想效仿小米,做出類似的“錘子生態鏈”。北京商報記者查詢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總局商標局發現,錘子科技在9月10日註冊了一款名為“軟果”的商標。商品服務範圍是手錶、錶帶、計時器、鬧鐘等,目前處於稽核狀態。
在運營商世界網總編輯康釗看來,錘子釋出的各個生態鏈產品都是別人提供的,只是借錘子的渠道和品牌,錘子手機都銷量有限,何況其他產品,“而且這些產品賣得好與不好對錘子本身影響不大,因為錘子的主業是手機產品”。
產經觀察家樑振鵬也表示,“錘子的主業是手機,即便其他產品賣得好,也救不了錘子。且音箱和空氣淨化器並不是剛剛興起的產品,再強調價效比和獨特性,已經是市場上到處氾濫的類別,與別的家電廠家比起來,錘子沒有什麼優勢”。
“網際網路市場遵循的是一種‘721’的模式,第一名佔70%的市場份額,第二名20%,二者之間相差很大,想要超越難上加難。”產業觀察家洪仕斌指出,錘子和小米不一樣,小米有支柱產業,小米手機的市場份額名列前茅,有堅實的經濟基礎,錘子手機銷量不高,起不了支撐其他產業的作用,也難以形成小米那樣的生態體系。
不光是產品,網紅羅永浩似乎也已經“過氣”,據悉,最近兩次錘子釋出會的會場都沒坐滿,不像過去一票難求。對此,羅永浩表示,有同事戲言“老羅終於過氣了”,但他不認可,直言自己是第一代網紅,一直紅到現在。
對於錘子科技的未來,康釗坦言,難以看到大翻身的跡象,“首先是主要產品手機都沒看到翻身,去年錘子曾一度希望樂視出手相救,結果是酷派在自身資金異常緊張的情況下借錢給錘子,迄今是否還清都是個未知數”。
樑振鵬則認為,錘子還是應該踏踏實實地做手機,專心研發真正能得到消費者青睞的技術和功能,而不是左顧右盼地搞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