併購、訂閱、團購… BigBasket 和 Grofers 要用創新跟巨頭爭奪印度線上雜貨市場
編者按:本文作者 Durba G hosh,原文標題 ofollow,noindex">India’s online grocers bet on innovation to fend off Amazon, Flipkart 。
在亞馬遜和 Flipkart 的夾擊下,印度小型線上雜貨零售商的日子不太好過。
於是,為了捍衛自己的一席之地,線上雜貨零售商們開始採用創新的產品和理念。
比如,印度最大的線上雜貨零售商之一 BigBasket 就計劃推出一項訂閱服務。該服務允許使用者在前一晚下單牛奶或其它日常必需品,第二天一早就能收貨。其競爭對手 Grofers 押注的則是團購概念,即為批量購買的消費者提供大幅折扣和優惠。
為什麼是食品雜貨?
在印度,食品雜貨線上銷售至今仍是比較較新的概念。
食品雜貨這一細分領域在印度整個電商市場中的份額還不到1%。但同時,它也是增長最快的領域,根據 International Organis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的一份報告,2016年到2022年間,線上食品雜貨零售市場的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62%。到2020年,線上渠道將貢獻印度食品雜貨銷售總額的2%,成為規模100億美元的市場。
有了這一背景,也就不難理解為何 Flipkart 和亞馬遜這麼拼了。
“食品雜貨是一個薄利的生意,但由於銷售的是每家每戶都會用到的日常必需品,消費頻次很高,”諮詢公司畢馬威的合夥人 Sreedhar Prasad 指出:“對擁有龐大客戶群的電商公司而言,食品雜貨的確是它們接下來最該關注的領域。”
正因如此,有了沃爾瑪資金加持的 Flipkart 在5月推出了食品雜貨品牌 Supermart。該服務目前僅對班加羅爾地區開放,平均每天處理約300個訂單。公司計劃在年底前進入德里、海得拉巴、金奈等城市。此外,Flipkart 還推出了自有品牌 Flipkart Supermart Select,提供糧食、扁豆、食用油等家庭日常用品。
Flipkart 已經建立了自己的倉儲及最後一公里配送網路,同時還在試點“不封箱配送”服務,讓顧客能更方便地驗收,並現場決定是否需要退貨。Flipkart 在班加羅爾建有專門的食品雜貨配送中心,佔地15萬平方英尺,提供的 SKU 數量達到1萬個。
另一邊,亞馬遜在國際市場--主要是美國--已經取得一些成功。
在印度市場,亞馬遜早在2015年便進軍食品雜貨領域,但直到今年5月將相關業務重新命名為 Prime Now 後才開始大規模宣傳。截至目前,亞馬遜已向其食品雜貨業務投資5億美元,並獲准在印度開辦實體店。
面臨兩家巨頭的一系列頻繁動作,BigBasket 和 Grofers 也開始採取行動。
今年2月,BigBasket 向包括阿里巴巴在內的投資者融資3億美元,Grofers 也在3月獲得來自軟銀6000萬美元的投資。
如今,這兩家公司正用這些資金為自己殺出一條血路。
創新自救
成立於2011年的 BigBasket 在印度食品雜貨線上零售市場擁有35%的份額,是該領域最大的玩家,其遍佈全國的25個配送中心每天要處理超過5萬筆訂單。
目前,公司的重心是以併購的方式謀求擴張。
短短五個月裡,,BigBasket 已完成至少三起併購,物件包括牛奶配送公司 RainCan 和 Morning Cart,以及智慧自動售貨機公司 Kwik24,主要是為了搶佔小件商品配送市場,提供每天為顧客配送一盒牛奶等服務。
BigBasket 還計劃在住宅圈投放出售牛奶、麵包等日常食品的販賣亭,以擴張自己的線下足跡。公司還推出了另一個名為 BB Express 的服務,承諾使用者下單後兩小時內將商品送達。目前,所有 BigBasket 有業務的地區都已上線該服務。
另一邊,成立兩年後,Grofers 在2016年將重心從平臺業務轉向了私有品牌的運營。Grofers 旗下共有7個自有品牌,包括 G Mother’s Choice、G Happy Day、HaveMore 和 SaveMore,銷售茶葉、番茄醬、玉米片、洗滌劑、五金工具等商品。
此外,Grofers 也在通過其團購服務吸引顧客。如果多人承諾購買某件商品,Grofers 會向供應商爭取較低的價格。該團購服務的客單價約為1100盧比(105元)。為拿到更低的採購價格,公司已和各品類的多個品牌達成獨家合作。
不過,這些努力是否足以幫助 Grofers 和 BigBasket 保住其市場地位,目前還很難說。
首位之爭
分析師認為,Flipkart 和亞馬遜儘管資金雄厚,但要贏得這場戰役絕非易事。
“這是一個十分具有挑戰性的市場,利潤率低,打折的空間就更少。玩家需要專注打造自己的核心服務,提升質量,同時以此為基礎建立相關基礎設施。對平臺型的企業而言,這並非易事,”管理諮詢公司 Technopak Advisors 的高階副總裁 Ankur Bisen 指出。“質量和配送效率對食品雜貨市場的重要性比其它任何領域都高。”
不過,在諮詢公司 Forrester Research 的 Meena 看來,亞馬遜和 Flipkart 也沒有落後太多。
“它們都意識到了這些挑戰的存在,所以才在投資技術,發起併購來彌合差距。它們已經在採取措施了,考慮到它們的資金實力和技術儲備,線上食品雜貨垂直領域的玩家將很難與它們抗衡。”
過去幾年裡,已經有一些玩家因執行不力而被迫退出了市場。PepperTap 於2016年關閉了商店;2015年,LocalBanya 中止了業務,在此之前,它曾被使用者抱怨商品質量參差不齊,供貨不足。
戰役的序幕已經拉開。最終,消費者將成為最大贏家。
別錯過
1.“36氪出海”微信公眾號現已問世!掃描下方二維碼,或者微信搜尋“36氪出海”(ID: wow36krchuhai),關注起來吧!將為大家集中地提供出海的好內容。多謝關注,請多多推薦!
2.“出海頻道”也在36氪app上開出來了!這裡有數百篇出海主題的好文章,有一大批是在微信上沒有的喔!來,跟著小動畫,三步置頂出海頻道,一鍵直達關鍵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