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財報:7億購物車穩健增長 新消費促進新制造升級
北京時間5月15日,阿里巴巴集團釋出2019財年第四季度財報及2019財年業績,強勁開啟天貓618。本財年,阿里巴巴集團收入達3768.44億元,第四季度收入達934.9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均達到51%。淘寶天貓過去一財年新增超1億使用者,為品牌和商家帶來超過9000億增量生意。
2019年3月,中國零售平臺移動月度活躍使用者達到7.21億。一張張市場選票,既是投給阿里巴巴的持續創新,也是投給中國經濟的潛力和韌性。營收強勁增長,活躍使用者再創新高,源自阿里巴巴持續創新的內生動力,也顯示中國強大國內市場正在形成。
這是阿里巴巴營收增長連續7個季度超過全球領先網際網路公司“FANNG+BAT”陣營。這背後是中國強大國內市場的兩重內涵——既意味著繁榮的消費市場,也意味著高質量的製造業。在阿里巴巴平臺上,淘寶、天貓一端承載著7億多人的品質化消費需求,令一端連線著中國最廣泛的製造業和產業帶,是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供給側轉型升級的重要平臺。
阿里巴巴正日益成為中國消費的日常代名詞。在消費端,創造百億級直播新市場的淘寶,一年上新5000萬款新品的天貓,盒區房覆蓋3000萬人的盒馬鮮生,從一二線向三四線市場下沉的餓了麼,到1/7中國人觀看俄羅斯世界盃的優酷,斬獲3項奧斯卡大獎、阿里影業聯合出品的電影《綠皮書》,從實物消費、服務消費到文化消費,阿里巴巴經濟體全方位滿足和創造著消費升級需求。加上中國的中產消費群體持續壯大,形成持續增長的正迴圈。
下沉市場也迎來強勁增長。隨著服務好更廣泛消費者的能力提升,這一勢頭將有增無減。2019財年,阿里巴巴平臺上77%的年度活躍使用者的增長來自下沉市場。這些消費需求得到充分滿足,也是促進均衡發展、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題中之義。
受益於阿里巴巴商業作業系統對品牌增長的促進作用,服務企業的能力也日益提升。這些企業是經濟活力的基本單元。阿里巴巴財報中指出,“雲、資料技術以及新零售的巨大拉動作用,持續變革企業在中國和其他新興市場的運營方式”。 阿里雲服務超一半的A股上市公司、80%中國科技類公司,700萬企業通過釘釘實現數字化升級,20萬品牌在天貓上,淘寶企業採購服務2500萬企業使用者,菜鳥智慧物流骨幹網服務75萬進出口商家,支付寶服務1500萬小微企業,1688工業平臺服務900萬企業客戶。從產業形態看,銀泰、居然之家、大潤發、星巴克等中外傳統零售企業,超7成“中華老字號”企業,小米、華為、海爾、大疆等中國品牌企業,紅蜻蜓、李寧等服飾品牌企業,都通過新零售合作實踐數字化轉型。
在創造商業價值的同時,阿里巴巴也持續創造社會價值。2018年,阿里巴巴納稅516億元,帶動納稅超2500億元,並創造了4082萬個就業機會。新就業是對新消費需求的迴應,也是新制造促進產業升級的前提。此外,國家級貧困縣在阿里巴巴平臺年銷售額突破630億元。全國3202個淘寶村覆蓋了2億農村消費者,促進農村就業、賦能農產品上行。